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恶性胶质瘤的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配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常规化疗由于血脑屏障限制、药物作用时间短、全身毒副作用大等原因疗效不佳。局部化疗较好解决了上述问题而成为近年研究热点。本文就局部化疗的理论依据、给药技术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等做一综述。

  • 标签: 脑胶质瘤 局部化疗
  • 简介: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能取得全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相同的生存率,对于局部控制来说,结果有冲突。全放疗较局部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手术)减少颅内新发病灶。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组颅内治疗病灶外以及颅内总体复发率均增加,而且联合全放疗不增加认知功能损伤。对于1-3个转移瘤患者,单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生存好于单纯全放疗。全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较全放疗能改善局部控制,并在不增加并发症的基础上改善KPS评分。对于单发转移灶,联合治疗有生存获益。但2个及2个以上的转移灶是否有生存优势,尚有争论。对于多发转移瘤、KPS〈70分的患者联合治疗能改善生存。全放疗联合立体定向外科治疗和手术联合全放射治疗两组无生存差异。

  • 标签: 肿瘤 脑转移 立体定向外科 放射治疗 手术
  • 简介:背景与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延长,转移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但总体预后还很差,关于治疗模式的选择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总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疾病特点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各种可能因素,旨在为转移瘤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84年1月至2010年7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经影像学或病理诊断的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所有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原发灶的诊治情况,有无脑外转移灶,原发灶与转移瘤诊断的间隔时间,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病灶大小、部位、数目,治疗方法,KPS评分等。根据上述资料,将患者纳入RPAⅠ、Ⅱ、Ⅲ级3个亚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448例转移瘤患者,男性953例(65.8%),女性495例(34.2%),诊断为转移瘤时的中位年龄为55岁。原发灶中,肺癌1173例(81.0%)、乳腺癌84例(5.8%)、结直肠癌43例(3.0%)、肝癌23例(1.6%)。457例(39.8%)患者在诊断转移瘤之前存在外转移灶,原发灶与转移诊断的平均间隔时间为8.7个月。898例(62.0%)患者诊断依据为颅脑MRI,524例(36.2%)为颅脑CT,26例(1.8%)为PET-CT。944例(65.2%)患者的转移灶位于幕上,其中额叶及顶叶最为常见;单发病灶522例(36%),201例(13.9%)具有两个病灶,621例(42.9%)具有两个以上病灶。临床表现中,头痛呕吐378例(26.1%),运动感觉障碍364例(25.1%),精神变差或体重下降230例(16.0%),无症状203例(14.0%)。379例(26.1%)患者接受了全放疗联合化疗,110例(7.6%)接受了单纯全放疗,23例(1.6%)全放疗后联合手术,42例(2.9%)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107例(7.4%)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854例患者具有完整的生存随访资料,中位生存时间为9.5个月;6个月、12�

  • 标签: 转移瘤 放射治疗 手术 化学治疗
  • 简介:背景与目的:全放疗是治疗转移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总结全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病灶转移癌的疗效。方法:30例恶性肿瘤单病灶转移癌,全放疗DT39~45Gy后,以三维适形放疗追加转移病灶DT10~16Gy,常规分割1次/d,5次/w,总剂量DT55Gy。结果:6例CR,21例PR,3例NC,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40%(12/30)、13.3%(4/30),平均生存时间11.9个月。结论:全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病灶转移癌,可以缓解颅脑神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脑肿瘤 三维适形 放射疗法 预后
  • 简介: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发现胶质瘤生长、分化有着其特定的分子机制,胶质瘤恶性程度与特定基因的突变、丢失或扩增表达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bcl-2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按制定的入组标准选择45例星形细胞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p53、bcl-2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45例星形细胞肿瘤标本中33例表达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为73.3%,并随星形细胞肿瘤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高(P<0.05);胶质母细胞瘤的p53阳性水平要高于星形细胞瘤.bcl-2阳性水平星形细胞瘤显著高于胶质母细胞瘤;Survivin表达与p53表达密切相关,与bcl-2表达无相关。结论:Survivin高表达与星形细胞肿瘤的恶性进展有关:Survivin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中p53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脑星形细胞肿瘤 相关性研究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Survivin蛋白 Survivin表达 表达及
  • 简介:磁图作为一种无创记录大脑生物磁场的新技术,能相对直接反映神经元的活动状态:并且可将采集到的磁信号分析结果重叠到MRI图像上,从而将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融合在一起,这一技术又称为磁源成像(magneticsourceimaging,MSI)。MSI不仅能够准确地提供癫痫灶及所需要功能区的定位信息,而且可使临床神经外科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与癫痫灶、肿瘤与功能区的关系,以便在术前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本文对磁图、MSI及其在脑肿瘤方面的应用做一简单综述。

