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泌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对策。方法将18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观察组在责任护士的帮助下于阴道分泌物流出后采集中段尿液,对照组由自身采用常规尿液采集方式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液酸碱度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会对常规尿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造成检测假阳性率升高。临床尿检时应告知患者正确的采集尿液标本方法,同时强化对医务人员的教育,提高尿检的准确率。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检查结果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加味芍药四汤对腰腿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58例腰腿疼痛患者均接受中医自拟加味芍药四汤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58例腰腿疼痛患者治疗后VAS量表评分较之前显著下降,SF-36量表评分则较之前显著提高,P均<0.05。结论应用自拟加味芍药四汤治疗腰腿疼痛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腰腿疼痛 自拟加味芍药四物汤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732例患者乙肝病毒的血清标志(HBV-M),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DNA的含量,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HBsAg(+)、HBe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67.4%,平均含量2.49E+07IU/ml;HBsAg(+)、HBeAb(+)、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52.1%,平均含量5.15E+06IU/ml;HBsAg(+)、HBcAb(+)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0.8%,平均含量1.32E+04IU/ml。结论HBV-DNA水平和HBVM的表现模式存在关联,大三阳患者的标本HBV-DNA值较小三阳组与HBsAg(+)、HBcAb(+)组的标本更高,说明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HBeAb(+)、HBcAb(+)乙肝病毒复制并非完全停止,只是其复制水平明显降低。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可表达HBV感染和病毒复制水平。

  • 标签: 乙肝血清标志物HBV-DNA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检测在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肺癌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5项血清肿瘤标志(CEA、CAl25、CA19-9、NSE、CYFRA21-1)进行分别检测,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各10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各项血清肿瘤标志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计算。结果比较肺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检测结果,均有肺癌组患者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五项血清肿瘤标志联合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7.14%(102/105),特异性为100.00%(100/100),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结果,特别是灵敏度大幅提高,与单独检测结果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多种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不仅可以对肺癌进行有效诊断、鉴别,而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还可以为肺癌的分期、预后评价等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糖铁复合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住院部在2014~2015年收治缺铁性贫血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组患者分为口服多糖铁复合胶囊治疗的观察组与口服硫酸亚铁片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0.4%明显高于对照组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选择多糖铁复合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多糖铁复合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血塞通 脑蛋白水解物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真菌性角膜溃疡致盲率极高,皮质类固醇激素为其禁忌用药,早期确诊、正确治疗是预防其致盲的主要手段。临床上有个别患者还未确诊时,常自点药物治疗,反而加重病情,导致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危害极大。应引起患者和医务人员重视。

  • 标签: 真菌 角膜溃疡 激素 眼内容剜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糖类抗原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70例原发性肝癌70例对照(其中20例肝硬化,20例良性肝血管瘤,30例健康者)的血清AFU,AFP,CA125,CA199,CA153。结果原发性肝癌AFU,AFP,CA125,CA153.CA199指标与良性肝血管瘤、肝硬化、健康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U,AFP,CA125,CA199,CA153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肝癌的阳性检测率和准确性。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FU AFP CA125 CA199 CA153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且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生物标志可能作为评价房颤患者危险分层的工具,并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以预防中风、大出血和死亡率。本文将对生物标志在房颤房颤患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房颤 危险分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纤维腺瘤采用乳晕切口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乳腺表面切口切除术,而观察组则行乳晕切口肿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全切除肿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但是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中,与乳腺表面切口切除术相比,虽然乳晕切口肿切除术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是术后不容易留下瘢痕,能够满足患者的审美需求。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肿物切除 乳晕切口
  • 简介:摘要规范外来器械及植入在供应室的管理,对准入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回收等流程进行重点管理,确保外来器械及植入的安全供应,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 标签: 外来器械 植入物 供应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化疗术前血浆肿瘤标志对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行胃癌术的患者,术前血浆肿瘤标志检测43例,视为研究组,术前未进行检测3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表现,以及标志检测的具体报告及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浆中CA199、NSE、CEA、CA242等检测指标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者,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针对性的检测指标有对比治疗依据。结论血浆肿瘤标志检测结果有利于术前评估病情和术后制定诊疗方案。

  • 标签: 胃癌化疗 血浆肿瘤标志物 检测结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传染性标志感染的情况,并为防治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42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传染性标志HBAG、HAV、HCV、HEV、HIV、TP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精神障碍患者HBSAg感染率最高达13.38%,HIV、TP、HCV都在1.2%以下,HAV、HEC检测出各一例。结论应对住院精神障碍者进行传染性标志检测,在治疗其精神疾病的同时对有传染性患者进行科学治疗防护,隔离好同住院患者和做好医护人员自我防护。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传染性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外周血炎性标志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哮喘儿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IgE及血常规,对两组的IgE及血常规的炎症因子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哮喘儿童外周血的炎性标志如IgE、淋巴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中性粒细胞比率哮喘组低于对照组(P=0.034)。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数目及中性粒细胞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及IgE在哮喘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分布不一致,表明上述几个炎症因子可作为判断哮喘发生发展的炎性标志,辅助临床医生对哮喘发作的判断。

  • 标签: 哮喘 炎症因子 IgE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肿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62例行甲状腺肿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干预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对照组给予基础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3%)显著低于对照组(16.13%)(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0.65%)(P<0.05)。结论甲状腺肿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肿物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黄芪桂枝五汤原为血痹重症而设,治疗肌肤麻木不仁和疼痛为主的疾患,导师韩祖成教授在长期诊疗患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证针对遗留肢体偏瘫,肌肤麻木不仁的患者,并随症加减,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质量确有疗效。本论文将从对黄芪桂枝五汤证的组方原则、方义理解进一步认识,总结导师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的部分方法和思路,共飨同道,以期更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 标签: 跟师学习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中风 经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清标志用于检测胰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确诊的35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分析组,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35名作为对照组,均检测两组对象癌胚抗原相关细胞膜黏附分子-1(CEACAM-1)、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并比较三种指标诊断效果。结果分析组CEACAM-1、MIC-1、CA242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标志诊断敏感性与阴性预测值中,联合检测>MIC-1>CEACAM-1>A242;特异性与阳性预测值中,联合检测>CEACAM-1>A242>MIC-1。结论采用血清标志对胰腺癌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又以CEACAM-1、A242、MIC-1的联合检测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EACAM-1 A242 MIC-1 胰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研究洋甘菊提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实验通过高脂饲料建立大鼠AS模型来探究洋甘菊提取对AS小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对洋甘菊中黄酮、萜类等化合进行提取,从洋甘菊的乙醇提取(95%)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类化合,其结构被确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Ⅰ)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1,测定此类化合对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洋甘菊提取有降低血脂含量的作用,表明洋甘菊提取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标签: 洋甘菊 动脉粥样硬化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流后宫内残留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药物流产后阴道间断性出血大于2周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83例宫内异常回声内部及局部子宫肌壁血流信号丰富,频谱多普勒显示为低阻力动脉血流频谱,RI为0.33~0.42。3例异常回声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药流后宫内残留的诊断及是否需要清宫处理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经阴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药物流产 宫内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