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犯罪现场物证鉴定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犯罪证据证明方法,拉光谱技术在犯罪现场物证鉴定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其可以在维持样品原本形状一定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样品性质鉴定。且拉光谱物质鉴定技术无损检测的模式,具有较为优良的监测分析效果。因此本文根据拉光谱在纤维、油漆和毛发等物证鉴定领域中应用类型,对其在物证鉴定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 标签: 拉曼光谱技术 物证鉴定
  • 简介:乌头(川乌,草乌)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和有毒植物,法医检案中常常遇到乌头类植物中毒案例,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和拉光谱(FT-IR和FT-Raman)法定性分析了不同乌头的组成,结果表明:乌头因泡制加工后其红外和拉光谱有不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乌头加工泡制后,便利其成分和部分成分含量有所改变,导致泡制加工后的乌头的毒性低下生乌头,这将有助于乌头的质量控制与毒性分析。

  • 标签: 乌头属植物中毒 乌头 F-IR FT-RAMAN 法医学 傅立叶变换红外
  • 简介:摘要建立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液拉光谱定性分析模型,通过优化谱段和预处理方法建立的模型预测能力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检验快速准确,结果满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应用Seidel像差框架,测量高阶像差(HOA)中的三个指标,在临床上,与波士顿I型人工角膜植入患者中像差的均方根值(RMS)相当;通过实际医疗器械产品,结合Bennet-Porteus方程求解,波长范围为350nm-700nm的总积分散射(TIS)文献比较波士顿I型人工角膜散射差异,为领扣型人工角膜制造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高阶像差(HOA) 表面散射 领扣型人工角膜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技术在最大径≤2.00cm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DOT系统,前瞻性研究95例患者共119个最大径≤2.00cm的乳腺病灶,得到总血红蛋白浓度(TTHC)。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计算TTHC的最佳诊断阈值及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119个乳腺病灶中,良性81个,恶性38个。良性组中位TTHC为103.05μmol/L(29.54-273.21μmol/L),恶性组中位TTHC为182.31μmol/L(80.99-369.6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TTHC最佳诊断阈值为131.88μmol/L,敏感度86.84%(33/38),特异度83.95%(68/81),准确率84.87%(101/119)。结论超声DOT技术是诊断乳腺癌的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方法。对于最大径≤2.00cm的乳腺病灶,适当降低TTHC诊断阈值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光散射断层成像 乳腺肿瘤 血红蛋白浓度
  • 简介:Cystain-C(Cys-C)为巯基蛋白酶抑制肽C,又称血清γ-微球蛋白或γ-痕迹蛋白,它在有核细胞中稳定生成,不受炎症影响,属低分子蛋白,能够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由于其分子量大于肌酐,且带正电荷,这一特点使它更易反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早期变化,是比肌酐更灵敏的标志物[1].Grubb等认为血中Cys-C水平不受肌肉体积影响,能更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2].

  • 标签: 血清 散射免疫比浊法 肾小球滤过膜 肌酐 GFR 有核细胞
  • 简介:为观察正常和胃疾患胃液的免疫球蛋白(Ig)水平,建立其检测值的正常范围和探讨其对各类胃疾患的诊断价值,本文采用BeckmanICS-Ⅱ免疫化学分析仪,以速率散射比浊法(RST)检测了118例正常胃液和105例经胃镜检查并取胃粘膜活检确诊的各类胃疾患胃液的Ig水平,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速率散射比浊法 胃液 电子胃镜检查 诊断价值 免疫球蛋白 免疫化学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Beckman Coulter LS 13 320 激光粒度仪建立激光散射法测定头孢克洛粒度分布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方法选择为干法,遮光度设定为6%,折射率为1.705,分散压力设定为20''H2O,背景扫描时间60 s,样品量为2.5g。对方法的系统适用性、耐用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进行验证,结果均符合要求。用验证后的方法测定了3批不同厂家头孢克洛的粒径分布,D90值分别为 76.97、86.78和67.67μm。结论:本方法可准确测定头孢克洛粒度分布。

  • 标签: 头孢克洛 粒度分布 激光散射法 干法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鲍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8年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进行统计,分析鲍不动杆菌的分离株数与构成比.结果鲍不动杆菌的分离株数从2004年的2%逐年递增到2008年的21%,上升幅度明显.鲍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除对亚胺培南仍保持着较好的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都超过了70%,对头孢他啶+舒巴坦的耐药率2008年也达到了52%.结论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加酶抑制剂类抗生素的使用对鲍不动杆菌耐药水平影响较大,临床使用应慎重.