  • 标签: 脑磁图 磁源成像 脑肿瘤
  • 简介:患者,男,28岁。因胸闷20天,加重2天,于1996年12月8日入院诊治。无咳嗽、咳痰、气喘、发热等症状。检查:心脏B超示心包大量积液;胸部正侧位片示,右肺下野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双肋隔角闭塞,隔面不清;心影呈普大型,心前后间晾均捎失。胸部CT平扫见右侧胸腔中等积液征.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征,心包大量积液征;右肺下叶近斜裂处后侧有约3.8cm×2.8cm软组织块影,前部与叶间裂相连.后下部与肺实质融为一体。增强扫描见肿物呈中等强化.心包呈节段不规则强化,左侧胸膜亦有部分不规则强化。

  • 标签: 心包 恶性胸膜间皮瘤 脑转移 心脑 左侧 积液
  • 简介:目的:探讨转移瘤病人的预后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对其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文对1977.5至1996.5收治的转移瘤130倒病人进行回顾分析。原发肿瘤为肺癌的118倒,其它来源的为12例。所有病人给予全放疗,其中,辅以手术的17例;辅以化疗的63例。结果: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1年生存率为32%。年龄≤65岁、单发转移灶、无其它部位转移者预后好;原发乳腺癌的转移瘤病人比原发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好。放疗剂量≥60Gy扭与<60Gy组比较,有效率由33%提高至lOO%(P

  • 标签: 脑转移瘤 病人 全脑放疗 放射治疗 手术 预后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内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神经系统肿瘤,其中功能区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30%-50%.临床上关于功能区胶质瘤预后因素的研究不多,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功能区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方法:回顾分析了109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功能区胶质瘤的病例,根据病理级别分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分析临床各因素构成差异;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选取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对其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年龄、KPS评分及平均生存时间在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组中的构成均有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术前KPs评分、切除程度、病理级别和放化疗等因素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病理级别、术后放化疗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对于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前KPS较高及病理级别较低提示生存时间较长;术后放化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胶质瘤 预后因素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
  • 简介:胶质瘤为颅内原发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可出现颅内局部复发或颅内转移,发生颅外转移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胶质瘤患者,手术后发生脊柱转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胶质瘤 颅外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不同剂量照射后神经行为的变化。方法用60^Co作10Gy,30Gy单次照射大鼠,利用自发活动实验、Morris水迷官分别对照射后7d、1mo和6mo的大鼠神经行为进行测定。结果照射7d后,大鼠自发活动减少,30Gy组少于10Gy组(P〈0.05)。Morris水迷宫的游泳轨迹和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照射1mo和6mo后,大鼠自发活动增加,Morris水迷宫潜伏期延长,30Gy组高于10Gy组(P〈0.05),Morris水迷宫的游泳轨迹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才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照射后引起神经行为改变与照射剂量、照射后时间有关,自发活动改变早于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

  • 标签: 放射性脑损伤 神经行为 大鼠剂量
  • 简介:转移瘤(brainmetastases)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病变,发生率远超过原发恶性脑肿瘤。据统计,恶性肿瘤中有20%~40%的患者出现转移。转移瘤最常见的原发灶为肺癌、乳腺癌及黑色素瘤。其中黑色素瘤最易发生转移,约50%的因黑色素瘤死亡患者存在转移。

