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鸡传染性法氏囊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2~6周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文从发病情况、发病症状、诊断措施、治疗方案等方面分析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的防控措施.

  • 标签: 传染性法氏囊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奶牛乳房是奶牛最常见、防治最难、治疗费用最多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相当高,常给奶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据笔者统计,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行唐县奶牛因乳房而被淘汰的就有2万多头。隐性乳房的阳性率高达36%。奶农治疗乳房的费用总计有300多万元,治疗乳房期间,因牛奶含抗生素而废弃的损失上千万元。因此,开辟新途径、研发防治奶牛乳房的新制剂,对保障牛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乳房炎防治 奶牛乳房炎 经济损失 隐性乳房炎 奶业生产 发病率
  • 简介:奶牛乳房为常见多发病,在舍饲奶牛中发病率高达20%-60%。是造成奶牛业直接经济损失最大、影响奶牛效益的疾病之一。奶牛养殖业发达国家已经研究一个多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对乳房的研究(尤其隐性乳房的研究),在诊断方面仍依靠乳汁的体细胞计数(SCC)和微生物分析;在防治方面,注重疗效和经济价值、乳中抗生素的残留、环境病原体预防和疫苗的研究。

  • 标签: 奶牛 乳房炎 病原 症状 发病条件 诊断
  • 简介:奶牛乳房的发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每年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的费用超过亿元人民币。国内外资料显示,各种类型的奶牛乳房的发病数约占泌乳期奶牛总数的1/3,而我国乳房的发病率更高。奶牛乳房所造成的损失不仅包括治疗的费用,而且引起的泌乳量下降、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治疗 预防 发病率 世界性 奶牛场
  • 简介:1病因导致奶牛坏死性口腔的原因:饲料、秸秆粗硬干燥.刺破口腔黏膜而导致坏死性口腔的产生;采食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长途运输、疲劳、饥饿、体内缺水、抵抗力下降,气候、环境突变,应激反应等;牛服用了带有大量坏死杆菌的沟池水。

  • 标签: 坏死性口腔炎 奶牛 治疗 口腔黏膜 长途运输 环境突变
  • 简介:绵羊乳房,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诱发的炎症表现。临床感染的发病病例中,典型症状:乳房肿大、产奶量降低。严重的,可导致乳房坏死,而诱发毒血症,增加死淘率。这些年,随绵羊养殖数量的增加,发病病例有增多趋向。为此,文章就此病的流行发生及综合防控措施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乳房炎 流行 防治
  • 简介:1浆液性乳房乳腺小叶呈灰黄色.小叶间的间质及皮下结缔组织内有大量的浆液性渗出物和血管充血现象。浆液性乳房的病原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大多是在乳房创伤和挤乳不当造成损伤时通过皮肤或血管侵入乳房结缔组织而发病。

  • 标签: 急性乳房炎 浆液性乳房炎 防治 类型 结缔组织 乳房创伤
  • 简介:用国产"乳房疫苗"注射试验组奶牛,结果乳房发病率为22%,比对照组下降19.38%;头日均单产22.38kg,比对照组增加3.2kg,提高16.68%;累计头平均奶产量4064.49kg比对照组增加576.73kg,提高16.5%;试验期间二分场累计头平药费39.23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98元,下降26.27%;试验后期100天无抗菌素残留奶出现,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奶牛 乳房炎疫苗 抗茵素残留奶
  • 简介:记者今日获悉,一种被称为“蛋白质分子机器”,杀菌效力比现有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霉素等要强大数百倍乃至数千倍的新型多肽已开始生产环节的试验示范。它在治疗奶牛乳房过程中,对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显示了强大的杀伤力。这种新型多肽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联合论证,并由北京市科委立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乳房健康 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市科委 金黄色葡萄球菌 自主知识产权
  • 简介:乳腺是母猪乳腺受到物理、化学、病原微生物等致病因子作用发生的一种性变化,常发生于产后5~30d内,尤其夏季母猪最易发生。其危害不仅是患病母猪本身,还易引起仔猪发病。临床表现乳房潮红、肿胀、发热、变硬、有疼痛感,拒绝仔猪吃乳。

  • 标签: 乳腺炎 母猪 夏秋 病原微生物 致病因子 临床表现
  • 简介:为了调查分析邯郸地区奶牛乳房的致病菌种类及乳房的发生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应用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进行致病菌分离,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或ELISA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邯郸地区69%以上患乳房奶牛是由两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与正常奶牛相比,患病奶牛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糖、免疫球蛋白G(IgG)、皮质醇(COR)含量有显著差异性(P〈0.05),而去甲肾上腺素、免疫球蛋白M(IgM)差异性不显著(P〉0.05)。这表明患乳房奶牛的某些血清生化指标会发生变化。

  • 标签: 邯郸地区 奶牛乳房炎 致病菌 致病菌分离 生化指标
  • 简介:在近几年的兽医诊疗过程中,对当地奶牛饲养场和饲养个体户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了五个奶牛小区近120户,检查2200头奶牛。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对造成心包的奶牛进行排查、诊断、吸铁及手术治疗。从中分析奶牛促成心包的原因,确定治疗方法。

  • 标签: 心包炎 诊疗 早期 手术治疗 跟踪调查 饲养场
  • 简介:本试验选用中药方剂仙方活命饮灌服,治疗临床和隐型奶牛乳房各15头。通过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奶质的影响和经济成本的计算。表明中药复方仙方活命饮对奶牛乳房疗效好.对奶质无影响,经济效益高于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 标签: 中药 奶牛乳房炎 疗效
  • 简介:奶牛乳腺是一种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一种性疾病,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尽管有多年的研究,但仍然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

  • 标签: 奶牛 乳腺炎 防治
  • 简介:行唐县是全国养殖强县。奶牛养殖小区的乳房易发、多发,97%的奶牛感染隐形乳房,难以治愈。由于该病以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为主要特点,发病后产奶量下降,乳汁异常,乳腺损伤,奶牛生产性能降低,使用年限缩短,经济效益下滑,给奶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鉴于其病因复杂.本文从致病菌、饲养管理、环境因素、

  • 标签: 病因调查 乳腺炎 奶牛养殖小区 牛场 病理学变化 理化性质
  • 简介:目前.国内外治疗乳房的高效药物很少。抗生素治疗一直是控制奶牛乳房的主要手段,但无论全身或乳房内用药都很难使乳汁内抗生素达到有效浓度。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易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多,降低治疗效果,同时抗生素还使奶牛免疫功能降低,造成二次感染。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综合防治 中药内服 抗生素治疗 有效浓度 耐药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