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器官移植是一项先进的、重要的临床课题,是治疗完全丧失功能的肝脏器官的唯一有效措施。研究发现,尽管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但术后仍然存在轻微的脑损伤,因此,密切关注肝移植围术期脑损伤,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讨论肝移植围术期脑损伤的机制与脑保护措施。

  • 标签: 肝移植术 脑损伤 脑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低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角膜移植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到医院就诊的行眼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28例,在手术的同时,为患者提供妥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情况。结果手术护理后,患者视力水平与手术前相比有所改善,且均无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眼角膜移植手术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视力水平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眼角膜 移植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营养治疗效果。方法选出我院收治的64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含量、IgG水平、TLC与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营养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移植 重症肺部感染 营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隆鼻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8例颗粒脂肪移植隆鼻的受术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术前宣教、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经有效沟通,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技术及术后正确指导和护理,提高了脂肪的成活率及受术者的满意度。结论自体脂肪移植隆鼻安全无排异,外形自然,术后无并发症。实施准确、规范、安全的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到了有效保障。

  • 标签: 自体颗粒脂肪 隆鼻 护理 脂肪移植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理念(FTS)在肝移植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行肝移植手术患者11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5)行常规护理,康复组(n=56)加入FTS护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康复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禁食时间及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ICU入住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FTS理念可显著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手术临床效果。

  • 标签: 肝移植手术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肾移植手术后67例发生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9例)和死亡组(3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程、术前血液透析时间等对预后并无显著影响(P>0.05),而糖尿病、有无免疫排斥反应、X线胸片浸润程度、是否进行机械通气以及是否进行早期药物治疗均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CMV肺炎合并ARDS的临床死亡率较高,其中药物早期治疗、肺部浸润程度、是否机械通气以及有无糖尿病等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预防CMV肺炎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肾移植术 CMV肺炎 ARDS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牙列缺损患者行以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5例患者行以常规牙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15例患者行以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从牙周膜影像、牙冠色泽变化上来看,两组患者移植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牙根吸收、牙槽骨吸收、松动度、根管治疗比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列缺损患者行以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的效果良好,克服了常规牙移植手术的一些弊端,可作为修复牙列缺损的有效方式。

  • 标签: 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 牙列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5例鼻部整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L型鼻假体置入整形,研究组实施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评估两组整形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用时为(62.35±1.81)min,矫正成功率为90.3%(84/93),研究组手术用时为(52.24±1.33)min,矫正成功率为97.8%(90/92),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t/χ2=7.253、4.656,P=0.012、0.030)。研究组患者对鼻背高度、鼻尖宽、表现点、鼻尖角以及后旋角等鼻部整形的满意度更高,术后假体变形、急性感染、过敏及假体破溃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整形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可提高患者对鼻部整形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鼻部整形 耳软骨移植 硅胶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异体皮移植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17日~2018年1月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同期应用异体皮移植术与四肢切削痂术治疗;观察组22例,首先采用四肢切削痂术治疗,3d后行异体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两次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两次手术是术中出血量与输入的浓缩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先行四肢切削痂术,再择期进行异体皮移植术,能够减少单次手术的时间与出血量,一定程度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手术的树立进行,为异体皮的成活创造良好条件。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异体皮移植术 手术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移植病人术后外周血粘附分子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三例手移植病人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粘附分子水平进行了测定,并与术前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术后病人外周血粘附分子CD4、CD28、CD8、CD54、CD11a的水平明显降低,以术后一周为最低;术后维持期上述粘附分子水平逐渐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而CD8、CD11a的水平继续升高,CD11a回升到术前水平,而CD8则明显超过术前水平(P<0.001)。结论:免疫抑制剂对粘附分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种异体手移植病人术后无明显排斥反应与临床观察相符,提示粘附分子可作为排斥反应的检测指标。

  • 标签: 同种异体手移植 术后 临床意义 粘附分子 动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外侧接骨板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SchatzkerⅣ-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方法我院选取80例SchatzkerⅣ-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内外侧接骨板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结果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Ⅳ型患者的肿胀、负重、上楼、下蹲、疼痛方面评分优于Ⅴ型、Ⅵ型,相比较,差距较大(P<0.05);而Ⅴ型、Ⅵ型患者的肿胀、负重、上楼、下蹲、疼痛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atzker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高于Ⅳ12.20%型和Ⅴ型21.05%,相比较,差距较大(P<0.05)。结论对chatzkerⅣ-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实施内外侧接骨板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效果理想,其优势为骨折端暴露清晰,内固定牢固可靠,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对骨折端血运的影响。

