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卵巢恶性肿瘤术前定性误诊原因,提高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确诊超声误诊的卵巢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归纳总结其特征性表现。结果16例经超声提示附件区良性占位的病例经手术均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癌7例;粘液性囊腺癌2例;转移瘤2例;恶性畸胎瘤2例;卵巢恶性颗粒细胞瘤1例;卵巢恶性无性细胞瘤1例;卵巢小细胞癌1例。结论卵巢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复杂,其声像图表现多变,某些恶性肿瘤缺乏典型声像图特征,没有规律可寻;超声医师对某些恶性肿瘤超声表现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卵巢 恶性肿瘤 超声 误诊
  • 简介:摘要分析基层医院发生超声误诊漏诊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我院手术及病理均以急性阑尾炎确诊的32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的3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诊断最高为单纯性阑尾炎误诊漏诊率为98%。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医学影像学检查中采用超声检查比较适合,只要耐心细致采取措施,有可能降低其误诊漏诊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 误诊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及漏诊误诊原因。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10-2022.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异位妊娠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比较不同超声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对盆腔积液、附件包块、宫内假孕囊、胚芽及胎心搏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腹部和超声检查(P<0.05);阴道联合腹部超声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低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采用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有助于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 标签: 异位妊娠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漏诊 误诊
  • 简介:患者,女,29岁,因月经量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3月余。于2004—02来院就诊,B超所见:子宫体切面内径:长:8.6cm;横:7.8cm;厚:6.4cm,体积增大,形态饱满,宫内可见4.8cm×3.6cm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极不均匀的强回声团,宫内还可见节育器强回声,其上缘距宫底外缘4.9cm。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 标签: 超声 子宫 肉瘤
  • 简介:  患者女,45岁,发现左侧腋窝肿物1个月来院就诊.查体:双侧乳腺未触及肿块,左侧腋下可扪及多枚类圆形结节,其中最大结节直径约3cm,表面欠光滑,质软,活动度欠佳,有轻压痛.……

  • 标签: 性淋巴结炎 抓性 淋巴结炎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子宫破裂腹腔妊娠死胎的误诊原因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陈旧子宫破裂患者腹腔妊娠26周时超声误诊资料,依据该例患者的病情状况行剖腹揉查术,打开腹膜后见大网膜,羊膜囊粘连包裹。分离大网,打开羊膜来吸出羊水,然后将死胎取出,然后分离结扎大网膜,探查盆腔;宫体注射催产素20单位,并充分清理宫腔修补子宫,术后采取积极的抗感染治疗。结果手术过程中,发现羊水颜色为深咖啡色,羊水量约为200ml;胎儿性别为男,重量约为2500g。同时发现子宫体切口处,陈旧性破裂,呈柿饼形大小,子宫体腔内有大小不等数个结节,双侧输卵管粘连、未行处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7天后治愈出院。结论由于该例患者出现腹膜炎症状,因而未考虑到子宫破裂的可能,但采取及时合理的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子宫破裂 腹腔妊娠 剖腹揉查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20-02
  • 简介:乳腺肿瘤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无论在欧美国家还是在我国,乳腺癌都已超越肺癌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中国女性乳腺腺体以致密型为主,数字乳腺摄影对致密型腺体中的肿块敏感性较低,这一缺点使得某些临床扪及病灶的乳腺腺体,经数字乳腺摄影却未发现明确肿块,从而漏诊部分病灶。

  • 标签: 乳腺良恶性肿块 高频超声诊断 误诊分析 女性恶性肿瘤 数字乳腺摄影 价值
  • 简介:随着产前超声医学的发展,许多胎儿心脏畸形能在孕期筛查出来。以往,仅筛查四腔心切面,理论上能筛查出约50%以上的严重心脏畸形,目前增加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后可以筛查出约90%的心脏畸形[1]。但仍有一部分心脏畸形如肺静脉异位引流、肺动脉分支异常、主动脉弓缩窄或离断、房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不典型法洛四联症、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半月瓣狭窄、横纹肌瘤等结构性畸形易发生漏诊及误诊

