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头颈部肿瘤放疗中运用常规体位固定与发泡胶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观察对象: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7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予以常规体位固定(n=35,对照组),另一组予以发泡胶固定技术(n=35,观察组),比较不同固定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首次放疗时,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X轴、Y轴、Z轴的体位摆位误差值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15d放疗后,X轴、Y轴、Z轴的体位摆位误差值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发泡胶固定技术能够有效缩小体位摆放误差,提高放疗的精准度,提升放疗治疗效果,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常规体位固定 发泡胶固定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1例40岁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口服甲巯咪唑10mg,3次/d。1个多月后出现高热、肛周疼痛,查白细胞减少,立刻停用甲巯咪唑,用甲硝唑、头孢呋辛抗感染,症状未缓解,并出现心悸、胸闷、食欲不振、少尿,5d后入院。查T40℃,P140/min,R30次/min,BP60/30mmHg。四吱可见散在瘀斑,肛周可见一1.5cm×1.5cm溃疡,有脓性分泌物。WBC0.4×10^9/L,N0.16,Hb94g/L,PLT11×10^9/L。骨髓检查:增生减低,粒细胞与幼红细胞比值(M:E)=0.5:1,粒、红细胞两系罕见,巨核细胞未见,血小板少见,淋巴细胞0.51,浆细胞0.13,网状细胞0.345。血K^+2.9mmol/L,Na^+134mmol/L,Ca^2+1.6mmol/L,AST53U/L,ALT207U/L,白蛋白20g/L,总蛋白48g/L。甲状腺功能检查:FT338.43pmol/L,FT438.36pmol/L,促甲状腺素未测到。尽管进行对症、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其甲状腺危象仍然存在。次日凌晨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经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甲巯咪唑 再生障碍性贫血 甲状腺危象
  • 简介:目的探讨改进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位摆放方法、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舒适和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至今保肛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操作无一受体位影响,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字体设置方便,护理人员易掌握,且省时又省力,患者术后舒适度改善,不会产生下肢静脉血栓,下肢神经损伤和呼吸统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保肛 直肠癌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头异常产妇分娩中应用自由体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9年1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骨折患者体位安全护理的方法、注意事项。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6 年 1 月到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骨折患者,抽签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的体位安全护理,主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0% ,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骨折患者开展精细化的体位安全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具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骨折 体位安全护理 安全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接受体位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分析相关对策。方法本研究取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这些患者均接受体位护理措施,对其进行体位护理安全问题以及相关对策的分析,并在研究组中落实相应对策,对照组未落实相关对策,对比两组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折患者实施体位护理措施应当采取安全预防对策,才能提高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 标签: 骨科 体位护理 安全事件
  • 简介:目的分析在初产妇分娩中应用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初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初产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初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分娩球、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对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各产程用时、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86.05%高于对照组的53.49%,剖宫产率13.95%低于对照组的4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用时(418.86±44.52)min、第二产程用时(30.80±10.36)min及第三产程用时(5.16±0.77)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17.16±45.33)、(47.60±11.68)及(10.25±1.1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4h出血量(227.68±25.14)ml少于对照组的(286.63±26.4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中应用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可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助产护理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 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每组10例。甲组采用真空垫固定体位,乙组采用体膜固定体位,丙组采用真空垫+体膜固定体位,比较3组摆位测量偏差。结果:丙组移动例数明显少于甲、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真空垫+体膜固定体位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真空垫、体膜固定体位,有利于减少移动误差与摆位测量偏差。

  • 标签: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腰痛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温针灸结合体位调整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腰痛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常规腰痛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温针灸结合体位调整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腰痛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温针灸结合体位调整护理干预,能够在短时间内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使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 标签: 腰痛 温针灸 体位调整护理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不同体位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选取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按照《随机数列表法》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体位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儿转动体位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的肺功能指标,观察和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疗效、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应用转动体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护理干预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引导下强迫体位患者深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需要深静脉置管的患者临床资料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强迫体位随机分为A、B组,每组均为30例。A组体位为半卧位深静脉置管患者,B组应为端坐位深静脉置管患者。结果A、B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深静脉置管术在置管长度、平均耗时、舒适度评分、留置时间、穿刺次数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强迫体位患者深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强迫体位患者 深静脉置管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在头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方法选择了我院收治的头部肿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四维X线图像拍摄技术,观察组患者使用六维颅骨追踪固定技术,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操作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X轴、Y轴和Z轴的体位误差分别控制在(-0.249±0.541)mm、(0.247±0.127)mm、(-0.741±0.214)mm,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六维颅骨追踪技术对于头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固定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降低体位误差,提升治疗效率。

  • 标签: 肿瘤 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追踪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围绕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应用于第一产程中对产妇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方法 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分娩的符合条件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应用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将产妇均分两组,针对研究组产妇应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分娩方案,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应用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更高,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偏低,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所用时间较少(

  • 标签:
  • 简介:根据青霉素的药动学特征,分析使用青霉素的不当给药方式而产生的耐药性及不良反应,提出应继续重视青霉素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尤其是尽量避免大剂量一次性使用青霉素,并对此提出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及防范措施的建议.

  • 标签: 青霉素 耐药性 给药方案 防范措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运动应用于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7年01月~2021年01月,入选此次研究100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自然分娩产妇,结合此间自然分娩产妇应用分娩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依次实施常规分娩及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运动,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产程时间、产妇分娩结局、VAS评分。结果:分析产程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时间更短,P<0.05。分析不良结局发生率,和对照组(18.00%)相比,观察组(2.00%)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期间,通过予以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运动,减少疼痛感的同时有助于缩短产程时间,且改善了产妇的分娩结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分娩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自由体位 分娩球运动 自然分娩 VAS评分 分娩结局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对产妇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无痛分娩,观察组在无痛分娩的基础上增加体位护理,对比两组阵痛效果和产程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疼痛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分娩各产程时间均显著短语对照组。结论:为无痛分娩产妇应用体位护理,利于缓解疼痛,提高镇痛效果,醋精分娩产程。

  • 标签: 无痛分娩 体位护理 阵痛效果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变体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10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转变体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部炎症指标、症状好转时间、出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肺部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实施转变体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常规护理 新生儿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X线体位在骨盆投照中对图像显示及诊断的价值及其临床作用。方法:此次研究初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6月,收取此段期间到院接受骨盆摄片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接受常规CT摄片以及改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