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从近期市场行情来看,黄芩的货源走动持续不见好转,多数持货商家开始心焦并积极寻求销路,这种情况造成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大环境不好:近期药市严查整顿,给各个品种的销售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黄芩虽不属于严查对象,但对其货源走动多少会有一些影响,作为常年经营户,两天不上行,三天不卖货就会心急如焚。

  • 标签: 黄芩 市场行情 经营户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黄芩与6种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抑菌作用。方法根据临床药敏结果选取7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作为实验对象。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黄芩分别与6种抗菌药物的联合抑菌效应。结果盐酸小檗碱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氨曲南联用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芩与氨曲南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盐酸小檗碱、黄芩与某些抗菌药物联用后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可能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盐酸小檗碱 黄芩苷 鲍曼不动杆菌 微量稀释法 多重耐药
  • 简介: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QKL)中黄芩(BC)在生理及病理大鼠效应器官(脑、肝、肺)分布的不同。方法取正常和脑缺血一再灌注大鼠,尾静脉注射QKL800mg·kg^-1后,于不同时问点处死,取脑、肝、肺组织.HPLC-MS测定BC含量。结果静脉给药后,正常大鼠肺中BC含量明显高于肝、脑,脑部浓度最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中BC浓度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肝中分布也有显著增加,但肺中BC浓度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结论QKL中BC在正常及病理大鼠的效应器官均有分布,但两种状态下分布具有明显区别,脑缺血-再灌注状态有利于BC快速透过血-脑屏障。

  • 标签: 清开灵 黄芩苷 脑缺血-再灌注 分布
  • 简介:目的:考察和比较枯芩与子芩之间及其各自不同部位和不同炮制方法的黄芩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分别测定不同部位和不同炮制方法的枯芩与子芩中黄芩含量。结果:子芩比枯芩的黄芩含量高;在药典规定炮制方法中蒸法比煮法的含量高;两种黄芩的皮质部均比木质部的含量高。结论:炮制黄芩应保留药材皮部并应采用蒸法,这样所得黄芩含量较高且方法简便、快捷,应改变传统使用中对枯芩与子芩的看法。

  • 标签: 黄芩 黄芩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随着年龄增长,多种疾病袭扰我的晚年生活,我曾患过乙肝、慢性胃炎、腔隙性脑梗等疾病,医生说“腔梗”可能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引发的,超声检查也发现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有斑块。多年来,我喜欢阅读各种医学报刊和健康类科普文章,

  • 标签: 不稳定斑块 黄芩 饮用 颈总动脉分叉 慢性胃炎 超声检查
  • 简介:黄芩是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品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reorgi的干燥根。本品饮片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在药品质量检查中,笔者却在个别药店和中药房中发现具较深绿色的黄芩饮片。那么,黄芩“变绿”的原因,以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究竟如何,本文试从黄芩所含化学成分、炮制研完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黄芩 原因及预防 饮片 《神农本草经》 中药房 棕色
  • 简介:摘要:黄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黄芩多长于山顶、山坡等向阳干燥的地方。作为四十种大宗药材之一,其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着不错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对于中药黄芩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发现黄芩在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炎症甚至肿瘤的治疗中都有着不错的效果。因此研究中药黄芩的药理作用,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使其能够在不同疾病治疗中选择更合适的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 黄芩 药理作用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降脂颗粒中的虎杖、二苯乙烯、橙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83nm、3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虎杖质量浓度在5.12~38.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13%,RSD为0.63%(n=6);二苯乙烯质量浓度在1.91~19.0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63%(n=6);橙皮质量浓度在9.89~74.1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为0.31%(n=6)。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制剂质量控制的标准。

  • 标签: 降脂颗粒 虎杖苷 二苯乙烯苷 橙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方法测定黄芪药材和饮片中主要异黄酮及其元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C/MS^n)鉴定主要未知色谱峰的结构。测定了黄芪药材及饮片中2个主要异黄酮:毛蕊异黄酮(1),芒柄花(2)及其相应元毛蕊异黄酮(3),芒柄花素(4)的含量,并鉴定了两个主要未知色谱峰的结构分别为毛蕊异黄酮6′″-O-丙二酸酯(U1)和芒柄花6′″-O-丙二酸酯(U2)。结果表明黄芪药材中异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高于饮片,而元含量则低于饮片。另外,将黄芪药材粉末用水润湿后在35℃放置24小时,其中的异黄酮及其丙二酸酯类成分几乎全部转变成了元。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元,异黄酮元在黄芪药材与饮片中含量的不同可能与饮片制备过程中类成分的酶解有关。

  • 标签: 黄芪 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 异黄酮
  • 简介:摘要:目的 建立舒肝片中柚皮和新橙皮的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取本品研细过五号筛,称取0.3 g,放入锥形瓶,用25 ml移液管移取25 mL50%甲醇,摇晃均匀,超声处理30 min,用HPLC法测定。结果 柚皮和新橙皮分别在1.90152~47.7288 μg/mL、2.91232~54.8080 μg/m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分别为y=15814x+2776.8(r=0.99975)、y=19514.9x+91.0(r=0.9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 %(RSD=1.5 %,n=6)、100.2%(RSD=1.0 %,n=6)。结论 本方法提取过程简单,操作省时省力,稳定性、重复性、专属性优,适用于舒肝片中柚皮和新橙皮的测定。

