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弧菌(Vibrio)不仅对海水网箱养鱼业、养虾业造成危害,也对锯缘青蟹养殖业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我们曾多次从病、死蟹、甚至蟹苗体内分离出多种致病性弧菌,尤其是对虾、蟹、蚝等甲壳类有明显感染致病性的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

  • 标签: 锯缘青蟹 弧菌病 蟹养殖 蟹苗 海水网箱养鱼 免疫预防
  • 简介:利用腹腔注射链球菌Streptococcussp.的方式制造链球菌胁迫模型,研究了链球菌胁迫对体质量(100±10)g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罗非鱼感染链球菌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以及肝脏溶菌酶、谷丙转氨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下降,与0h组差异显著,表明链球菌感染后罗非鱼体内的免疫水平降低,抗氧化水平降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 标签: 链球菌 罗非鱼 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 简介:猪病的种类繁多.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猪的某些传染病仍然是当前养猪业的威协之所在.而免疫接种是预防这些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为了搞好猪的免疫接种.现将危害严重的几种传染病的免疫程序简单归纳如下:

  • 标签: 规模化养猪场 免疫接种 传染病 防制 南方 免疫程序
  • 简介:1事件经过2003年5月24日,我县成集镇防检组5名防检员到该镇生猪贩运户郑某家中(未报检)检查时发现,郑某家中已收购生猪17头,其中有6头生猪既无产地检疫证明、也无免疫耳标,于是,防检员要求货主郑某对6头无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的生猪实施补免、在免疫有效期内实施补检,凭检疫合格证明再调出县境。

  • 标签: 产地检疫证明 免疫耳标 生猪 事件 收购 检疫合格证明
  • 简介:所谓“猪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是指猪接种相应的疫(菌)苗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得不到相应的免疫应答或是由于免疫抑制易与某些病原体混合或继发感染。该病不单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疫病的总称。当前发现的主要有蓝耳病、圆环病毒I型、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伪狂犬病和猪气喘病。资料报道显示,这些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由于猪的免疫功能受损害,导致免疫耐受、免疫麻痹.不但使本身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而且对注射其他疫(菌)苗预防其他传染病的免疫应答也会产生严重的干扰,从而诱发外源病原体的侵入,造成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有的基层兽医和中、小型猪场的有关人员.由于对“免疫抑制”缺乏了解与认识,给同场猪只接种了一种或多种最好的疫(菌)苗.仍有相同的传染病发生、流行,造成同场疫病有增无减.死亡率居高不下,便质疑免疫接种的作用。其实影响疫(菌)苗接种的成败是多方面的,除疫(菌)苗质量、免疫程序、免疫方法外.就当前来说.“猪的免疫病”也是一种最大的“祸根”。本文就引发“猪的免疫抑制病”几种主要传染性疾病的免疫抑制机理、临床诊断要点及防制技术分别浅述如下.希望能给一些猪场和养猪户以帮助。

  • 标签: 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 防制技术 疫苗接种 免疫抑制机理 继发感染
  • 简介:本研究以杜大长早期断奶仔猪为对象.分2次试验探讨了小肽制品对早期断奶仔猪的添加效果。试验1设计4个小肽制品的添加水平(0‰、2‰、4‰、6‰),探讨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此选择最佳添加量.试验2以试验1选出的最佳水平为添加量.研究小肽制品对仔猪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小肽作用的某些机理。试验1结果:添加2‰小肽制品的试验仔猪与对照组相比,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55%和17.3%(P〈0.05):而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试验仔猪的生长性能呈下降趋势。故确定小肽制品的最佳添加量为2%0。试验2结果:以添加2%od、肽制品的日粮饲喂仔猪.试验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增加了15.7%(P〈0.01)和18.1%(P〈0.01).料重比和腹泻率分别减少了2.1%(P〈0.05)和54.8%(P〈0.05),这与试验1结果基本一致;血清总蛋白浓度和球蛋白浓度分别增加了45.8%(P〈0.01)和19.4%(P〈0.05),尿素氮浓度减少了39.6%(P〈0.05).白球比降低了33.9%(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分别增加了282%(P〈0.05)、26.6%(P〈0.05)和39.9%(P〈0.01).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了22.1%(P〈0.05),以上结果显示.小肽制品能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沉积率.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机能。

  • 标签: 小肽制品 生长性能 免疫机能 早期断奶仔猪
  • 简介:正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蛋白质营养平衡实际上是氨基酸的平衡。饲料中一旦缺乏某种氨基酸,会使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比例失调,限制其它氨基酸的利用,多余的氨基酸则脱掉氨基作为能量被消耗掉,从而造成蛋白质利用不合理。但是所有的植物蛋白都存在某种或某几种限制性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为蛋氨酸和赖氨酸,因此,当饲料中植物蛋白源的添加量逐渐升高

