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视与仪器在尿常规检测中的专属性与符合率。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测的3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类将新鲜尿液标本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目视,与标准比色板进行目视比色;B组患者采用仪器,通过仪器完成尿常规检测,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尿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与血红蛋白等四项检测结果。结果①A组的161例患者中,阳性155例,阳性率为96.27%,检测后阳性符合148例,符合率为95.48%;161例B组患者中,阳性155例,阳性率为96.27%,检测后阳性符合138例,符合率为89.03%,A组检测符合率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②两组患者尿液标本pH无差异89例,pH差异≤0.5者218例,测评结果差价∈(0.5,1者15例,差价>1者0例,符合率为95.3%。结论目视在尿常规检测中较仪器而言,具有显著优势,检测准确率较高,“假阳性”情况发生几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目视法 仪器法 尿常规检测 专属性 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对风火型蛇伤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80例风火毒型蛇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入院患者均立即进行心肌酶检测及随后每日清晨均行心肌酶复查(空腹),总共检查五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抗蛇毒血清等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注射抗蛇毒血清等治疗外,加服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结果服用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患者的AST、LDH、α-HBD、CK、CK-MB峰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第3天开始LDH、α-HBD和CK指标开始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未见明显下降(p≥0.05);第4天开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开始有明显下降,观察组除AST和CK-MB两项指标仍偏高之外,其他三项指标已接近正常,对照组五项指标较正常仍有明显差异(p≤0.05),第5天观察组五项指标已恢复正常,对照组五项指标接近正常值(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蛇伤肿胀消退时间、疗程时间以及并发率上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在以上指标中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治疗风火毒型蛇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蛇毒对人体器官、组织的损害。

  • 标签: 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风火毒型蛇伤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比较76例ACOP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结果。结果ACOP患者急性期的心肌酶含量均高于缓解期(P<0.05),且重度ACOP患者心肌酶比轻度ACOP升高更显著(P<0.01);急性期ACOP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且重度ACOP组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比例明显高于轻度ACOP组。结论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可作为判断ACOP患者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窄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6例,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同时配合NB-UVB光疗对照组42例,仅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6.0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NB-UVB治疗慢性荨麻疹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窄谱UVB 左西替利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间接荧光(IIF)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对抗双链DNA的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院确诊或疑似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抽取所有受试者的静脉血液4ml装入2个干燥清洁的试管内,每个试管2ml,对试管进行标记(编号、IIF或ELISA等),离心处理后妥善保存,当天进行检测。每位受试者的样品均接受IIF和ELISA的检测。结果IIF检测4例阳性,ELISA检测9例阳性,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IF和ELISA各有特点,临床检测应该灵活选择,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

  • 标签: 间接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抗双链DNA IIF ELISA dsD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清除大汗腺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近10年采用腋窝皱襞一个横形顺皮纹小切口修剪皮下大汗腺治疗腋臭,手术例数50例,均予回访。手术范围为腋毛生长区并向周围扩展0.5cm,在手术范围中央作一顺皮纹小切口,切口长约2-3cm,翻转切口上下皮瓣剪成全厚皮片,清除腋窝大汗腺,创面严密止血,术后置皮片引流,腋窝加压包扎固定10天拆线。结果术后及随访结果表明疗效达优良者49例,术后随访3月~3年,1例遗有轻度异味,无明显手术疤痕,疗效满意。有1例术后7天切口裂开,经换药后切口Ⅱ期愈合。结论采用腋窝小切口皮下修剪术治疗腋臭,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以清除绝大部分大汗腺,达到治疗腋臭的目的,术后瘢痕隐蔽、并发症少,是治疗腋臭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腋臭 大汗腺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保护会阴接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02月经阴道分娩符合标准的初产妇4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20例)采用无保护会阴接产,对照组(220例)采用阴道扩张、会阴按摩与保护会阴相结合的接产,对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产时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均未发生II度以上裂伤,观察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会阴I度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时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产操作简单、会阴保护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产法 会阴裂伤 会阴侧切率
  • 简介:摘要生理学是医学上的基础课程,是临床学的必备基础,做好生理学的教学工作,增强生理学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能有效掌握生理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出发,详细讲述如何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生理学教学 情境法 情境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测定HBsAg的室内质控方法。方法选择0.5IU/ml的HBsAg阳性质控品进行20次检测,先用即刻和L-J质控图联合排除异常值后算出X、SD、CV,用该值绘制L-J质控图框架,再直接使用未经取舍的20次检测数据计算其X、SD、CV,绘制L-J质控框架,最后用同一批号的质控品测定值分别在上述两个不同质控框架中进行绘图验证.结论先用即刻和L-J质控图联合排除临界阳性质控品(0.5IU/ml)异常值后得出X、CV、SD,再用该组值绘制常规L-J质控图适合用于ELISA检测HBsAg室内质控。

  • 标签: ELISA法 室内质控 异常值取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在PB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的PBC患者32例,对其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32例PBC患者中,AMA-M2抗体阳性率为56.25%,抗gp210抗体阳性率为37.5%,抗sp100抗体阳性率为18.75%。结论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对PB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观察俯卧位按压摇晃治疗髋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应用该法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12例中11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均获治愈。结论俯卧位按压摇晃治疗髋关节后脱位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 标签: 俯卧位 髋关节 后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酵红景天提取物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实验用活性酵母发酵红景天后60%乙醇提取,并用80%乙醇去除鞣质、蛋白质和多糖,减压浓缩,采用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比较不同发酵条件下的红景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发酵红景天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含量为总质量0.5%、葡萄糖含量为总质量0.5%和发酵时间24h。

  • 标签: 红景天 发酵条件 1 1-二苯基苦基苯肼 自由基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PDCA循环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以2010年—2012年我科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采用PDCA循环教学,对两组护生进行培训,在培训结束后将护生的理论、护理操作及综合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培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应用到护生的教学中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 标签: PDCA循环 儿科护理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呼吸生理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理解,学习起来较吃力。笔者在呼吸生理的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缩短学生参与临床工作的心理适应过程。

  • 标签: 临床联系法 呼吸生理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无偿献血通过肘静脉穿刺时使用结扎方法不同对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我们选定在2013年1月份至2013年6月份无偿献血者524例,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内各262例。对照组献血者结扎使用单止血带,实验组则是双止血带。通过记录两组成员的首次穿刺成功人数,各组内成员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献血者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疼痛和皮下淤血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计算得P值均<0.05,即二者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结论双止血带结扎可以提高成功率,减轻献血者的痛苦,效果优于单止血带结扎

  • 标签: 双止血带结扎法 无偿献血 肘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庵包对缓解骨质疏松症所致腰部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3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治疗组(143例)用中药热庵包外敷治疗,对照组(120例)用ST-宽治疗仪理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用中药热庵包外敷治疗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所致腰部疼痛。

  • 标签: 热疗 骨质疏松症 腰部疼痛 中药热敷
  • 简介:摘要本文对无创血糖探测技术中的旋光原理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无创血糖 旋光法 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