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了检测大鼠血液中微量睾酮的含量,研究正常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实验性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BECKMANCOULTERAccessImmunoassaySystem)及配套的睾酮试剂盒测定正常大鼠的血清睾酮含量.结果:(1)430只正常大鼠的血清睾酮含量为(4.64±2.48)ng/mL.(2)不同采血方式在相同时间点采血测定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存在差异.(3)以玻璃毛细管球后静脉丛间隔4h连续多次采血可使大鼠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以8h下降最为明显.(4)24h内大鼠的血清睾酮含量存在昼夜节律,8:30的血清睾酮含量明显高于20:30.结论:正常大鼠的血清睾酮水平差异较大,分布范围较宽.不同采血方式、不同采血时间及反复多次采血对大鼠血清睾酮含量的影响较大.上述因素可能是激素测定数据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本实验结果为选择合适的采血方式及适当的采血时间提供参考.

  • 标签: 采血方式 睾酮含量 正常范围 动态变化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研究糖尿病早期时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酶的变化。方法雄性成年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10只。通过ip链脲佐菌素(150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后4周处死小鼠,取血清和睾丸组织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类固醇激素合成灵敏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VI型(3β-HSD6)、17a-羟基化酶/17,20-裂解酶I型(P450c17a1)及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III型(17β-HSD3)相应mRNA(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睾丸组织中3β-HSD1、P450c17a1及17β-HSD3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周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睾酮和LH含量显著降低(P〈0.05);睾丸组织的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0.001);3β-HSD1、P450c17及17β-HSD3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早期糖尿病小鼠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酶的表达显著降低。

  • 标签: 糖尿病 睾丸 睾酮 类固醇合成酶 黄体生成素
  • 简介:目的制备十一酸睾酮自微乳化制剂,并对其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血清睾酮放免法测定给药后大鼠体内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十一酸睾酮原料药混悬液基本没吸收,而自微乳制剂和市售Andriol药物的吸收大大提高。以Andriol为参比制剂,自微乳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4%。结论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能提高脂溶性药物十一酸睾酮的吸收。

  • 标签: 十一酸睾酮 自微乳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十一酸睾酮胶丸联合疏肝益阳胶囊治疗伴有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中老年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120例伴有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DAM)的中老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依据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nternationalIndexaofErectileFunction-5IIEF-5)评估积分,PADDM评分(国际老年男性研究学ISSAM),分别治疗12周。联合治疗组40例采用十一酸睾酮胶丸加疏肝益阳胶囊联合用药,令两组为单用十一酸睾酮胶丸组40例和单用疏肝益阳胶囊组40例。根据治疗前后勃起功能国际问卷评估积分、PADDM评分、夜间阴茎勃起试验情况判断疗效。结果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IIEF-5)评估积分,PADDM评分,夜间阴茎勃起试验情况,联合治疗组与单用十一酸睾酮胶丸组和单用疏肝益阳胶囊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疗效更显著,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用十一酸睾酮胶丸或单用疏肝益阳胶囊治疗中老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十一酸睾酮胶丸联合疏肝益阳胶囊较单用十一酸睾酮胶丸及单用疏肝益阳胶囊治疗效果更显著。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雄激素缺乏综合征 疏肝益阳胶囊 十一酸睾酮胶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