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老年患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后发生癫痫的原因及机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所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4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实施早期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癫痫的发病率,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介入治疗 癫痫 发病分析
  • 简介:摘要药物性肝损伤(DILl)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随着人口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以及疾病谱的变化、老年器官功能减退、疾病并发症的增多、临床上广泛应用新药,使得老年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越来越严重1。以下对老年常见肝损伤药物(中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老年人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87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入院的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个体化治疗方案;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统计并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5%,与对照组的81.4%相比发生显著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8%,对照组为4.7%,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通过对其展开常规个体化治疗联合应用葛根素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发应发生率低,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 标签: 肺心病 冠心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尿激肽原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中救治的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尿激肽原酶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尿常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检测。结果实验组的NIHSS评分,Rankin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源性脑栓塞的患者实行人尿激肽原酶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人尿激肽原酶 心源性脑栓塞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62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用动态心电图24h检测,并对心电情况做记录和分析。结果老年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形式发生率高的是窦性心动过缓和偶发性房性期间收缩。结论老年因电生理学的改变以及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各类型的心律失常频繁发生,并随年龄增加心律失常明显增多,尤以房性早搏最为多见。

  • 标签: 老年人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部分营养门诊就诊青年维生素D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营养门诊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就诊并首次测定25(OH)D的青年的测定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计136,其中男32,女104,维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率分别为30.63%,63.04%和6.33%,春、夏、秋、冬四季血中25(OH)D的水平分别为12.68±7.22ng/ml,16.29±9.36ng/ml,17.46±10.00ng/ml,12.96±8.46ng/ml。结论大连市营养门诊就诊青年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从另一侧面反应大连市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佳,迫切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关注。

  • 标签: 25(OH)D 青年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8月~2013年6月在本院对30例施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在术中采用常规面罩吸氧,常规监测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状况。结果30例患者对麻醉效果均感满意,有2例患者出现室性早博,给予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后好转。手术顺利,术后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老年性股骨头置换术的硬膜外麻醉是一项比较可靠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头置换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为慢性胰腺炎的64例老年患者,对其病因构成、性别构成、临床表现、合并症以及影像学诊断的差异。结果64例慢性胰腺炎老年人中,男性女性=1.72∶1,平均年龄65岁。老年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分析中,胆道系统疾病占47.28%,其次为乙醇中毒21.70%。老年慢性胰腺炎虽仍以腹痛和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老年组的影像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逆行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磁共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不同影像检测方法在老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同影像方法的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胰腺炎相较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特点,其病因中以胆系疾病居首位,腹胀的发生率增加,其诊断应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安全的、诊断率高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胰腺炎 病因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沟通也称为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达及理解。沟通的实质是以自身的立场为核心,以接受者的心理为尺度。有效的沟通是通过听、说等方式,将观点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促使对方更好地接受。护患沟通不仅是护士与病人或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是与之发生联系的形式。1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促进护患和谐,达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同,缺乏或无效的沟通是导致护患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近三年的医疗投诉资料显示,80%的医疗纠纷是因为沟通不到位引起。而造成沟通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医务人员没有把握患者、家属的气质特征,设身处地因人而异地进行沟通。

  • 标签: 把握 气质 有效 护患沟通
  • 简介:2004—01-2006—05我们对235例267颗隐裂性牙髓炎患牙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追踪观察2a后,经临床检查及X线片复查,达到了较好的疗效,恢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分析如下。

  • 标签: 牙列/并发症 牙髓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2017年收治的80例65岁及以上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治愈70例,死亡1例,胆囊癌2例,家属放弃治疗7例。结论早期诊断,排除手术禁忌,积极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细致的手术操作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109例,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处理,并结合患者骨折情况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治疗方法,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09例患者内固定治疗方法选择中,结合患者骨折类型、耐受情况,主要以多枚斯氏针、Ender钉、加压螺纹钉、角状钢板、Gamma钉、Richard钉等方法为主。所有患者术后3-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颈干角平均127.5°。其中优、良、可、差分别为62例、37例、8例、2例,优良率90.83%(99/109)。住院期间,出现髋内翻2例、腹泻2例、螺钉脱出1例、深部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5.50%(6/109)。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围术期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针对性的内固定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股骨转子间骨折 围手术期 内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按临床治疗意愿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个性化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临床基础上借助新活素药物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好转率、不良反应总率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期间,给予新活素注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肺心病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选择老年AML患者31例,治疗组19例应用CAG方案,对照组12例应用DA、HA或MA方案。结果治疗组第一个疗程完全缓解(CR)率26.3%,有效率68.4%;第二疗程和第一疗程累计CR率为36.8%,有效率为89.4%。对照组第一疗程CR率为25.0%,有效率为66%。第二疗程和第一疗程累计CR率为33.3%,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第一疗程CR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髓恢复时间、所需浓缩红细胞及单采血小板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方案治疗难治性老年AML较其他普通化疗方案疗效肯定,同时较普通化疗方案骨髓抑制时间短,输血量减少。

  • 标签: CAG方案 老年 急性 髓系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中脊柱手术机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8例患者,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手术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观察组29例运用“TINAVI”机器导航系统,对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中平均单枚置钉时间、透视次数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导航下置钉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透视次数,有效的促进了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应用。

  • 标签: 手术机器人 脊柱微创手术 椎弓根螺钉置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激肽原酶对缺血区脑灌注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选取80名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缺血区脑灌注治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是40例。采用缺血区脑灌注的治疗方法用于对照组,采用缺血区脑灌注联合尿激肽原酶治疗实验组患者。将两组治疗后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60%和实验组90%,对照组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缺血性灌注患者来说,使用人尿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 标签: 人尿激肽原酶 缺血区脑灌注 影响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超在老年结肠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63例经结肠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肠肿瘤,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便习惯改变及血便、便秘等粪便形状改变,不同程度腹痛,腹胀,腹部包块,部分伴有贫血、锁骨上窝淋巴结增大等。结果结肠癌58例,非结肠癌5例。术前彩超诊断结肠癌55例,漏诊3例,误诊2例,非结肠癌3例,彩超诊断老年结肠癌的敏感性94.8%,特异性60.0%,准确性92.1%,阳性预测值96.5%,阴性预测值50.0%。结论彩超在老年结肠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结肠肿瘤 彩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8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呋塞米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为9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为75.0%,统计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托洛尔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对我院2001-01~2004-12消化道疾病误诊为冠心病2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62~78(67.4±6.8)岁.其中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1例,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例,食管憩室炎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绞痛16例.明确诊断后外科手术治疗11例,内科治疗10例;痊愈19例,死亡2例.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老年人 误诊
  • 简介: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健康粪便内乳酸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乳酸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依据乳酸杆菌16SrDNA序列设计属特异性引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乳酸杆菌的16SrDNA,对粪便中的乳酸杆菌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并和用传统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检测乳酸杆菌和传统方法检测乳酸杆菌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比传统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临床上可用此方法对患者肠道乳酸杆菌进行定量分析。

  • 标签: 乳杆菌属/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