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内分泌疾病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2年收治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共3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对患者应用时间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护理之后均痊愈出院,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状。结论对于内分泌疾病患者应用时间护理,能够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事件出现概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时间护理 内分泌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在缩短手术接台时间的应用。方法由8人组成品管圈,分析延长手术接台时间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手术接台时间由53分钟缩短至34分钟。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缩短手术接台时间中取得显著效果,通过活动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1,充分的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2。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手术接台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单位女性乳腺增生症患病情况提高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方法采取体格检查及乳腺B超等辅助检查,资料收集、录入和审核后应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患病。结论广州市女性乳腺增生症患病较高,应加强乳腺疾病的防治及普查工作,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检查能力。

  • 标签: 乳腺增生病 健康教育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降低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所有孕妇为对照组,同时选择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组。对可能降低剖宫产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论有效降低剖宫产的主要因素为孕妇的精神因素、人工破膜、缩宫素的滴注、宫底加压和产钳助产有关,为临床有效降低剖宫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降低 剖宫产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增高的影响因素和干预对策,以降低剖宫产。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2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剖宫产增高的影响因素。结果3248例产妇中,剖宫产产妇1540例,占47.4%,而且不断增高;影响剖宫产增高的因素主要是胎儿窘迫(25.0%)、社会因素(21.9%)和胎位异常(19.0%)。结论剖宫产增高的影响因素包括医疗因素和社会因素,要积极加强对产妇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妊娠两次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方法对早期妊娠≤7周,选择再次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同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两次妊娠药物流产间隔时间≤3个月者160例,间隔时间>3个月者380例,比较两组再次药物流产的结局。结果两组完全流产、不全流产、失败及流产后阴道流血量>100ml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妊娠再次药物流产安全间隔时间应大于3个月。

  • 标签: 早期妊娠 药物流产 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卧床时间对肾穿刺术后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期间的68例肾穿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肾穿刺术后沙袋压迫穿刺处外加腹带包扎6小时,严格平卧24小时;观察组肾穿刺术后腹带包扎,无沙袋加压,严格平卧6小时后,可适当活动肢体和轻微翻身,卧床16小时后,可下床活动。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血尿、肾周血肿等)以及舒适度(腰酸腰痛、腹胀、失眠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肉眼血尿、肾周血肿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腰酸腰痛、腹胀、失眠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肾穿刺术后缩短卧床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并且能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 标签: 肾穿刺术后 卧床时间 并发症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产后短时间内双胎任娠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短时间内双胎任娠2例患者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结果病例1独立胎盘2个,为双卵双胎,胎盘胎膜无粘连,自然娩出完整,病例2于次日行剖宫取胎术,取出贰男暂活婴,“符合5月孕大小”,未描述胎儿体重及胎盘情况,无法确认是单卵双胎或双卵双胎。结论哺乳并不能更长时间的阻止排卵,不能靠哺乳达到避孕的目的。

  • 标签: 产后双胎妊娠月经复潮排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497例初产妇分为2010年252例为对照组,2011年245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与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产科护理新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剖宫产为139例(55.2%),研究组的剖宫产为7例(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效果可靠,疗效满意,降低了妇科剖宫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剖宫产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计划阴道分娩对宫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70例属母婴俱乐部会员的疤痕子宫孕妇的分娩方式及相关问题做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疤痕子宫孕妇中择期剖宫产10例,阴道试产60例,4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0%。结论对疤痕子宫产妇应在母婴俱乐部做好产前宣教,加强充分认识、积极准备、医生充分评估,如果没有再次剖宫产指征,应给予孕妇试产机会,让其做好计划阴道分娩的准备,可降低剖宫产

