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脉冲法对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管道堵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100例患者治疗过程,所有患者均采用VSD负压吸引术治疗。根据冲洗方式的差异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新型脉冲法,B组采用传统直冲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管道堵塞情况、VSD维持时间、VSD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及人均住院费用支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SD期间发生管道堵塞概率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VSD持续时间比较,A组明显长于B组(P<0.05);VSD更换次数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创口愈合时间比较,A组明显短于B组;人均住院费支出情况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使用新型脉冲法对预防管道堵塞效果显著,明显提升了持续引流时间,降低了更换率,加快了患者创面愈合速率,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脉冲法 负压封闭 管道堵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足三里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执行一般解决尿潴留的护理方法采用听流水声诱导排尿,热水熏洗外阴,下腹部热敷,肚脐放葱蒜泥、开塞露肛门放入等方法1,观察组采用足三里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60%。结论足三里按摩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尿潴留症状。

  • 标签: 足三里 按摩 产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熨烫配合穴位按摩在眩晕(风痰上扰)病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眩晕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实验组用中药熨烫配合穴位按摩,于治疗后一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熨烫能提高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熨烫 穴位按摩 眩晕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患者就诊流程现状,优化贴敷流程,提高贴敷效率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取196名穴位贴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开单建卡缴费、穴位贴敷排号、等待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等4个方面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调查。同时结合科室在穴位贴敷期间不同时段花费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加大技术和人员的投入和改进穴位贴敷材料和灵活调整穴位贴敷时间,病人等待时间缩短为52.7±,贴敷时间缩短为3.4±,缩短率为40.3%。结论优化穴位贴敷流程,更有利于满足门诊不断增长的肺病保健人次的需要,提高我科的优质服务水平。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就诊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穴位埋线治疗临床中医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7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 60例,均为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 1:1比例进行均匀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 6.67%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 9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前,两组 SDS评分、 SAS评分差异不显著, P> 0.05;经护理,观察组 SDS评分、 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复发率 3.33%低于对照组 30.0 %,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 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 63.33 %, 差异显著(P< 0.05)。 结论: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在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的可能性,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穴位埋线治疗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针加中频理疗治疗高龄老年人膝关节骨陛关节炎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老年人膝关节骨陛关节炎患者60例为对象,以入院顺序将其均分组为参照组用药物治疗,研究组用电针+中频理疗治疗;将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症状积分低、WOMAC评分低,与参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为高龄老年人膝关节骨陛关节炎患者以电针与中频理疗治疗,可充分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

  • 标签: 电针 中频理疗 膝关节骨陛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体质对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方法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之间收治的门诊治疗的哮喘稳定期患者中随机抽取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类中医体质患者各40例,均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加穴位贴敷,对9类体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急性发作次数进行观察。结果特禀质、阳虚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患者,阴虚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低;进行治疗后,特禀质、阳虚质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均出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对比差异显著,P<0.01;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对比差异显著,P<0.05;阴虚质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中医体质能够对门诊治疗的哮喘稳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其中特禀质、阳虚质患者更适宜进行穴位贴敷治疗。

  • 标签: 中医体质 穴位贴敷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联合华佗夹脊穴位注射治疗大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偻患者12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治疗。治疗组102例采用补肾通督胶囊口服,联合每日三对华佗夹脊穴穴位注射。对照组27例采用补肾通督胶囊口服,联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两组均用药6周。观察指标治疗前、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前后治疗有效率。结果运用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统计,对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治疗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70.3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通督胶囊联合华佗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大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大偻 华佗夹脊穴 补肾通督胶囊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按摩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周围性面瘫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穴位按摩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突出,操作简单便捷,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穴位按摩 针刺 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灸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20例老年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穴位敷贴组与联合组,观察各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针灸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在老年骨关节炎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穴位贴敷 骨关节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按摩配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进行穴位按摩配合康复锻炼。观察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Fugl-Meyer与Barthel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9.07%)明显低于观察组(9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康复锻炼有利于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穴位按摩 康复锻炼 脑梗死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我院皮肤门诊收治的黄褐斑患者21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利用强脉冲光进行照射结合敏白灵产品激光修复及淡斑系列产品治疗,对照组利用传统激光法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利用分光光度计将额头与颧骨高处位置L值加以测定,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上述两位置L值有所提升,治疗组比对照组提升幅度要大,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对照组总满意率为28.30%,治疗组为50.47%;经过四次治疗后,对照组满意率为76.42%,治疗组为98.1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能结合敏白灵激光修复及淡斑系列产品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式,有着副作用小,安全性强的特征,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褐斑 激光治疗 强脉冲光结合敏白灵激光修复及淡斑系列产品治疗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选择穴位敷贴+中医护理方法加以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分组通过抽签法展开;对照组传统治疗+传统护理;观察组穴位敷贴+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72.73%)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方法选择穴位敷贴+中医护理,最终获得的疾病疗效优于传统疗法极为显著,可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疾病的疗效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穴位敷贴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穴位按摩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以及中医证候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内容,观察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穴位按摩前后的血液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穴位按摩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按摩前有所改善(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相对来说改善效果更好(P<0.05);穴位按摩前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包括头痛眩晕、失眠耳鸣和急躁易怒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按摩前有所改善(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相对来说改善效果更好(P<0.05)。这表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和中医证候情况,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 标签: 穴位按摩 老年高血压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埋线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予以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57例采用穴位埋线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偏头痛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穴位埋线 氟桂利嗪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实施中药浴足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12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穴位贴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浴足,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较高,血压下降程度较好,P<0.05。结论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对其实施中药浴足联合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血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浴足 穴位贴敷 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的10月~2017年的10月前来我科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患89例,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中医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中医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在接受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更低;中医组的治疗方法获得了比常规组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治疗具备一定安全性和优异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缓解期临床症状,推荐应用。

  • 标签: 穴位注射 中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蜂针阿是穴(患病膝关节敏感压痛点)2—4个、犊鼻穴(膝眼)髌韧带外侧缘髌骨下凹陷处、足三里穴髌韧带外侧缘髌骨下三寸(即四横指,同身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阴陵泉穴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委中穴腘横纹中央;结果经过1疗程30天的治疗,有效率100%;结论蜂针穴位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费用低廉,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值得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骨痹 蜂针穴位
  • 简介:摘要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中医穴位疗法作为西医疗法的一种重要补充,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穴位疗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认识,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总结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过程中不同穴位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为穴位疗法在后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治疗中提供参照。

  • 标签: 穴位疗法 糖尿病 并发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试验组(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及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肩关节疼痛指数及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的恢复训练进行,并且对于提升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值得相关临床医务工作人员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电针 体外冲击波 肩关节周围炎 疼痛 肩关节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