  • 标签: 舒肝片 枳壳 柚皮苷 新橙皮苷
  • 简介:目的:建立舒胸片中人参皂Rg1、人参皂Rb,和三七皂R1含量的HPLCI]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silC18柱(4.6X250mm,5gm),流动相乙腈一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lmL/min,203nm波长下检测。结果:人参皂Rg1、人参皂Rb1、三七皂R,分别在0.442~11.050gg(r=0.9999)、0.344~8.600μg(P=0.9999)、0.208~5.200gg(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3%(RSD为1.7%1、98.88%(RSD为1.4%)、98.98%(RSD为1.4%)。结论:以HPLC法检测舒胸片中人参皂Rg1、人参皂Rb1和三七皂R1,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标签: 舒胸片 人参皂苷RG 人参皂苷RB1 三七皂苷R1 HPLC法
  • 简介:目的 研究穿龙薯蓣总皂中水溶性甾体皂,寻找新的活性化合物。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通过酸水解、理化常数和波谱学分析(IR,NMR,MS,HMQC,HMBC)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穿龙薯蓣总皂中分得2个甾体皂(1个水难溶性皂和1个水溶性皂),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薯蓣皂元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3)]}βD葡萄糖皂(I),薯蓣皂元3O[αL鼠李糖(1→3)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皂(II)。结论 II为首次从穿龙薯蓣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命名为穿龙薯蓣皂Dc。

  • 标签: 穿龙薯蓣总皂苷 甾体皂苷 穿龙薯蓣皂苷Dc
  • 简介:甘草和异甘草是中药甘草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前者归属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后者归属为查耳酮类化合物。本文利用体外人源Caco-2细胞单层模型进行甘草和异甘草的肠吸收研究。通过双向转运研究,对两个化合物在该模型的渗透性进行评价,并借此预测其在人体的肠吸收机制。采用HPLC-UV方法测定化合物的浓度,并计算相关渗透参数。甘草和异甘草的表观渗透系数分别为(5.40±0.16)×10^-7和(8.69±0.15)×10^-7cm/s。虽然甘草和异甘草为两个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但均为吸收较差的化合物,吸收程度与糖基密切相关。从吸收时间、浓度依赖性上判断2个化合物主要吸收机制均为被动扩散。

  • 标签: 甘草苷 异甘草苷 CACO-2细胞单层模型 肠吸收
  • 简介:目的:建立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测定保健食品中大豆异黄酮三种及其元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ODS-3(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1.5%乙酸-甲醇-乙腈(70:22.5:7.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60nm,柱温55℃,流速1.2mL·min^-1。样品用70%的乙醇超声提取,经0.45μm滤膜过滤后进样。结果:HPLC过程于30min左右完成,大豆和黄豆的分离度为0.9以上,余者分离度均大于1.5。对4种市售保健食品作了分析。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含大豆异黄酮的保健食品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HPLC 保健食品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测定通关藤药材藤茎皮部和藤茎木部中总皂B的含量。方法以通关藤B为对照品,以香草醛一冰醋酸.高氯酸显色,采用比色法在467nm处测定通关藤药材藤茎皮部和藤茎木部中总皂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关藤药材B的含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考察。结果对结果数据T检验表明通关藤药材藤茎皮部和藤茎木部中总皂B的含量并无显著差异。结论本试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合理选择通关藤药材药用部位提供参考。

  • 标签: 通关藤苷B 总皂苷 HPLC
  • 简介:从中药墨旱莲EcliptaprostrataL.中分离得到5个三萜皂,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eclalbasaponlnsII(1),I(2),III(3),3-O-[β-D-l比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16α-乙氧基-齐墩果酸-28-O-β-D-l比喃葡糖苷(4)和3-O-[(2-O-硫酰基-β-D-吡喃葡糖)(1→2)-β-D-吡喃葡糖]-刺囊酸-28-O-β-D-吡喃葡糖苷(5).化合物4和5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eclalbasaponinsxI和eclaIbasaponlnsXII.化合物1和5具有诱导稻瘟霉菌丝变形活性.

  • 标签: 墨旱莲 三萜皂苷 中药 新化合物 葡糖苷 齐墩果酸
  • 简介:目的研究金线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寻找中药重楼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根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线重楼根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竹节参Ⅳa甲酯(1)、3-O-(6'-butylester)-β-D-glucuropyranosyloleanolic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2)、pregna-5,16-diene-3β-ol-20-one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3)、重楼皂Ⅵ(4)、25(R)penno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其糖苷配基部分也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 标签: 金线重楼 重楼 皂苷成分
  • 简介:患者男,67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碍9年,发热2天,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天,于1999年4月18日入院。查体:体温38.6℃,血压140/90mmHg(19/12kPa);神志清,失语,全身皮肤粘膜无异常,咽充血,双肺底闻及湿啰音,心脏听诊无异常,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Ⅱ级,头颅CT示脑梗塞(左)、陈旧性脑梗塞(右)。入院诊断:多发性脑梗塞、肺内感染。入院后给予环丙沙星、β-七叶皂钠15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治疗5天后病人体温降至正常。用药第7天全部液体输完后约半小时,病人出现呼吸急促,皮肤潮红、搔

  • 标签: Β-七叶皂苷钠 药疹 药物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简介:目的:建立积雪霜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TLC法鉴别制剂中的羟基积雪草、积雪草,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积雪草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积雪草的平均回收率为97.97%,RSD为1.1%。结论:所建方法为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积雪苷霜软膏 薄层色谱 积雪草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