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T与MRI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2月份-2014年8月份我院诊治的9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cT与MRI检查的图像特点以及检出情况。结果对于肿瘤直径〉5cm的患者,MRI与CT关于其内部特点以及周围特征的显示情况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肿瘤直径3—5cm以及〈3cm的患者,cT显示其内部结构以及周围特征的情况显著优于MRI检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RI检出纵隔肺门淋巴结、血管断面,侵犯情况、积液以及胸膜凹陷征的情况显著优于cT检查;CT检出钙化情况显著优于MRI;P均〈0.05。CT与MRI检查周围型肺癌的检出率,误诊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是临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重要方法,MRI能够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更重要的信息,是CT检查的补充手段。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CT MRI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经皮腹腔穿刺腹膜活检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自动弹簧活检针对34例临床上考虑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进行腹膜活检,并进行病理诊断。结果34例患者均经一次穿刺取出腹膜壁层组织,经病理证实结核性腹膜炎26例、转移性腺癌3例、恶性淋巴瘤1例和大致正常腹膜组织4例,一次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经活检明确腹水病因的诊断率为88.2%。结论腹膜活检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腹膜活检 结核性腹膜炎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碳酸酐酶Ⅸ联合诊断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非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52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ProGRP、NSE、CAIX水平,分析其在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血清中ProGRP、NSE、CAI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期患者血清ProGRP、NSE、CAIX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当CAIX诊断分界点取值96.91pg/mL时诊断敏感性为93.37%,特异性为92.3l%,诊断价值均好于ProGRP、NSE,采用三种指标联合诊断发现,其诊断价值优于三者指标单独诊断;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roGRP、NSE、CAIX水平升高明显,与肿瘤分期正相关,联合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手术治疗效果新型评价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碳酸酐酶Ⅸ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胸部影像学正常咯血患者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178例胸部影像学正常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结合支气管镜下所见、镜下活检、刷检和灌洗液的病理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进行病因分析。结果178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后明确诊断166例,阳性率为87.6%,前三位的病因为:炎症83例(46.63%)、结核29例(16.29%)、肺癌24例(13.48%),其他依次为支气管扩张8例(4.49%),霉菌感染4例(2.25%),异物3例(1.69%),支气管腺瘤2例(1.12%),血管瘤2例(1.12%),息肉1例(0.56%),尚有22例(12.36%)原因不明。结论支气管镜检查能提高胸部影像学正常咯血患者的病因诊断率,尤其对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息肉、支气管血管瘤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支气管镜 胸部影像学 咯血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和/或纵隔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01月-2017年06月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或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检查的142例患者的医疗记录,对两组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BUS-TBNA组77例患者共穿刺158组淋巴结,cTBNA组65例患者共穿刺134组淋巴结,EBUS-TBNA组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65.8%、86.1%、100%、87.0%、100%、33.3%,cTBNA组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41.8%、60.7%、100%、63.1%、100%、14.3%;两组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均较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影响病理阳性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灶越大病理阳性率越高,穿刺次数越多,病理阳性率越高,EBUS-TBNA组较cTBNA组病理阳性率高。结论EBUS-TBNA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灵敏度以及准确度,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在肺和/或纵隔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 标签: 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 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 肺和/或纵隔疾病
  • 简介: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联合采用多种取材方法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肺癌患者,经纤支镜检查采用钳夹、刷检、灌洗联合取材方法,获取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比较三种不同取材方法及联合取材方法获取肺癌诊断阳性率。结果钳夹、刷检、灌洗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是82.02%、69.44%、55.96%,三种方法联合后总阳性率为98.86%,联合取材与单一方法取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联合取材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联合取材 肺癌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在不同临床样本中的结核病诊断价值。方法使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局部穿刺液、腹水和脑脊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特异性基因IS1081,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比较。结果在荷菌量较高的肺泡灌洗液和局部穿刺液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敏感性比实时荧光定量PCR低(80%vs92%);在荷菌量极低的腹水和脑脊液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敏感性比实时荧光定量PCR高(34.6%vs15.4%),但特异性略有下降(80%vs93.3%);综合计算所有样本的敏感性,环介导等温扩增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无显著差别(56.9%vs52.9%)。结论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结核病诊断

  • 标签: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荧光实时定量PCR 结核病
  • 简介:90年代初,Chun等提出用胶体金代替酶作为标记物,用于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诊断。由于胶体金本身显红色,可代替显色系统,阳性反应即出现红色斑点,且不需37℃孵育步骤,检测仅2分钟,敏感性接近于Elisa方法,因此被称为“浓缩”的Elisa。近年来全球结核病呈迅速上升趋势,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检测(涂片、培养)耗时长,阳性率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NA探针)特