  • 标签: 胎儿心脏畸形 误诊分析 超声筛查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房室间隔缺损 肺静脉异位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行阴道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本院2020年5月-2021年11月收治的40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所有对象均行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检查,分析最终检查结果。结果:与腹部超声比较,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更高;阴道超声确诊率(97.50%)高于腹部超声(80.00%),x2=4.5070,4.8039,P

  • 标签: 阴道超声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 图像特征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瘤患者及对误诊率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乳腺肿瘤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 53名乳腺肿瘤患者中,经病理确诊有37名良性肿瘤,其中19名乳腺增生、4名乳腺腺病、2名乳头状增生、12名乳腺纤维腺瘤;16名恶性肿瘤,其中3名浸润性小叶癌、4名粘液癌、9名浸润性导管癌。恶性肿瘤的动态造影影像指数均较良性肿瘤由显著差异;恶性肿瘤的造影增强特点均较良性肿瘤由显著差异。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造影 诊断 误诊率
  • 简介:患者男,61岁。无明显诱因右下腹反复隐痛后持续性腹痛并触及腹部肿块6个月,偶有发热,体温最高时达38.5℃,经输液后热退,但腹痛始终存在。体检:右侧中腹部饱满,无肠型,无蠕动波,可触及15cm×12cm的肿块,质硬,移动度差,无波动感,触痛、反跳痛(±),无明显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6.6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659,淋巴细胞比例0.261,单核细胞比例0.074,嗜酸粒细胞比例0.003,嗜碱粒细胞比例0.003,血红蛋白140g/L,红细胞沉降率21mm/1h,尿常规正常,便潜血(-)。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凸阵探头,频率3.5~5.0MHz)示: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右下腹可见一囊实性团块,大小11.6cm×10.7cm×9.8cm,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边缘分叶状,内回声不均匀,以实性中低水平回声为主,部分区域见“蜂窝”样无回声及索条状高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探头加压后有轻微活动,但未见变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囊实性团块周边点条状血流信号;将局部图像放大后观察见团块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紧邻后下缘区可见一中低回声结构,大小3.3cm×1.0cm×1.0cm,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匀。采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7.5MHz)进一步观察,可见团块无明显包膜,内合并大片状无回声及弥漫细小的点絮状强回声,下后方边缘区见多个实性中低回声结节,最大1.6cm×0.7cm×0.5cm,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内为“宽脐窄皮质”样回声(图1~6)。超声提示:(1)阑尾周围脓肿;(2)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考虑反应性增生改变。根据病史、体征及超声提示,临床以右下腹肿块(考虑为阑尾周围脓肿)收入院诊治。经保守治疗10d后,肿块未见缩小,患者出院后继续抗感染治疗3周,期间仍间断反复出现右

  • 标签: 下腹巨大 右下腹 巨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腔内超声在诊断宫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漏误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9日收治的一例宫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常规、凝血四项、肿瘤标志物等均正常;妇科检查:阴道清洁度良好;尿常规正常;血凝四项无异常。入院后患者因月经量过多而住院治疗,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结论:要注意充分发挥超声检查在宫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提高宫腔积液鉴别诊断能力,减少漏诊、误诊情况发生。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在宫腔积液中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腔内超声  诊断  宫腔积液  应用  漏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上腺区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6例肾上腺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探讨。结果36例肾上腺区肿块患者中,经手术病理证实,肾上腺肿瘤33例(其中良性28例,恶性5例),非肾上腺肿瘤3例;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1.67%(33/36)。结论对于肾上腺区肿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在今后临床诊断肾上腺区肿块中发挥较大作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上腺区肿块 诊断价值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率,减少漏误诊。方法: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7例,多体位超声探查胆囊腺肌增生症声像图特征,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7例中超声诊断4例,超声特征性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腔内外壁光整,囊壁可见罗-阿氏窦。其中节段型一例,局限型三例;误诊3例,一例误诊慢性胆囊炎,两例误诊胆囊癌。结论:超声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胆囊腺肌增生症 超声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