  • 标签: 蛋氨酸 限制性氨基酸 免疫指标 蛋白质 饲料系数 微胶囊
  • 简介:选取21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30头,研究添喂酪蛋白酶解物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血清中IgA、IgG和IgM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85%(P〈0.01)、2.04%(P〉0.05)、7.89%(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仔猪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4.19%、22.5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

  • 标签: 酪蛋白酶解物 仔猪 生产性能 免疫
  • 简介:中草药含有复杂的活性有效成分,且具有活性刺激、营养、调节等作用,增强对虾等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提高其抗病毒能力。特别是黄芪、杜仲、枸杞子等含有多糖、甙、黄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的中草药,对免疫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是一种免疫促进剂。本试验使用不同的两组配方中草药制剂,采用相同制剂添加量30g/kg.d,在夏秋季节投喂南美白对虾。试验表明,对虾桃拉病毒的平均发病率较对照池低42.7%,含黄芪等高配方的制剂相对含黄芪等低配方的发病率低2.5%.添加中草药制剂喂养的对虾池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池高18.8%。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对南美白对虾生理代谢,免疫功能的调节,机体抗病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中草药制剂能防控南关白对虾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中草药 免疫增强剂 南美白对虾 免疫力 病毒性疾病
  • 简介:在15±0.5℃条件下,向初始体质量为(21.00±2.00)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Selenka)体内注射400μL(质量浓度为1.2mg·mL-1)几种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枸杞多糖、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党参提取物、菊粉、天蚕素、神曲提取物、山楂提取物),第1、3、5d时测定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第5d时制作前肠组织切片,研究不同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消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注射免疫增强剂后第3d,菊粉组仿刺参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5.16μg·g-1·min-1,与对照组7.07μg·g-1·min-1差异显著(P<0.05),而黄柏提取物抑制了蛋白酶活性;神曲组淀粉酶活性达72.57U·dl-1,与对照组(53.2U·dl-1)差异显著(P<0.05);菊粉和山楂提取物对仿刺参肠道纤维素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黄芪多糖组褐藻酸酶活性最高,达2.06μg·g-1·min-1,其次是菊粉组。在养殖试验期间淀粉酶比活力变化趋势较稳定,纤维素酶次之,褐藻酸酶和蛋白酶变化幅度较大。各种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同,黄柏、苦参提取物损伤了组织结构,而黄芪多糖、菊粉等促进了细胞分泌。

  • 标签: 免疫增强剂 仿刺参 消化酶 肠道组织
  • 简介: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ofswine,MPS,亦称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hyopneumoniae,Mh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MPS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发病率高,主要引起猪的生长受阻和饲料转换率的大幅下降,是造成养猪业经济损失的最重要疾病之一。MPS病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由于流行的广泛性、长期性和消耗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仍然是巨大的。经Mhp感染的病猪易遭受其它病原体的侵袭,常因坏死性、化脓性细菌的继发感染而死亡。

  • 标签: 猪支原体肺炎 检测技术 PNEUMONIAE 诊断 猪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传染病
  • 简介:据前苏联学者研究,鲤鱼肠的前部能分泌尿素酶,通过尿素酶鲤鱼可以直接利用尿素。吴遵霖等在研究过程中也分析到:某些畜禽、鱼类通过自身或肠道微生物分泌的尿素酶水解尿素成碳胺,再被肠道微生物作为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质,进而被肠道消化吸收。由此看来,尿素酶的存在与否和鱼类能否利用尿素有很大关系。为此,我们于1998年7月23日—8月7日分别对草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罗非鱼的肠道尿素酶进行了检测