  • 标签: 结核抗体 诊断药盒 金标法 应用简介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胶体金
  • 简介:分别测定43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与胸水肿瘤标志物(CEA、NSE、CA。。CYFRA21-1含量,其中癌性积液28例,非癌性积液15例。发现胸水中肿瘤标志物含量均明显高于血清水平;CEA、NSE、CA242三者联台应用在胸水中敏感性高达92.8%,特异性96.2%,而血清中相应为75%,87.5%;CYFRA21-1在非癌性组中阳性率较高,但数值明显低于癌性积液组(P值<0.01)。提示测定胸水肿瘤标志物对恶性积液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水 癌性积液 肿瘤标志物 水肿 CYFRA21-1 非癌性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发现结核性腹膜炎。方法回顾分析10例早期结核性腹膜炎发现的过程。结果有活动性肺结核或胸膜炎者随着肺部病变的治疗,会相应治愈,若无肺结核者,通过本文总结能引起重视,使预后大为改观。

  • 标签: 结核性腹膜炎 早期诊断 活动性肺结核 肺部病变 胸膜炎
  • 简介:肿瘤坏死因子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细胞因子之一,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杀伤因子,而且是机体炎症与免疫应答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本研究以一般正常成人为对照应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对2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浓度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 肺结核 诊断 血清学检验
  • 简介:目的比较X线平片及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影像学征象的显示情况。方法选择周围型肺癌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观察周围型肺癌的X线平片及螺旋CT图像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周围型肺癌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1.共40处病灶,左肺22例,右肺18例,均为单发。直接征象包括肿块、磨玻璃征、空洞。间接征象包括胸膜凹陷、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棘状突起、支气管气象征、空泡征及胸腔积液。2.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空洞、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的显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对周围型肺癌各种征象的显示中显著优于X线平片。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X线平片 计算机体层成像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癌性淋巴管炎在CT上的征象及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肺癌且有癌性淋巴管炎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5例肺癌有典型的癌性淋巴管炎,1例肺癌和癌性淋巴管炎CT表现均不典型。结论典型的癌性淋巴管炎CT表现是诊断肺癌的重要征象。

  • 标签: 癌性淋巴管炎 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CT及X线影像学表现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对手术病理确诊的56例肺内炎性肿块和96例周围型肺癌病例的临床和CT及X线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灶形态分为典型肿块和不典型肿块。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特征,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以形态分类为标准,诊断炎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6%(39/56)、67.7%(65/96)、68.4%(104/152)。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学特征修正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4%(45/56)、74.0%(71/96)、76.3%(116/152)。结论以病灶形态为基础,结合临床病史,对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 标签: 肉芽肿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 作者: 唐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9-13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第6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300
  • 简介:目的:实验将针对呼吸内科中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实施治疗,针对应用后的实际效果做出统计分析。方法:针对64例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样本选自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就诊的患者,并按照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为基础治疗结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为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81.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人机同步性以及气管插管率上,可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结合呼吸兴奋剂治疗对于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相关指标,值得在继承借鉴中发展。

  • 标签: 呼吸内科;慢阻肺;肺性脑病;无创正压通气;诊断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性肺炎及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和5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结果肺炎组PCT、CRP、WBC、中性粒细胞(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肺炎组PCT诊断阳性率(77.8%)明显高于肺结核组(16.0%)(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性肺炎 肺结核患者 诊断价值 检测 鉴别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实时荧光PCR与涂片镜检、培养三种方法在结核杆菌检测的差异。方法对我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标本同时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涂片镜检和培养,将三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1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同时采用实时荧光PCR、涂片镜检和培养三种方法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5%、32.6%和44.7%。实时荧光PCR法与涂片镜检法的阳性率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时荧光PCR法与培养法的阳性率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112例疑似其他类型结核病患者的胸腹水、脑脊液、穿刺液和尿液等非痰标本同时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8%、3.6%和16.1%。统计学意义同上。结论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在临床上对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荧光PCR 结核杆菌 阳性率
  • 简介:评价腺苷脱氨酶与溶菌酶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对108例诊断明确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水腺苷脱氨酶及胸水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之比值测定。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腺苷脱氨酶含量明显高于癌性胸腔积液组(P<0.05),胸水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之比明显高于癌性胸腔积液组(P<0,01)。

  • 标签: 腺苷脱氨酶 诊断价值 结核性胸腔积液 酶检测 胸水 癌性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