  • 标签: 细菌培养 细胞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
  • 简介:目的探讨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室血液状态的价值及其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IBS技术检测29例正常人(A组)及76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B组,32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组(C组,23例)、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组(D组,21例)的左心室、右心室血液IBS值及心尖部心包IBS值,并计算左心室及右心室的血液IBS值与心尖部心包IBS的比值,即心室血液的校正IBS(IB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心肌梗死时左心室血液IBS%值较正常组增高(P<0.05),且B、C及D组IBS%值呈逐渐增高趋势.以左心室血液IBS%>23判断有无左心室血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1.4%、89.3%、85.7%.结论IBS技术可以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室的血液状态,有可能成为早期预测心脏血栓形成的检测方法.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栓形成 背向散射积分 心肌梗死患者 左心室血栓 血液状态
  • 简介:不同类型的地物具有不同的反射光谱,在多维光谱空间中构成不同的特征向量,这便是我们利用多光谱图像区分地物的物理依据.多光谱图像分类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模式样本集的数据结构、分类特征的提取、距离测度、分类准则、分类数目等.本文引入光谱匹配识别中的典型方法--光谱角度匹配法(SAM法),通过与欧氏距离的比较分析与综合,提出一种可以兼顾到光谱亮度与光谱向量方向(近似为光谱形状)的距离测度,并应用于K-均值动态聚类中,通过与传统分类方法的比较,证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地物 反射光谱 分类 距离测度 SAM法 K-均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黄和桂枝混合汤剂的红外光谱,分析两种药材共煎之后的相互作用。方法根据麻黄汤的两倍药量精确称取18g麻黄、12g桂枝和18g麻黄+12g桂枝三组药材并按照一定流程制成试验样品,对样品汤剂进行光谱测试。结果麻黄+桂枝光谱中出现了麻黄与桂枝光谱中的一些成分;麻黄+桂枝光谱中未出现麻黄与桂枝光谱中的一些成分;麻黄+桂枝光谱当中存在新吸收峰;三组药材样品红外吸收光谱的相似部分吸收峰位置偏移;三组药材同一坐标系的红外光谱极为相似且吸收程度不同。结论麻黄+桂枝汤剂当中对麻黄和桂枝汤剂的一些成分做出了保留和去除,并生成了新成分;三种汤剂的各个基团所处的化学环境存在差异,说明麻黄+桂枝汤剂中的成分并不仅仅是单味麻黄和桂枝汤剂成分的简单叠加。

  • 标签: 麻黄 桂枝 混合汤剂 红外光谱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4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头市鲍不动杆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市内各大医院2015-2016年1078例来源不同的鲍不动杆菌菌株,VITEK-2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种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显示,鲍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为5.1%,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平均为18.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7.1%,其他药物耐药率则比较高。结论鲍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加强鲍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隔离鲍不动杆菌感染者,防止医院内传播。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摘要太赫兹光谱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迅速,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去研发太赫兹光谱技术。太赫兹光谱技术因此被广泛运用于生活各方面,如工业、医药和食品等。本文则重点介绍了太赫兹光谱技术在毒品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应用原理以及其发展前景。

  • 标签: 太赫兹光谱技术 毒品检测 光谱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近红外光谱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近红外光是存在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磁波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由于波长反应具有差异性,所以又可以分为近红外短波和近红外长波。近红外光谱的穿透力是比较强的,属于分子振动光谱。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在近红外光谱的基础之上研究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目前在化工领域以及食品加工领域等,都应用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而且在药物分析中该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本文将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分析 红外光谱 技术应用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在乳腺肿块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8年02月--2019年02月进入本院接收乳腺癌筛查的1000名女性,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超声初步确定10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一步通过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检查,对乳腺肿块分级。结果100例乳腺肿块患者中,76例单发结节,24例多发结节,总共检出155个结节。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检查发现,50例1级(86个结节),31例2级(36个结节),10例3级(11个结节),5例4级(13个结节),4例5级(9个结节),其中行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定10例良性,7例恶性。1000例女性观察对象的乳腺肿块检出率为10.00%,其中17例患者存在随访记录,对照病理分析,结合BI-RADS分级标准(疑似恶性4-5级,良性2-3级),常规超声与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联合诊断特异度90.00%、灵敏度71.43%、准确度82.35%。结论临床筛查乳腺肿块过程中,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对乳腺肿块进行准确的分级、定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治,促使患者预后恢复。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 乳腺肿块 筛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鲍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ICU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鲍不动杆菌交叉感染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为主,分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6例,优质护理),比较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ICU鲍不动杆菌交叉感染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 标签: ICU 鲍曼不动杆菌 交叉感染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