  • 标签: SchatzkerⅣ-Ⅵ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内外侧接骨板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短期疗效。方法收治下肢流出道不良的患者29例(33条患肢)。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果术后3个月疼痛、冷感缓解率、血气分析对比。4例动脉造影对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肢体疼痛、冷感近期疗效确切,促进创面愈合。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在短期内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但长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监测。

  • 标签: 单核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缺血/治疗 下肢/血液供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成型术的护理方法,降低病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针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手术中生命体征的观察,术中配合,术后随访,患者手术成功,出院时检查阴道,深9-10㎝,可容纳两指。

  • 标签: 先天性无阴道 大腿皮片移植 护理 阴道成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6例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1例在术后出现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肿瘤均发生于自体肾、输尿管和膀胱处;肿瘤出现于术后3~7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10例均为存活状态。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临床上多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并可以通过输尿管CT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肾移植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体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体组和异体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膝交叉韧带重建术,自体组使用自体肌腱作为移植材料,异体组使用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移植材料,术前及术后1年采用HSS评分标准及VAS评分法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HS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升,但两组提高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但两组提高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或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可获得基本相当的临床效果,在自体肌腱不能满足移植需要的情况下,同种异体肌腱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 标签: 关节镜 膝交叉韧带重建 自体肌腱移植 异体肌腱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膜移植与结膜瓣遮盖在角膜溃疡治疗中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患角膜溃疡的患者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n=10)使用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n=10)使用结膜瓣遮盖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角膜血管翳生成评分、角膜透明度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角膜血管翳生成评分、角膜透明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羊膜移植术在角膜溃疡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角膜溃疡患者的角膜血管翳和角膜透明度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角膜移植 结膜瓣遮盖 角膜溃疡 临床疗效 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9例手外伤实施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实施手外伤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均获成功,皮瓣全部存活,平均住院时间为22.5d。所有患者进行半年后随访,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与周围组织相似,日常生活劳动不受影响。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皮瓣移植术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 标签: 手外伤 带蒂腹部皮瓣移植术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检测成人肝移植受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态,探讨监测肝移植受体术后丙型肝炎复发的意义.方法:收集本移植中心器官移植受体摘除肝脏标本52例,采用Tordji-22和NS32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所有病例术前血清抗HCV检测均阴性.52例肝移植受体肝脏组织中20例(38.46%)肝细胞内有不同程度的HCV抗原存在.上述2种单克隆抗体的灵敏度及阳性表达方式略有不同,Tordji-22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NS3以肝细胞胞质细颗粒状阳性为主.原发性肝癌肝移植组中HCV阳性细胞主要为癌旁肝细胞,少数癌细胞胞质也呈弱阳性.结论:在接受肝移植的慢性终末期肝病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相当病例受体肝脏有HCV感染.由于肝移植后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可促进HCV病毒在移植肝的肝细胞内复制,导致丙型肝炎复发,明确肝移植受体肝脏HCV感染状态,对肝移植后病情监测、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移植 受体 病肝组织 丙型肝炎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5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的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2月至2017年11月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5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霍奇金淋巴瘤4例(HL)、非霍奇金淋巴瘤52例(NHL),预处理采用BEAM、CBV、BEAC、TBI+Cy+VP16、BuCy+Ara-C+CCNU方案。部分病人于常规化疗、动员干细胞、移植-1d及+8d加用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ANC>0.5×109/L、PLT>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9(7~12)d、10(9~15)d,无移植相关死亡发生,随访中位时间85(3~194)月,无病存活44例,复发11例,其中因疾病进展死亡6例,1例再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死亡,治疗后带瘤生存4例,1例乙肝患者移植后半年因自行停用抗乙肝病毒药物致乙肝爆发肝衰竭死亡。结论APBSCT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美罗华可作为APBSCT的体内净化药

  • 标签: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淋巴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应用游离皮瓣移植结合骨段滑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选为研究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骨段滑移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游离皮瓣移植结合骨段滑移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5.9%、81.6%,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2.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应用游离皮瓣移植结合骨段滑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胫骨骨髓炎骨缺损 游离皮瓣移植 骨段滑移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