  • 标签: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剖宫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姜堰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监测报表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组群抽样方法对抽样儿童的建卡、建证情况,对“五苗”接种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10—2012年各抽查姜堰区12—24月龄儿童240人,建卡100%,建证100%,卡证相符100%,卡介苗接种为99.86%,糖丸接种为99.41%,百白破接种为99.44%,乙肝接种为99.31%,首剂及时为93.75%,麻疹接种为98.19%。“五苗”接种为99.36%,“五苗”接种均达到95%以上。结论加强宣传,及时发送接种通知单,加强医务人员技术培训,做好儿童预防接种管理,提高报告接种的可信度。

  • 标签: 儿童 接种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桡动脉采血后采取不同的按压时间及按压压力,观察和统计其并发症的发生,探索最佳的按压时问及按压压力。方法抽取需桡动脉穿刺采血的住院患者35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7组,每组50例,在桡动脉采血后,使用一次性多功能上肢加压止血器加压止血,设定止血压力20-40mmHg,止血时间5-15min,分别观察其出血、皮下瘀血及患者主诉。结果止血效果最佳的是20mmHg按压15min,30mmHg按压10-15min。结论持续有效的按压压力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桡动脉 采血 止血 按压时间 按压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干预中药中频离子导入治疗时间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探究中药中频离子导入治疗治疗小儿肺炎的最佳治疗时间,形成规范化的护理操作流程。方法选择我院我科小儿肺炎住院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治疗组1常规治疗和中药中频离子导入治疗(干预时间为20分钟),治疗组2常规治疗和中药中频离子导入治疗(干预时间为25分钟),治疗组3常规治疗和中药中频离子导入治疗(干预时间为30分钟),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三组患儿临床表现及体征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中频离子导入20分钟为治疗小儿肺炎最佳治疗时间,护理操作简便、安全、易行,患儿无痛苦。

  • 标签: 中药中频治疗 小儿肺炎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内科系统医院感染现状,为加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1年9月28日我院内科系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880例患者,医院感染现患为4.9%,感染例次为5.1%,主要集中在内科监护室、神经内科、干部病房和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以均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为68.9%和61.3%)。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7%,细菌培养送检为77.8%。结论我院感控工作仍存在不足,必须加强重点部门及重点部位的监控。

  • 标签: 医院感染 内科 现患率调查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母乳是保证婴儿健康的最佳绿色食品,作为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人类生命最早期的最佳营养和免疫剂,不仅各种成份易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对心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都十分重要。母乳喂养被列为国际挽救儿童健康生存的四大战略技术之一,已成为世界性极力推荐的科学喂养婴儿的方法。为此,研究多种促乳护理效果,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在临床上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现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就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做一些粗浅的思考。

  • 标签: 促进 乳汁 分泌 提高 母乳 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和横断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取床旁逐个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对我院2013年9月16日所有住院病人进行患病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333例,医院感染11例,医院感染现患3.3%,呼吸道、泌尿系、皮肤软组织为医院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ICU、内科、外一科(颅脑外科)为感染高危科室,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23.42%,其中一联用药83.33%,二联用药16.67%。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性监测,以指导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帮助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病区检验标本合格,及时为病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第四季度检验标本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加强各级人员培训及加强力度检查和整改,从而提高病区检验标本的合格。结果不合格检验标本从7.13%降到2.85%。结论提高病区检验标本合格,为病人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 标签: 检验标本 病区 合格率
  • 简介:摘要在医院实际工作中,血培养的质量及其结果的准确度都会对血流感染及时诊断及治疗产生影响,其中血培养的污染问题值得提高警惕。在血培养中,一旦出现了污染问题,那么对诊断准确以及治疗的效果将会产生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血培养污染的降低进行了研究,提倡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采血方法执行,以此实现血培养的最优化。

  • 标签: 采血标准 血培养 污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基层放射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诊断准确。方法结合自己在工作中对临床资料和X线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医生给放射科提供详细的临床资料和放射科医生认真的工作态度及方法是提高诊断准确的前提。结论基层放射科提高诊断准确,跟临床医生提供的临床资料和填写的完整的申请单及与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工作态度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基层 放射科 如何 提高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