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柴达木草原主要有害鼠虫及其防治星学军,拉麻才让,仓生海(海西州草原工作站817000)柴达木盆地位于东径89°─99°北纬35°─39°20′之间。有土地面积2565.9万公顷,草地面积553.7万公顷。因其高寒干旱的气候特征,形成了以荒漠、半荒漠草...

  • 标签: 害鼠 草地面积 达木 宽须蚁蝗 高原鼠兔 草场退化
  • 简介:青海省草地害鼠约三十余种,常见的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高原田鼠、长尾仓鼠、五趾跳鼠等五种.危害面积达736.19×104hm2,青南是主要的害鼠区,占总面积的78.98%.由于鼠害的挖掘和啃食,致使优良牧草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了大面积的次生裸地和寸草不生的"黑土滩".从1958年开始,四十多年来,全省累计灭鼠2807.86×104hm2,挽回牧草损失达147.4×104kg,有效地控制了鼠害的危害和蔓延.

  • 标签: 青海草地 鼠害 治理
  • 简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鼢鼠鼠害分布面积大,灾害严重。自2002年至2015年,危害面积800多万公顷,累计牧草损失折合人民币超过10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鼢鼠鼠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本试验就D型肉毒梭菌毒素、毒饵配制以及鼢鼠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型肉毒梭菌毒素对防治东北鼢鼠效果显著,适合大面积的鼢鼠鼠害防治

  • 标签: D型肉毒梭菌毒素 防治 鼢鼠 试验
  • 简介:经调查,黄南州鼠虫危害面积68.37万h,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162.31万h)的42.12%。鼠害面积45.63万h,每年损失牧草量是7270.72万kg,虫害面积22.74万h,每年损失牧草是35704.12万kg,全州因鼠、虫害损失的牧草量(60%利用率)相当于17.66万羊单位的饲草量,经济损失3532.18万元,应采取积极防治措施,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 标签: 鼠害 虫害 防治意见
  • 简介:布哈河是青海湖的主要的水源之一,流域面积135.23×104hm^2。由于上游地区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导致流域植被引起退化,为此,提出了恢复和治理治河流域植被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布哈河 流域 综合治理
  • 简介:内蒙古东部盟市草甸草原鼢鼠鼠害分布面积大,危害严重。为了有效控制鼢鼠鼠害,专门对“插洞投饵”与“开洞投饵”两种防治东北鼢鼠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插洞投饵方法简单,防治效果较好。

  • 标签: 东北鼢鼠 防治效果 试验
  • 简介:本文通过对祁连县2012年草原蝗虫防治工作中防治材料、防治方法、防治效果的调查,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草原蝗虫 防治 调查
  • 简介:长江源区的土地沙漠化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的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在玉树、称多县和塘古拉山乡也有分布。在青藏公路的五道粱至二道沟以东的河滩地区,有大片流动沙丘分布。在沱沱河口以东有连片的流动沙丘分布,其余地区为不连片的零星流动沙丘和沙漠化土地分布,长江源区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9475.32k。土地沙漠化的迅速扩展,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本区高海拔寒冷的严酷自然条件,依科技为先导,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恢复植被与防治沙漠化土地相结合,即采取封育保护或建立生态保护区,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结合补播、治沙造林,运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技术措施,建立新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 标签: 长江源区 沙漠化 防治技术
  • 简介:2004年省农牧厅给河南县下达了2.67×104hm2的草原毛虫防治任务,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6月24日开始灭治,到7月24日结束,历时31d(其中雨天4d).经过省、州、县业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共完成防治面积2.69×104hm2,其中生防平均灭效达88.87%,化防平均灭效达95.07%.

  • 标签: 毛虫防治效果 河南县草原 草原毛虫
  • 简介:2007年初,门源县皇城、苏吉滩乡29户牧户由于对草原鼠害防治工作重视,防治工作扎实有效、草场保护良好而受到了县农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同时,9户牧户由于对鼠害防治不重视,防治力度不大,草地退化严重而受到处罚。

  • 标签: 鼠害防治 门源县 草场保护 草地退化 牧户 草原
  • 简介:针对果洛州退化草地与示范项目要求,在果洛州甘德县青珍乡隆格滩冬季草场,使用D型肉专考对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进行现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防治,结果表明,0.1%和0.2%D型肉毒素燕麦毒饵对高原鼠兔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面积使用。

  • 标签: D型肉毒杀鼠素 高原鼠兔 试验报告
  • 简介: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针对草原区域荒漠化的生态环境问题,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立足于退化沙化盐渍化的草原、沙漠边缘带、草原城镇周边、草原矿区,采取“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平衡的修复生态的综合措施进行草原荒漠化防治并探索与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

  • 标签: 草原 荒漠化防治 产业融合
  • 简介:青海省天然草地由于粗放经营管理,过度放牧,鼠虫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之严酷自然条件的制约,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地退化十分严重.据调查,全省"黑土滩"面积约为703.19×104hm2,此类草地产草量为400.5kg/hm2,植被平均盖度为45.42%.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为了使"黑土滩"恢复其生产力,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使草地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提出了几项综合治理措施.

  • 标签: 黑土滩 治理 措施
  • 简介:海晏县是以牧为主的牧业县.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117k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4.17×104hm2,占总面积的77.55%.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等.分别为14.5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的60.4%和5.6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23.5%.

  • 标签: 原因综合治理 海晏县草地 草地退化
  • 简介: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由于其难以利用,多以废物直接排放,不仅是生物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马铃薯渣含水量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果胶和淀粉等可利用成分,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马铃薯渣目前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相关技术,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标签: 马铃薯渣 成分 加工利用
  • 简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草原鼠害的综合防控,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能力,降低草原鼠害危害。2014年3月至6月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伊和鸟素、锡尼镇的天然草原上开展了“新贝奥”生物灭鼠剂对长爪沙鼠的防治试验,以检验该生物制剂是否能抑制害鼠种群的出生率,降低长爪沙鼠种群密度,减缓种群发展速度,对非靶动物安全环保。

  • 标签: 新贝奥生物灭鼠剂 长爪沙鼠 出生率 种群密度
  • 简介:在海北州同宝牧场应用植物源杀虫剂苦烟乳油、菜奇、螟无逃三种新型农药进行蝗虫防治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虫剂1.2%苦烟乳油及化学药品0.6%菜奇、20%螟无逃三种药品平均防治效果分别可达97.49%、98.10%、99.04%,均在97%以上,且具有低毒、环境污染小,对人畜相对安全的特点,建议在今后的治蝗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型药品 草地蝗虫 防治效果
  • 简介:草原鼠害频发,造成草原资源严重损失,并加剧了草原植被退化与荒漠化,成为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生物灾害之一,本文对鄂尔多斯草原鼠害防治现状、开展的生物防治措施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为当地维护草原生态安全、降低鼠害危害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生物防治 害鼠 生物毒素 不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