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和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00年5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2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黑便12例、贫血12例、腹痛4例、背痛3例、呕血3例,发病时间半个月至10年。胃十二指肠镜、B超、CT、内镜超声、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的敏感性分别为81.3%、77.8%、94.4%、100%、100%。手术方式十二指肠局部切除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9例。未发生围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4个月至86个月,除1例死于肝转移外,其余20例均无瘤生存。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后患者长期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状态。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预后较好,手术完整切除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疗效确切,加强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

  • 标签: 十二指肠 胃肠道间质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儿童间质性肺疾病是儿童呼吸系统的重要疾病,包括一大类疾病谱,发病率呈增加趋势,有较高的致死率,且10%的病例为家族性患病。可以为原发性肺部疾病,又可以是全身性系统性疾病的肺部表现,与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特征,诊治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硬化性间质瘤为良性肿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年轻妇女的良性肿瘤。该肿瘤属于纤维瘤的一种亚型。1973年Chalvardjian第一次报道此类肿瘤,至今国内外报道仅百余例。本文就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在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方面的价值。方法对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CT影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良性肿瘤最大直径3cm,恶性肿瘤中最大直径为20cm;肿块大多呈椭圆形或圆形;有27例为外生性肿块,3例为腔内软组织密度结节,恶性肿块的密度表现不均匀;17例术前准确定位以及肿瘤边界清楚,13例术前未确定位置或未准确定位以及边界不清楚;CT诊断正确率为90%。结论CT影像诊断胃肠道间质瘤准确率高,且方便、快捷,患者易接受,对于预测良性、恶性肿瘤,评估预后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 标签: CT影像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丹参作用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体系,提高其分辨率和重复性。方法丹参作用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提取全蛋白,按标准条件对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对各个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最终选择的裂解液配方是1%TBP,4%CHAPS,0.2%Bio-Lyte,40mmol/LTris,8mol/L尿素,2mol/L硫脲;使用pH4~7的IPG胶条,电泳参数根据Bio-Rad公司的预设方案进行调整;改良硝酸银法进行蛋白质斑点染色。从而获得了满意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结论成功建立了丹参作用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体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重复性,为进一步较为系统、全面、准确的评价丹参及其复方制剂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提供方法学基础。

  • 标签: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丹参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于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记录两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及少尿期、多尿期、蛋白尿和血尿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尿、蛋白尿、少尿、多尿的症状明显减轻,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疗效优于单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间质性肾炎 促红细胞生成素 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保证实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不同实验室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我室本年度2次将无室间质评计划的检验项目5’NU、CYSC、ACE、HCY、TBA、CHE、ADA与广西科技大学一附院检验科进行比对,R>0.975,结果TBA、ADA比对不通过,其他项目两家医院具有可比性,TBA、ADA下半年比上半年的差距有所缩短。

  • 标签: 室间比对 无室间质评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消化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GIST(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患者影像资料,并与临床及病理表现对照。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6例胃肠道间质瘤中位于胃24例,十二指肠6例,空回肠10例,腹腔网膜3例,食道2例,结肠1例。肿块向腔外生长者居多,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肿瘤直径1-17cm不等,肿瘤大于5.0cm者多有中心或偏侧坏死区,且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时考虑肿瘤恶变。多数病灶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明显强化。46例中恶性27例,其中1例伴肝转移,1例伴有腹腔转移。结论MSCT可以很好的显示消化道间质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定位准确率高,高度恶性定性准确,可为临床诊治GIST提供详细的依据。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均行膀胱水扩张+膀胱灌注治疗,其中6例患者加以口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在术前术后护理中,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的6个步骤,帮助患者提高应对能力,扩大适应范围,促进适应性反应。结果患者逐渐适应疾病过程,症状明显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大多病程长,生活质量低,心理压力大,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进行护理可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疗效。

  • 标签: 罗伊适应模式 间质性膀胱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方法,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该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对249例患者选用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雾化麻醉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检查前加强护患沟通,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检查中密切观察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加强与医生的配合,检查后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和安全宣教。结果249例均患者成功完成检查,225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24例患者感觉呛咳等不适。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的熟练配合是保证检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检查后的宣教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腺纤维腺瘤恶变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为纤维腺瘤恶变的高频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为乳腺癌17例,纤维腺瘤16例,实性肿物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腺瘤伴有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及导管原位癌12例,乳腺纤维腺瘤伴有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小管癌1例,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交织或相邻28例。结论掌握乳腺纤维腺瘤恶变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表现,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超声表现 乳腺纤维腺瘤恶变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半小时行2%利多卡因0.1g+0.9%氯化钠3ml雾化吸入10~15分钟用于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行纤支镜检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其中100例检查前半小时加做2%利多卡因0.1g+0.9%氯化钠3ml超声雾化吸入10~15。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半小时行2%利多卡因0.1g+0.9%氯化钠3ml雾化吸入10~15分钟的患者麻醉效果更佳。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半小时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可提高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成功率及麻醉效果,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利多卡因 雾化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纤维腺瘤的临床治疗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4月~7月我院收治的20例乳房纤维腺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结论手术治疗乳房纤维腺瘤效果好,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能有效的降低切口感染率,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乳房纤维腺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病理诊断为IMTs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光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结果患者以声带肿物就诊,病理确诊IMTs,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SMA(+)、Desmin(+)。结论IMTs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及临床资料,IMTs以根治性切除为原则

  • 标签: 喉肿瘤 喉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