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鲍不动杆菌标本来源和分布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的临床标本,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和判断标准(CLSI2010年版)进行鲍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40株鲍不动杆菌94.5%分离自痰标本,85.6%阳性菌株分离自内科及重症病房。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构成比为2015年共检测菌株205株,分离出7例株鲍不动杆菌,占3.41%,2016年共检测菌株225株,分离出15例株鲍不动杆菌,占6.66%,2017年共检测菌株230株,分离出18例株鲍不动杆菌,占7.82%;40株鲍不动杆菌对常用细菌耐药情况的分析泰能11株,占27.5%;阿米卡星21株,占52.5%;环丙沙星26株,占65.0%;氨曲南27株,占67.5%;庆大霉素31株,占77.5%;头孢他啶28株,占70%;头孢噻肟30株,占75.0%;左氧氟沙星32株,占80.0%;复方新诺明35株,占87.5%;头孢哌酮+舒巴坦9株,占22.5%;结论鲍不动杆菌主要侵犯重症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术后感染者。鲍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对鲍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微生物 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药性,
  • 简介:不动杆菌是一群不发酵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作为机会致病菌,其引起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日益突出。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感染,使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逐渐下降,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鲍不动杆菌感染,更使临床抗菌药物选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笔者对2001~2005年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744株鲍不动杆菌及其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月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丹莪妇康煎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月乐进行宫腔放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变化、止痛效果以及月经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9个月后其月经量有显著减少,同时痛经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而患者的子宫体积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月乐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有效缓解痛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曼月乐 子宫腺肌病 丹莪妇康煎膏
  • 简介:目的探讨感染多重耐药鲍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MDR-AB)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及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空军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经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感染多重耐药的鲍不动杆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P=0.006),免疫抑制病史(P=0.001),降钙素原(P〈0.001)和乳酸脱氢酶(P=0.033)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患者的年龄、免疫抑制病史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感染多重耐药鲍不动杆菌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年龄、免疫抑制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多重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菌 预后 免疫抑制
  • 简介:目的对比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病房鲍不动杆菌(ABA)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控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ABA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抗菌药物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的显著性比较用Y。检验。结果353株ABA主要来自痰液(占93.7%),科室分布以ICU和呼吸内科最多(分别占34.8%和35.4%),3月及7~9月为感染高峰期(共占48.7%)。除多黏菌素E耐药率较低外,AB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在IcU为60.98%~93.5%,非ICU为69.57%~82.17%。ABA在ICU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病房多重耐药鲍不动杆菌(MDR—ABA)和广泛耐药鲍不动杆菌(XDR—ABA)的分离率(分别为91.1%和86.2%),高于非ICU病房(分别为81.7%和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A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以IcU为著;应采取综合措施,延缓和减少耐药ABA的产生和传播。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纽护理干预对肺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纽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自我效能(SUPPH)及功能状态(KPS)上的差异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纽护理模式干预下,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及功能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纽曼护理干预 肺癌 介入治疗 自我效能 功能状态
  • 简介:【摘要】鲍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导致包括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尿路感染等在内的多种严重感染性疾病。其抗药性问题和治疗困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其全球范围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本文将从鲍不动杆菌的诊断与监测、耐药性、治疗策略与研究进展以及预防和控制策略等方面对鲍不动杆菌感染进行详细介绍。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诊断检测 耐药性 治疗策略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要想保证中药产品质量的稳定,就需要对多组份的复杂体系的中药进行检测。目前,所面临的一种难题是发展科学有效的中药质量检测方法,近年来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是近红外光谱技术,各种技术能够实现检测过程的无损,并且检测速度比较快。在此背景下,该文章主要针对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中药制剂 质量控制 检测技术 近红外光谱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六轴子中闹羊花毒素Ⅱ和闹羊花毒素Ⅲ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以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蒸发光散射器检测。结果:闹羊花毒素Ⅱ在0.992~14.887μg,闹羊花毒素Ⅲ在1.021~15.315μg,进样量对数和峰面积的对数之间线性关系良好。两者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3%和98.52%;测得7批六轴子药材中两者含量分别为0.83~1.56mg/g和0.83~2.61mg/g。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六轴子中闹羊花毒素Ⅱ和闹羊花毒素Ⅲ的含量测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2年6月-2016年3月84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两组。一般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优质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甲状腺瘤手术护理满意度;手术全程时间、术后康复时间;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应激水平。结果优质组甲状腺瘤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一般组,P<0.05;优质组手术全程时间、术后康复时间短于一般组,P<0.05;干预后优质组心理状态、应激水平优于一般组,P<0.05。结论甲状腺瘤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效果确切,可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应激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患者满意,值得借鉴。

  • 标签: 甲状腺瘤手术患者 护理措施 心理状态 应激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肺癌介入治疗患者38例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纽护理,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健康希望量表。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健康希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肺癌介入 纽曼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纽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肺癌介入治疗患者38例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纽护理,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健康希望量表。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健康希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肺癌介入 纽曼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10年7月-2011年10月对200例化学定性、红外光谱法成份分析尿路结石经验。方法对200例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化学定性、红外光谱法分析,根据两种方法的分析过程及结果资料分析。结果根据化学定性、红外光谱法两种方法分析泌尿系结石结果的相同性及差异性,最后结合两种方法的结果得出泌尿系结石准确成分。结论化学定性及红外光谱法两种方法密切结合是更准确分析出泌尿系结石主要成份。

  • 标签: 化学定性 红外光谱法 分析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胶体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血铅的方法。方法全血加TritonX--100及1%硝酸溶液直接进样测定。结果本法操作简单,污染少,重复性好,铅为0μg/L—4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测定试剂空白标准差,铅的检出限为3μg/L,加标回收率为98.3%—102.5%之间,准确度好。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血铅检测。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胶体钯 血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广泛耐药鲍不动杆菌(XDRAB)的感染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ICU院内感染XDRAB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2例患者均进行PICCO及CRRT,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早期出现G+球菌感染,联合抗G+球菌治疗9日出现XDRAB感染,应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美罗培南治疗有效,1例联合治疗2日时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感染反复,复用后治愈,替加环素疗程均为1周。结论: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且行血流动力学治疗的患者应高度警惕XDRAB血流感染,替加环素联合碳青霉烯类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XDRAB 医院内感染 替加环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结合月乐(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9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GnRH-a结合月乐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痛经、月经量、子宫体积均随着放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痛腰酸、阴道点滴出血是常见不良反应,且随着放环时间延长,腰痛腰酸、阴道点滴出血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P<0.05)。而闭经随着放环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增多趋势(P<0.05)。IUD自然脱落多发生于放环6个月内,与子宫体积、月经量相关。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GnRH-a结合LNG-IUS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降低痛经,减少月经量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曼月乐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