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运用B超引导下行PICC管术的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1—12月经我院PICC专科护士会诊,根据病情及血管条件差需要长期输液的28例患者,在管前均采用B超观察血管情况。结果3例未行PICC管术,改行中心静脉管(CVC),25例患者B超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技术管PICC。

  • 标签: B超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管行导管维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PICC管早产儿50例,均为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管长度设置为自穿刺点始,沿静脉走行,直至机体右胸锁关节位置,再向下达第3肋间隙处,应用肝素盐水1U/ml每6h进行一次脉冲式冲管,每日结束输液后,应用肝素盐水1U/ml行正压封管(对照组,n=25)与管长度设置为自穿刺点始,沿静脉走行,直至机体右胸锁关节,在完成管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每6h行一次脉冲式冲管,每日结束输液后,应用肝素盐水1U/ml行正压封管(观察组,n=25)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无差异(P>0.05),观察组导管堵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PICC管新生儿,管长度设置为自穿刺点始,沿静脉走行,直至机体右胸锁关节,在完成管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每6h行一次脉冲式冲管,每日结束输液后,应用肝素盐水1U/ml行正压封管进行维护,可显著降低导管封塞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导管维护 新生儿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ICC管后穿刺点渗液的原因及其相关处理对策。结果经过心理干预与对症处理,11例患者中10例患者的穿刺点渗液均痊愈并带管出院。结论在PICC管前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好术前宣教;在PICC管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动作轻柔,减少反复穿刺和破皮过大;PICC管后,进行规范的导管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理解、关心、包容患者,倾听患者的诉说,解释渗液的原因及治愈的案例,鼓励主动配合治疗;加强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饮食以增加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加快破损组织的修补;积极对症处理,如换药、抬高管侧肢体、调整导管的位置、药物治疗等措施不仅降低了穿刺点渗液的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管期间的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置管后穿刺点顽固性渗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贝朗正压接头对中心静脉管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应用中心静脉管输液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贝朗正压接头,对照组采用外接肝素帽,观察两组输液效果。结果使用贝朗正压接头的试验组与使用肝素帽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回血率、堵管率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贝朗正压接头的中心静脉管发生回血率和堵管率明显降低。

  • 标签: 正压接头 中心静脉置管 肝素帽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02-02
  • 简介:摘要深静脉管术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静脉通道,并且维持时间较长,建立好的静脉通道可以用来给患者进行补液、补充肠外营养及测量中心静脉压等。本次研究根据ICU深静脉管常见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综述ICU深静脉管的护理及并发症护理。

  • 标签: ICU 深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管术在直肠后间隙肛周脓肿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直肠后间隙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置管术治疗的治疗组和传统切口引流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有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5.00%VS7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11.98±4.12)dVS(23.01±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管术用于治疗直肠后间隙肛周脓肿愈合率高,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直肠后间隙肛周脓肿 置管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PICC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我院84例PICC管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预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异位、药液外渗及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高管成功率、管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在肿瘤PICC管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文关怀 PICC置管 置管成功率 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重症病人深静脉管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收治的60名老年重症病人深静脉管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管前准备、加强管过程管理以及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穿刺难度大大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仅有1例发生导管源性感染,感染率为1.67%。结论对老年重症病人深静脉管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管前准备、加强管过程管理以及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老年重症病人 深静脉置管术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休克患者进行PICC管的意义及护理要点。方法对58例休克患者采用PICC管术,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通过PICC管58例休克患者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救治,管时间14天~1个月。结论PICC在休克患者静脉输液和抢救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关键是保证了导管成功置入和长时间安全留置。

  • 标签: PICC 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泪道逆行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清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鼻泪管阻塞患者43例(43只眼)行泪道管术并观察疗效。结果43例(43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并发症出现,随访3月至6月,最终有效率90.6%。结论泪道逆行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操作简单,快速便捷,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鼻泪管阻塞 泪道扩展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管术后止血及减少上肢肿胀的方式。方法对72例PICC管后的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于管后用宽8cm的弹力绷带包扎24h,观察组管后九折纱布压迫穿刺点,且覆盖10×12cm的3M透明敷贴,24h后更换敷贴。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管术后九折纱布压迫穿刺点,24h后更换敷贴,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可减轻穿刺侧上肢的肿胀。

  • 标签: PICC置管 局部渗血 九折纱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儿PICC管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PICC管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进行评比。结果实验组患儿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部分依从率、完全不依从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肿瘤患儿PICC管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积极推广和使用。

  • 标签: PICC置管 依从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腹产皮下管引流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687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参考组采用传统方法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层;研究组则采用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脂肪层不进行缝合,观察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疤痕大小和伤口感染率上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采用不缝合脂肪层导管引流对于剖宫产患者在切口处平整,并且伤口愈合较快,受感染几率较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剖腹产 皮下置管引流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鼓室管推进器进行鼓室管术。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对5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室管器进行鼓室管术。结果55例手术一次性完成,成功率为98.20%,54例手术后听力恢复正常,无并发症。结论与以往的手术方案相比,该手术具有可在直视下进行、病人痛苦小的特点,提高了手术的一次性成功率和精确性。

  • 标签: 鼓室置管器 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置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PICC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到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PICC管并发静脉血栓患者,共7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并发静脉血栓13例,发生率为37.1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乳腺癌PICC管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过程,运用综合护理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质量评分,值得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PICC置管 并发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PICC管患者院外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PICC管带管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PICC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延伸护理服务明显降低PICC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PICC患者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伸护理服务 PICC置管患者 院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早产儿PICC管成功后X片第一次定位异位和后期异位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PICC异位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科2015年6月—2016年1月进行的207例早产儿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7例早产儿PICC管患者中,穿刺成功后X线第一次定位有14例异位,异位率6.77%;其中,异位至右心房5例,颈内静脉3例,锁骨下静脉3例,腋静脉2例,下肢穿刺异位于腰椎1例。PICC留置后第7天有48例患者因病情需复查X线胸片时显示PICC导管异位者有15例,异位率31.25%;其中颈内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2例,导管位置下移导致尖端变深者5例,导管尖端位置上移导致位置变浅者7例。结论PICC导管尖端异位与静脉选择、操作者送管技巧、管长度体外测量方法、个体局部血管解剖变异、穿刺时个体化体位摆放以及管后期PICC的维护和患者的活动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管前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管送管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管到标准位的关键,且后期异位率高于早期,需引起高度重视,定期复查X线定位,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早产儿 PICC 异位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腹膜透析管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调查和分析患者相关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同济医院肾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共120例腹膜透析管术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应用综合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末,护理前两组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干预组肾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腹膜透析管术后患者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延缓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利于保障患者术后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腹膜透析 综合护理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在血液透析患者的临时性导管护理中采取严格规范护理,并关注新的进展,调整护理方案。护理的要点包括重视手卫生、戴手套、消毒剂的规范使用、敷料更换、正确的上机和下机操作、浓肝素封管。

  • 标签: 透析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腹水患者腹部管放水治疗中的护理措施和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难治性腹水患者132例,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其均接受腹部管放水治疗,对其治疗中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6.36%患者的腹围明显下降,其腹胀症状减轻,腹水减少量为1/2左右,持续时间达1周以上,患者的循环功能改善;13.64%患者的疾病症状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其症状改善持续时间较短,均在1周以内;难治性腹水患者治疗后的尿钠/尿钾、血钠、肝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难治性腹水患者在接受腹部管方式的过程中,为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更好促进其治疗疗效的提高。

  • 标签: 难治性腹水 腹部置管放水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