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责任制护理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剩余患者接受责任制护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精细动作、语言、大运动、社交行为及适应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护理满意度高达93.33%,较对照组的73.33%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助产护理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行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责任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时间、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流调用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分。结果:两组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责任助产护理 无痛分娩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压氧治疗是指在超过一个标准大气压环境下吸人高浓度氧,以通过血液循环携带更多的氧到病损组织及器官,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减压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脑病、冠心病、突发性耳聋等。尤其是对颅脑损伤具有确切的疗效,对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存率、降低伤残率、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功效。我院在2007年4月2009年4月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136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高压氧 颅脑损伤 护理
  • 简介:概述气管切开病人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从吸氧方式的选择、气道的湿化、吸痰的护理、感染的预防、气囊的管理、脱管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高压氧 护理 进展
  • 简介:2003年1月,我院在改进传统压疮管理方法的同时,对护理新知识、新技能进行临床实践,并结合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压疮的控制、治疗及护理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品质管理 护理 压疮 临床实践 新知识
  • 简介:多层螺旋CT(MSCT)高压增强检查是将造影剂通过高压注射器快速注入静脉,在造影剂经血液循环大量进入靶器官时开始扫描。这种方法可以增加病变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别,更好的显示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而此项检查是否成功,除CT扫描技术因素外,护理因素极为重要。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5月~2006年8月239例行MSCT高压增强检查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增强检查的相关护理因素,并改进护理措施,提高了增强检查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高压注射器 增强检查 护理因素 螺旋CT CT扫描 多层螺旋
  • 简介: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导致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运动受限,最终右心功能衰竭而死亡。PAH是一个涵盖整个心肺血管循环系统的临床问题,治疗非常棘手。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儿童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神经功能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实施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的风证、痰证、瘀证评分、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Hcy、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风证、痰证、瘀证评分、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Hcy、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水平、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行高压氧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脑电图,提高脑血流量,使红细胞比容、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高切以及全血比黏度低切均显著降低。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临床中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方法 随机筛选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 143 例产妇,运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70 例、观察组 73 例,观察组产妇接受责任制助产护理,对照组常规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剖宫产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研究进一步证实,临床中对产妇实施产前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可改变产妇观念,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责任制助产护理 满意度 产妇
  • 简介: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对降低病房噪音的效果。方法2010年7月1日—12月31日我们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采用北京产M251122分贝仪对呼吸病房的各种嗓音进行测量,包括呼吸铃、大声说话声、关门声和治疗车轮声等,并与前6个月进行比较。结果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后,呼叫铃频次从250次/d下降到28次/d;大声说话声从25次/d下降到3次/d;关门声从102次/d下降到55次/d;治疗车轮声从20次/d下降到6次/d。从患者认为病房噪音的主要来源来看,呼叫铃声从95.4%下降到21.2%,大声说话声从85.8%下降到25.6%,关门声从82.2%下降到23.2%,治疗车轮声从78.2%下降到19.1%。结论通过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有效降低了病区内的各种噪音,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

  • 标签: 噪音 责任包干制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助产模式护理干预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无痛分娩的1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数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4例,干预组给予责任助产模式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观察指标。结果: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79.6%,高于常规组的61.1%,干预组产妇剖宫产率为5.6%,低于常规组的31.5%;干预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干预组新生儿观察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责任助产模式 护理干预 无痛分娩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使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自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86例产妇当做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日期将其分为两种,每组43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实验组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剖宫产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产妇剖宫产情况,实验组剖宫产率为9.30%,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对产妇使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时,可以将剖宫产率降低,提升产妇的满意度,为她们带来优质的护理体验,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 剖宫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中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43例产妇,运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观察组73例,观察组产妇接受责任制助产护理,对照组常规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剖宫产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进一步证实,临床中对产妇实施产前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可改变产妇观念,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责任制助产护理 满意度 产妇
  • 简介:目的探讨实施“护士岗位责任制”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和消化内科两个病房实施“护士岗位责任制”,选拔高级责任护士,要求责任护士管床包干,对所管患者的全部护理负责,并对其实施前后主要护理项目�

  • 标签: 实施护士 岗位责任制 护士岗位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选入的8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81.40%(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该疾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整体护理 肺动脉高压 呼吸困难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进一步探讨责任制护理质量以及对患者病情恢复的意义。方法 以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接受时间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随机分组,其中一组行常规化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行责任制护理,作为观察组。每组各占100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评分以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责任心、护士交流能力、操作技术熟练、应急能力、服务主动性以及护理书写规范等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Q中心绞痛稳定、心绞痛发作、活动受限、治疗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度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责任制护理,不仅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还有利于冠心病患者早日康复,预后良好。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冠心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提高分娩质量的作用。方法:本文病例筛选我医院接收的分娩产妇40例,将所有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模式;观察组添加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管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助产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后疼痛程度较轻,最终自然分娩率较高,剖宫产率以及不良妊娠发生率较低,各项指标数据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均占据明显优势,两组指标数据差异值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将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应用在产妇分娩护理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分娩质量及安全性,减少产妇分娩疼痛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 分娩质量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初产妇接受责任制助产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其产程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于揭阳市惠来县妇幼保健院生产的3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助产整体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经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其负面情绪更轻;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责任制助产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初产妇的护理工作中更有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整体护理模式 初产妇 产程 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