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当中,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当中出现复发性多软骨炎误诊的2例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患者的各项资料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耳廓部位的肿痛、塌陷等,在我院被误诊为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之后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患者反复发作最终经实验室检查得以确诊。患者接受临床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缓解。结论在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由于其临床表现相对较为复杂且具体症状不够典型,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医生应对该类病情的临床表现更为熟悉,以此对患者实施较为科学的诊断,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严重。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误诊 耳廓 支气管哮喘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6例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微创组患者给予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瓣开颅术清除血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以及活动性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血肿清除时间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瓣开颅术清除血肿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钻孔引流术 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 颅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髌骨软化症患者实施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择本科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间60例早期髌骨软化症患者实施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平扫及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实施3D-FS-SPGR序列软骨延迟增强扫描对Ⅰ级、Ⅱ级髌骨软化症患者检出率及总检出率79.2%、86.1%、83.3%较常规平扫37.5%、52.8%、46.7%更高(P<0.05)。结论早期髌骨软化症患者实施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高。

  • 标签: 早期髌骨软化症 软骨延迟增强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1病例报告女.19岁。于2004-12查体摄胸片时发现左上肺阴影.无发热、盗汗、消瘦和乏力.无咳嗽、咳痰、咯血。无胸闷、气短等症状。患者无结核病接触史。查体:T36.5℃.呼吸平稳.发育正常.头颈部浅表淋巴未触及.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HR85次/min.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未见杵状指趾。诊断为肺结核。经HRZE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复查胸片提示。病灶无明显吸收。为进一步诊治,转往专科医院住院治疗。

  • 标签: 骨软骨瘤/诊断 结核 肺/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的患者采用标准大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术后护理措施所取得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份之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单侧小脑幕切迹脑疝手术32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在术后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也无死亡病例,顺利出院。结论预防和减轻脑水肿是术后护理的重点也是关键所在,临床应围绕这方面展开护理。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护理 脑疝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髌骨软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髌骨软骨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内部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关节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相近(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镜治疗膝关节髌骨软骨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髌骨软骨症 关节镜 透明质酸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软骨缺损微骨折结合康复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60例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7月20日直至2016年8月10日,并将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微骨折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微骨折结合康复锻炼治疗),将两组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详细记录。结果观察组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15.12±2.01)d、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2.01±0.15)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实施微骨折结合康复锻炼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膝关节软骨缺损 微骨折 康复锻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及胸部CT检查在复发性多软骨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01.02日至2017.11.01日在本院确诊的20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胸部CT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20例患者当中,气管壁增厚8例(40.00%),气管管腔狭窄6例(30.00%),气管壁钙化7例(35.00%),气管形态改变且存在剑鞘征6例(30.00%),气管壁毛糙模糊4例(20.00%),肺部感染6例(30.00%),肺内空气滞留征5例(25.00%),气管旁及纵膈淋巴结11例(55.00%)。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比较典型,诊断价值高。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胸部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成软骨细胞瘤临床使用X线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根据2006年4月至2013年5月我院的38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他们接受X线和CT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成软骨细胞瘤是不规则或圆形,CT结果可以观察到病灶的界限为分叶半环形钙化状。使用X线检查的临床敏感度是96.77%(30/31),特异性是12.5%(1/8);CT的敏感度是97.30%(36/37),特异性是100%(1/1)。X线和CT诊断的敏感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CT和X线的特异性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成软骨细胞瘤使用X线与CT综合诊断对提升诊断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CT的特异性优于X线。

  • 标签: X线 CT 诊断 成软骨细胞瘤敏感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缺损采取搬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采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缺损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人。对照组采用移植术,观察组采用搬移术,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对比2组手术疗效。结果本组随访6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但切口长度、出血量和修复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针道感染、愈合不良、疼痛和患肢缩短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缺损的过程中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效果良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 骨搬移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5例鼻部整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L型鼻假体置入整形,研究组实施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评估两组整形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用时为(62.35±1.81)min,矫正成功率为90.3%(84/93),研究组手术用时为(52.24±1.33)min,矫正成功率为97.8%(90/92),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t/χ2=7.253、4.656,P=0.012、0.030)。研究组患者对鼻背高度、鼻尖宽、表现点、鼻尖角以及后旋角等鼻部整形的满意度更高,术后假体变形、急性感染、过敏及假体破溃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整形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对鼻部整形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鼻部整形 耳软骨移植 硅胶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在喉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64例喉癌患者,其中38例患者给予环上喉次全切除舌骨固定术(CHP)治疗,26例实施环上喉次全切除环舌骨会厌固定术(CHEP)治疗,手术结束后给予放疗。结果CHEP组术后存活率92.3%,明显高于CHP组的71.1%(P<0.05);CHEP组误吸率为(2例/26例)7.7%,明显低于CHP组的(10例/38例)26.3%(P<0.05);CHEP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治疗喉癌的效果良好,其中CHEP术能够大大提高患者术后存活率,降低误吸率,缩短拔管时间。

  • 标签: 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 喉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骨髓炎缺损患者应用游离皮瓣移植结合段滑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胫骨骨髓炎缺损患者选为研究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段滑移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游离皮瓣移植结合段滑移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5.9%、81.6%,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2.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胫骨骨髓炎缺损患者应用游离皮瓣移植结合段滑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胫骨骨髓炎骨缺损 游离皮瓣移植 骨段滑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同时伴有多发伤的病人进行病况分析,然后治疗,探究不同病况的治疗结果。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同时伴有多发伤的病人中随机选取90名进行本次实验,以病情为依据将其分为三组,同时进行治疗。结果不同程度损伤的病人对于治疗的要求各不相同,治疗结果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病人的病况进行分析,可以使病人的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应该进行推广。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 损伤程度评估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应用于外科中的价值。方法所选的96例外科患者入院施治时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则采用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治疗,统计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发现实验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皆比对照组明显较少,而实验组的总疗效为95.83%,明显比对照组的81.25%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方法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优先推荐。

  • 标签: 中医正骨方法 三维骨外固定架 骨外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跟解剖板在累及跟距關节的粉碎性跟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粉碎性跟骨折伴跟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跟解剖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足踝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Bohler角、Gissane角、跟宽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6.11%,与对照组的8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宽度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宽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累及跟距关节的粉碎性跟骨折患者中,采用跟解剖板内固定治疗可达到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治疗同等效果,其并发症较少,足踝功能可得到有效改善,改善患者的跟距关系及跟宽度。

  • 标签: 粉碎性跟骨骨折 跟距关节 跟骨解剖板 骨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酸钠注射对兔退变关节软骨Caspases-3、Bax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大白兔15只,并将大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正常组大白兔(5只)作为正常对照,不进行处理;对照组大白兔(5只)将5只大白兔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研究组大白兔(5只)在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后,对5只大白兔注射玻璃酸钠,每周注射一次。3组大白兔在6周后同时处死,对所有大白兔切开右膝关节取软骨组织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采用western-bloting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对软骨组织中Caspases-3与Bax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软骨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研究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大白兔Caspases-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但是研究组Caspases-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大白兔Bax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但是研究组Ba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注射能有效改善关节软骨退变,显著降低Caspases-3水平与Bax水平。

  • 标签: 玻璃酸钠 关节软骨退变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