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泪道阻塞是眼科门诊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溢泪、溢脓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该病过去有挂线、泪道探通、泪道激光成形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摘除术等方法,各有优缺点。我院自2011年1月起采用鼻内下Crawford管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取得了初步治疗效果。

  • 标签: 泪道阻塞 置管治疗 鼻内镜下 临床分析 泪道激光成形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恰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16例鼻内下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生率、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鼻窦真菌感染占同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手术患者的5.6%(116/2089)。真菌培养及病理检查证实曲霉菌感染,占所有致病真菌的84.5%(98/116)。各类型真菌性鼻-鼻窦炎中,鼻窦真菌球最为常见,占79.3%(92/116),以上颌窦最为多见,术后2-8年复发率为2.2%(2/92);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占12.9%(15/116),术后1-3年复发率为13.3%(2/15);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一鼻窦炎占1.7%(2/116);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占6.1%(7/116),随访2-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必须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术中观察、病理学及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而得以确立,手术清除病灶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 标签: 真菌 鼻窦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辅助下颈前小切121甲状腺手术的疗效、临床经验和手术注意事项,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我科术前确诊的单发甲状腺腺瘤患者26例,肿瘤最大直径〈4.0cm,均行鼻内辅助颈前小切口腺叶切除术,观察疗效,并与同期具有可比性的30例经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肿块均完整切除,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声音嘶哑、呛咳、继发血肿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鼻内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9.139,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大(t=12.648,P〈0.05)。小切口组患者的瘢痕长度、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能有效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具有并发症少、微创、美容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小切口 甲状腺腺瘤
  • 简介:目的探索支气管在气管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技术.方法表面麻醉下经气管或麻醉插管进行气管内支架置入.结果全部7例气管狭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症状缓解.随访4~16个月,气道通畅,支架位置良好.结论支气管下内支架置入术,具有麻醉简单、手术简便、安全可靠、损伤小、起效快的优点.

  • 标签: 硬管支气管镜 气管狭窄 气管内支架置入术 手术方法
  • 简介:我科对53例(65侧)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下泪囊鼻腔开放术,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共53例(65侧),其中男性8例(9侧),女性45例(56侧);年龄29~78岁,平均(53±4)岁,其中12例(14侧)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病程9个月至20年。单眼发病41例,双眼12例。单眼并发脓肿形成者5例,6例为传统手术后复发者。

  • 标签: 泪囊鼻腔开放术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下 治疗 手术后复发 疗效满意
  • 简介:儿童食管异物种类繁多,尤以圆钝异物(如金属硬币、环状物)为多见。基层医院设备简陋,如何抢救儿童食管异物患者,值得研究。本文就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10例儿童食管异物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异物种类 食管镜 小儿 食管异物 医院设备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鼻窦炎、鼻息肉治疗对哮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鼻内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7例。结果21例经鼻内手术治疗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愈11例、好转6例、无效3例、复发1例,治愈率为52.4%、有效率为80.9%;合并的哮喘症状好转15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1.4%;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支气管哮喘均有效13例,有效率为61.9%。保守治疗的7例中,鼻窦炎好转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14.3%;哮喘好转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28.6%。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经鼻内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后,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的发生。

  • 标签: 鼻窦炎 鼻息肉 哮喘 鼻内镜鼻窦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下治疗突至上颌窦上颌骨囊肿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1例突至上颌窦上颌骨囊肿在鼻内下行下鼻道进路的上颌骨囊肿开放术,对合并鼻腔底病变者同时行鼻腔底开放手术,切除部分囊壁。结果随访1~99个月,平均39个月,所有囊肿无复发。结论鼻内下治疗突至上颌窦或上颌窦合并鼻腔底的上颌骨囊肿简单易行、创伤小。