  • 标签: 鱼类 肠道 尿素酶 尿素利用 检出率 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
  • 简介:本文介绍了锦鲤疱疹病毒(KHV)的临床感染症状和5种检测手段,包括PCR检测法、细胞培养分离法、透射电镜观察法、ELISA检测法、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法(IFAT)等,旨在通过进一步了解锦鲤疱疹病毒病的发病机理,为KHV病毒株的分离纯化以及相关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 标签: KHV 症状 检测 分离
  • 简介:首先采用饱和硫酸氨分步沉淀和SephadexG-200凝胶层析的方法,获得了非免疫状态下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Gray)和达氏鳇(HusodauricusGeorgi)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在此基础上使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对所获得的免疫球蛋白片段进行了酶解,并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等方法分析了所获得的水解片段。结果显示,2种鲟鱼的免疫球蛋白均可被木瓜蛋白酶水解蛋白,通过SephadexG-100凝胶层析后均可得到两个完全分离的、均一的蛋白峰。SDS-PAGE检测两个水解片段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44KD和66KD,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66KD的片段可以在硝酸纤维素杂交膜上被各自的兔抗鲟IgM多克隆抗体所识别,而44KD片段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这表明,2种鲟科鱼类的木瓜蛋白酶水解特性相同,提示鲟科鱼类的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及生化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 标签: 达氏鳇 中华鲟 免疫球蛋白 木瓜蛋白酶 水解片段
  • 简介:在水温9℃~13℃下,将平均体质量0.745±0.3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随机投放到50cm×40cm×30cm的塑料水槽内,每箱10头,共分为五组,每组3个平行,采用不同间隔时间投喂每kg添加0.5mg蛋氨酸硒的饲料:第1、2、3、4组分别间隔0、5、10和15d投喂一次,第5组投喂不含硒的饲料(对照组)。60d的饲养结果表明:间歇投喂含硒饲料各组仿刺参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每隔5d投喂一次含硒饲料的刺参体腔液中SOD活力(78.34U/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谷胱甘肽的浓度(2.87×10-5mol/L)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连续投喂含硒饲料的仿刺参体内的酸、碱磷酸酶活性(2.42U/ml,5.76U/ml)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建议在生产中宜每日或最多间隔5d投喂含硒饲料。

  • 标签: 仿刺参 蛋氨酸硒 生长
  • 简介:本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检测了大连地区几种食用贝类(海湾扇贝Argopectensirradias、文蛤Meretrixmeretrix、青柳蛤Mactrachinene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和魁蚶Anadarauropygimelana)体内呋喃唑酮酶、氯霉素酶、恩诺沙星和有机磷的残留。结果表明,所检测的贝类体内均有不同含量的上述几种药物残留,但其残留量均在食用卫生标准的控制下,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 标签: 食用贝类 药物残留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简介:近年来,海豚链球病已给我国及世界罗非鱼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罗非鱼海豚链球菌PCR诊断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已公布的海豚链球菌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种特异性引物CM1/CM2,进行海豚链球菌特异基因片段的PCR扩增试验、反应条件的优化及不同检测材料的比较。同时测试了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不同养殖鱼场的1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引物CM1/CM2可以扩增到与预计大小相符的870bp海豚链球菌特异性基因片段;PCR反应与鮰爱德华氏细菌、Ⅰ型荧光假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鳗弧菌、温和气单胞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柱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河弧菌水产常见病原菌均无交叉反应;能够检测的最低细菌数为20~30个海豚链球菌;同时,该PCR可以直接从病鱼的脑、肝脏、肾脏及脾脏组织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临床菌株检测结果与基于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一致。由于病鱼内脏组织总DNA、菌落及菌液可直接用于该PCR扩增,最大限度缩短了整个检测时间及降低了检测成本。方法的建立为致病性海豚链球菌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海豚链球菌 PCR 罗非鱼 诊断
  • 简介:分析了普通草鱼和脆肉鲩两种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肌肉品质、物理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两者肌肉的营养成分组成基本一致,单含量不同,脆肉鲩肌肉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高于普通草鱼,水分含量低于普通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脆肉鲩肌肉粗脂肪、胶原蛋白、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草鱼(P〈0.05);脆肉鲩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肌原纤维耐折力显著提高(P〈0.05);脆肉鲩肌肉硬度、咀嚼性和回复性比普通草鱼分别高15.4%、11.5%和9.76%(P〈0.05)。综上分析,除感观评价外,还可根据肌肉品质、物理和质构特性建立衡量鱼肉脆化效果的量化检测方法。

  • 标签: 脆肉鲩 脆化效果 量化 检测方法
  • 简介:7月10日,广东水产学会公共检测技术创新中心在广东国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广东水产学会理事长吴灶和指出,广东水产学会公共检测技术创新中心是由多主体参与的学术性的社会团体,将以检测技术、养殖技术、仪器设备先进、功能强的特点,充分体现公共服务、创新服务意识,致力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实现科研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 标签: 检测技术 技术创新 水产学会 广东 挂牌 社会团体
  • 简介:将构建携带H1启动子的肌肉生长抑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鲤受精卵核区附近,获得了一批具有RNAi表型的转基因鲤,PCR和分子杂交检测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鱼的基因组中,阳性率为32.78%;一龄鱼的生长实验表明,转基因鲤比普通鲤平均生长快0.99倍,其体高和体厚分别平均增长0.22和0.26倍,其中有31.82%的群体平均体厚是普通鲤的1.6倍。结果显示,该质粒表达的发夹环型dsRNA可以有效降解其转录产物,对阻抑肌细胞中同源基因的表达、鲤肌肉的再生能力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鲤背部肌肉增厚、体质量增加,说明该基因经转录产生的双链RNA在鲤体内具有RNAi效应。RNAi技术为获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转基因鲤提供了新的手段。

  • 标签: RNAI技术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