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对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价值。方法抽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加以整理,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从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两个方面来对手术的使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闭角型青光眼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优势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月104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组别,观察组患者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常规白内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5.66±2.73,并发症发生率1.9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81.35±2.24,并发症发生率3.96%。P<0.05.结论应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护理干预把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更少,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由此可见,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患者的救治优势明显,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飞秒激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治疗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份——2017年5月份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以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眼压、视力情况均得到不用程度的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眼压、视力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治疗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效果较好,患者的视力改善明显,对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7例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做总结。方法回顾性选取特定时间段(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眼科接收的127例白内障患者,对其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27例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手术均成功,并且视力测试表明术后视力明前高于术前矫正视力。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给予患者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视力,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医护人员在治疗中推广并使用。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经验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70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且对各个时期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加强。结果完成手术治疗当天的1到2小时内,有36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适感,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均自然得到了恢复,此外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疼痛,在采取护理措施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奈福泮20mg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消失。手术完成3个月后,患者的眼压明显有所下降,且术后视力显著改善好转。结论强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中采取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资料均为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25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回顾性分析统计所有数据信息,均予以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验证实施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后的情况。结果数据统计显示,经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视力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统计学显示参比差异(P<0.05)。经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三个月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平均眼压、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对比术前的,统计学显示参比差异(P<0.05)。结论将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应用在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眼压,恢复视力。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方法:将 2016 年 10 月 -2017 年 10 月在我院眼科手术治疗的 96 例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粘连关闭范围。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术后前房深度明显较对照组深,且房角粘连关闭范围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降低眼压,加深前房,改善视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式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通过不同方式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眼压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产生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为后续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方案的优化提供思路。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以信封的方式将患者按11分为对照组(超声乳化术组,n=39)和研究组(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组,n=39),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眼内压、角膜散光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眼内压及角膜散光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虹膜损伤、后囊破裂并玻璃体脱出、悬韧带断裂及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是当前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主要方式,从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角度分析,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临床价值更好,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较好,值得基层医院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内障晶状体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 视力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五年收治的60例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联合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联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则为63.3%;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联合治疗方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术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几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借鉴实施。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 超高度近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及角膜中央厚度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00例(392眼)白内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50,194眼)与对照组(n=150,198眼),两组均行超声乳化术,观察组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采用上方巩膜缘切口,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及角膜中央厚度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角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角膜中央厚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中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好,且有利于促进患者角膜细胞恢复,降低术后散光度。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视力恢复 角膜散光度 角膜中央厚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 48例小瞳孔白内障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 24例,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联合组行超声乳化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 95.83%( 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83%( 17/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8.33%( 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7.50%( 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治疗小瞳孔白内障时,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超声乳化 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瞳孔白内障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青光眼者以不同切口超声乳化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6.7-2018.2期间入院行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病床单双数分组,观察组人数44例(双切口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对照组人数43例(小切口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观察不同术式治疗效果,组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眼内压、裸眼视力变化及术后患者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眼内压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为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以双切口超声乳化、小梁切除用于白内障、青光眼治疗,患者眼内压、视力改善理想,术后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高。

  • 标签: 不同切口 疗效 青光眼 超声乳化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进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0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结合虹膜周边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和眼压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和眼压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显著高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超声乳化结合虹膜周边切除术,临床疗效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PACG(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所选时间为2016年2月-2017年1月,按照是否为急性分组,其中实验组50例为急性PACG合并白内障,对照组50例为慢性PACG合并白内障,其均接受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IOP、视力、CCT水平、房角形态均较术前改善(P<0.05),2组之间相比,差异较小(P>0.05);同时,2组并发症几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可促进患者视力的提高,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白内障患者联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9月—2017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中选取400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h、术后24h与术后48h眼压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白内障患者联合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眼科在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接诊治疗的7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35例参照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与35例实验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及术后7d平均眼压明显由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病症,值得应用。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房角分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