  • 标签: 肿瘤 脑转移 手术治疗 放谢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直接影响到放疗效果。人脑胶质瘤内在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很多,放射线引起的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化、基因突变以及放射损伤和损伤修复等均与胶质瘤的内在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2Gy照射后的存活分数(survivalfractionat2Gy,SF2)是内在放射敏感性的重要反映指标。但体外试验所得的胶质瘤内在放射敏感性的检测结果(SF2)与临床放射治疗疗效以及患者预后之间有无关联,目前尚无定论。SF2能否作为胶质瘤临床放射治疗疗效和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胶质瘤 放射敏感性 存活分数 凋亡 细胞周期 DNA修复
  • 简介: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治疗对肿瘤学家是一种挑战。虽然近年转移研究有所进展,但生存率并不乐观。本文阐述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预后因素以及治疗进展。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为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的头痛。评价转移时,头颅MRI较CT优越。最常用的预后标准是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的RPA分级。关于全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以及化疗治疗转移的作用仍存在争议。全放疗常作为转移的标准治疗方案。SRS对单一或多个转移灶的治疗可代替外科切除。许多数据证明化疗有较好的颅内作用,这引起全身化疗治疗转移的研究热点。确立预后因素和其他临床特点后,才能制定最适合个体患者的治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 简介:对于恶性胶质瘤,传统的治疗只能有限的改善患者的预后,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被称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它通过激发和补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来杀灭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毒副反应轻和长期记忆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策略,已在黑色素瘤、肾癌和大肠癌取得肯定的疗效。由于神经系统的特殊,胶质瘤的系统

  • 标签: 局部免疫治疗 恶性胶质瘤 脑胶质瘤 治疗模式 黑色素瘤 毒副反应
  • 简介:介绍并探讨新型全中枢放疗技术。新方法对患者进行仰卧体位固定.采用等中心照射的技术、热塑料面膜和真空袋固定技术、直线加速器半柬照射和全柬照射技术、相邻两野相切技术及低熔点挡铅技术等。较传统的照射技术存在定位方便简捷、重复性较好、剂量分布均匀等优点.有利于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放射疗法 仰卧位 全中枢照射
  • 简介:肝癌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肿瘤之一,黄疸、肝区疼痛、纳差、腹胀、乏力、消瘦等症状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癌发热一般为中度发热37℃-38℃,少见高热,多为伴随症状。本病例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高达39℃,行介入栓塞治疗后,高热消退。癌周围神经的发病率较低,多见于肺癌,肝癌更为少见,故加以报告,并对癌神经的诊断治疗进展加以文献回顾。

  • 标签: 肝癌 癌性神经病 高热
  • 简介:小细胞肺癌(简称SCLC)占肺癌总数的20%.恶性度高,易于早期播散,6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有肺外转移,预后差,5年生存率小于20%.其中脑转移率为20~40%[1],生存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生存5年以上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可高达80%.颅内转移是SCLC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2],也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药物治疗 小细胞肺癌 肿瘤转移 脑部
  • 简介: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神经系统的常见肿瘤,而鼻咽癌则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常见肿瘤之一,迄今为止,同时合并胶质瘤和鼻咽癌的重复瘤病例还十分罕见,国内外都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我们收治的2例胶质瘤合并鼻咽癌,对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在2005~2006年间所收治的2例胶质瘤合并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诊治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两例患者的鼻咽病灶在鼻咽镜活检后获得了病理确诊。颅内病灶在与转移瘤充分鉴别诊断后,接受了开颅手术.经病理确诊为呈形细胞瘤。由于诊断及时,两例患者的双重病灶都及时获得了针对处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早期诊断是提高重复癌疗效的关键,提高对重复癌的认识和警惕,加强多学科合作,有助于重复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 标签: 胶质瘤 鼻咽癌 重复癌 诊断
  • 简介:生机盎然的春天来临了。春回大地,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然而,春天也是多病的季节。俗话说:“百草回芽,百易发。”这个季节常会伴随流感、上呼吸道疾病、流脑、哮喘、咽炎喉痛、头痛目眩、血压不稳、胃溃疡、肠炎、腹痛腹泻、困倦思睡(春困)等疾病和症候的发生。

  • 标签: 不治已病治未病 防病养生 上呼吸道疾病 春季 腹痛腹泻 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