  • 标签: 上颌骨囊肿 鼻内镜 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角膜塑形治疗后角膜形态的变化,评估角膜塑形治疗后光学区偏离中心对控制近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对134例134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矫治近视,平均年龄10.66±1.79岁,均取右眼数据进行研究。分别在戴前及戴后3、6、12、18、24mo检查视力、眼轴和角膜地形图。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戴后3、6、12、18、24mo的光学区偏瞳孔中心距离分别为0.84±0.45、0.77±0.40、0.79±0.41、0.78±0.41、0.79±0.4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7,P=0.319)。戴24mo后平均光学区偏中心距离为0.79±0.35mm,眼轴增长均值为0.32±0.30mm。戴24mo后平均偏中心距离轻度(<0.5mm)、中度(0.5~1.0mm)、重度(>1.0mm)的眼轴增长分别为0.45±0.34、0.32±0.28、0.23±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5,P=0.024)。戴后的平均偏中心距离和眼轴增长经线性回归分析,其线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F=7.246,P=0.008),线性回归方程Y=0.478-0.194X。戴24mo后,18眼有重影,其偏中心距离均值1.18±0.36mm;116眼无重影,其偏中心距离均值0.73±0.31mm,偏中心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P<0.01)。结论:光学区偏中心距离在角膜塑形治疗3mo后趋于稳定,且对控制近视的效果和视觉质量有影响。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眼轴
  • 简介:目的探究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1日我院60例角膜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传统羊膜移植术治疗)。均随访一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角膜水肿消退时间、视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100.00%)和对照组(100.00%)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治愈率(95.24%)相比对照组(81.08%)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角膜水肿消退时间[(7.24±1.23)d]相比对照组[(12.24±2.23)d]明显更短,且实验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0.46±0.22)]相比对照组[(0.35±0.15)]明显更优,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急性排斥反应、羊膜脱落。结论对角膜溃疡患者实施生物羊膜移植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

  • 标签: 角膜溃疡 生物羊膜移植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 效果
  • 简介:我科行耳内下吸切器经口腺样体切除术4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4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4~10岁;病程3个月至6年。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32例,伴张口呼吸17例,听力下降、耳呜9例,鼻塞、鼻溢18例,嗅觉减退10例。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吸切器 耳内镜 腺样体肥大 2009年 睡眠打鼾
  • 简介:角膜板栗刺异物细长而尖锐,常刺入角膜深层甚至前房,临床上剔除较为因难。我科在手术显微下用皮试针头剔除角膜板栗刺异物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手术显微镜 角膜深层 栗刺异物 皮试针头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7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78眼中治愈69眼,好转8眼.无效1眼,有效率为98.72%。结论鼻内窥镜行鼻腔泪囊造口术可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

  • 标签: 鼻内窥镜 鼻腔泪囊造口术 慢性泪囊炎 有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绷带在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连续锁边缝合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1例(91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连续锁边缝合术,对照组45例术中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46例术后配戴角膜绷带,观察比较两组术后1d、5d、7d疼痛程度(VAS)评分,并统计角膜上皮愈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d、5d、7dVA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45,P1=0.000;t2=6.842,P3=0.000;t3=5.135,P3=0.000);观察组术后7d角膜上皮愈合率为97.83%(45/46),高于对照组80.00%(36/45),差异有22统计学意义(χ~2=5.680,P=0.017);观察组复发率为2.17%(1/46),低于对照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P=0.032)。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锁边缝合术后配戴角膜绷带可促进角膜上皮愈合,减轻患者眼部疼痛程度,并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原发性翼状胬肉 连续锁边缝合 配戴 角膜绷带镜
  • 简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治疗近视的一种方法,因其术后有较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并发症少,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角膜屈光手术,但是LASIK手术后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屡有报道。因此在行LASIK术前应详细检查周边视网膜,及时处理有潜在危险的眼底并发症,从而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我院眼科对LASIK术前所有患者常规三面检查眼底,对眼底检查结果做详细记录,对所有视网膜裂孔及严重变性区均予及时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底三面镜 检查结果 准分子 术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途径治疗慢性泪囊炎。方法采用鼻内窥镜下经鼻腔进路,去除部分鼻粘膜、鼻骨,将泪囊内侧壁切开造孔,从而解决鼻泪管阻塞,治疗泪溢、流脓。结果35例慢性泪囊炎经该术式全部取得成功。结论腔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内窥镜 泪囊鼻腔造孔
  • 简介:支撑喉镜手术是治疗声带息肉主要的手术方式,但是单纯支撑喉镜手术弊端日益显现,视野小,视距远,对于部分前联合声带息肉,暴露较差。30°鼻内辅助支撑喉镜下实施声带手术弥补了这一缺陷。我们采用30°鼻内辅助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声带息肉切除术 支撑喉镜手术 内镜辅助 前联合 疗效分析 暴露困难
  • 简介: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出血部位大多位于鼻腔前段,其中鼻中隔利氏区最为常见,治疗比较容易。而难治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难治病症之一。下鼻道穹隆顶部出血为比较常见的难治性鼻出血,多系动脉破裂出血,出血较凶猛,量大。因该出血部位隐匿、深在,鼻腔止血、填塞较困难。本科对明确诊断为下鼻道穹隆顶部出血的难治性鼻出血30例(2008年1月~2010年1月)患者行下鼻道局部出血点烧灼和21例(2010年1月~2012年1月)患者行下鼻道局部出血点烧灼+鼻后外侧动脉区烧灼的止血效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难治性鼻出血 双极电凝治疗 下鼻道 疗效分析 穹隆 鼻内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