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FHD(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心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低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行HFH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EF更高,LVDd、BNP更低,t=15.2687、18.6957、58.3257,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β2MG、PTH、P3+水平更低,t=12.5257、13.2587、10.3259,P<0.05。结论HFHD利于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心功能,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可推广。

  • 标签: 高流量 低通量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CI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在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取发病6h内直接介入治疗的是观察组,择发病6~12h直接介入治疗的是对照组。对比两组一年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左心功能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7例(35.00%),观察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例(5.00%)更加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LVEF、LVEDVI在术后3d的心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在术后12个月,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LVEF较高,且LVEDVI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始的时间对其心室重构、心功能意义重大,且患者介入时间越早,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越低,左心功能改善效果越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功能 PCI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我院收治的67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选取合并心包积液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另选取未合并心包积液的6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8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重较高,心功能多集中分布在3-4级;胸片心影增大、心脏彩超下观察患者左房、左室扩大、心音极低钝、心界扩大程度均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彩超检查提示心功能不良、心脏扩大的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合并心包积液的可能性大。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 心包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联合用于诊断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从我院收取的心脑血管患者中选取5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实验组,然后再选取50例心功能健全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BNP、CRP联合诊断。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NP和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心功能II、III、IV级患者的BNP和CRP水平依次升高。结论血浆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可以联合用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

  • 标签: BNP CRP 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纠正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五苓散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NP和老年心衰患者LVEF、心功能分级和预后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BNP水平作为依据,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对各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且对其LVEF、心功能分级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心衰患者的BNP水平和心功能分级、治疗后2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和6MWT、LVEF呈负相关。结论BNP和老年心衰患者LVEF、心功能分级和预后之间的关联性紧密。

  • 标签: BNP 老年心衰 LVEF 心功能分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汤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54.76%)(P<0.05)。临床研究表明,真武汤加减能明显改善心肺功能,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真武汤加减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肺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在我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心功能是否失代偿又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各30例。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组织多普勒检查、脉冲多普勒检查,探究Tei指数评价左心功能的实际价值。结果对照组与观察A组对比、对照组与观察B组对比,观察A组与观察B组对比,右房内径、右室内径、右室前壁厚度、组织Tei指数、脉冲Tei指数均具有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ei指数对肺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较早地反应左心功能改变,以利临床及早干预。

  • 标签: Tei指数 肺源性心脏病 心功能 多普勒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方法采用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84例,用数字随机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治疗,观察记录两组心功能改善效果及生活质量、运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给予运动康复治疗后心功能检测数值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6分钟运动距离(374.04±52.21)米,比对照组(242.54±53.40)米远,两组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有效改善心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提高运动量,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心功能改善效果 运动康复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应用米力农对重度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两年间70例重度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米力农0.5ug/kg.min持续静脉应用3天,后改每日静滴8小时应用4天,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予地高辛0.125mgqd口服。合并感染者予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EF值),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米力农组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减低N端前体脑钠肽水平。结论静脉应用米力农能有效改善重度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的心功能情况。

  • 标签: 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 米力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功能衰竭的初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1年10月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心功能衰竭的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有22例在24小时内病症获得有效控制之后进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15例患者在心功能衰竭得到控制之后进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剩余3例患者由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采取紧急施行剖宫产术,死亡1例;新生儿状况,40例患者一共娩出39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有11例,死亡1例,剩余通过及时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应该及时诊断、有效治疗,对于终止妊娠的方法选择剖宫产最佳。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心功能衰竭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依那普利对稳定性心衰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性心衰患者32例,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多普勒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LVESD、LVEDD、LVEF分别为37.87±5.56、54.37±5.34、34.27±4.26和25.55±4.34、36.12±3.25、65.63±3.34,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剂量依那普利能够抑制心肌重塑,改善左心室结构,提高射血分数,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剂量 依那普利 稳定性心衰 左心功能 心室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功能不全的肝病患者肝功能结果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3-2014.2来本院接受治疗的心源性肝病患者35例和同期无肝损害的右心功能不全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标准规范化操作检测肝功酶学相关实验室指标,派专人统计后对比分析。结果心源性肝病患者血清总蛋白、A/G、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右心功能不全患者中,表明年龄越大,心源性肝病的发病率越高。结论心源性肝病临床表现早期不明显,且在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人群中多见,医疗人员应留意心源性肝病的易感人群,及时针对性的预防性治疗,以免误诊,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右心功能不全 心源性肝病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益肾强心汤与辅酶Q10疗法对呼吸功能心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抽签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9)与实验组(n=29),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益肾强心汤与辅酶Q10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VF、6min步行距离6MWT、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治疗总有效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益肾强心汤与辅酶Q10疗法应用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益肾强心汤 辅酶Q10 重症心力衰竭 心功能 呼吸功能 运功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泵静注硝普钠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护理体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接收的5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试验组,并实施硝普钠微泵静注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常规组,采取常规硝普钠静滴治疗及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心功能缓解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硝普钠药物微泵静注治疗心功能不全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在用药的过程当中加强护理,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泵静注 硝普钠 心功能不全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应用氯沙坦和一般治疗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给予肺心病常规治疗,氯沙坦组(n=39)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沙坦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分别测定肺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FVC)、l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及超声测定右室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内径、右心肺动脉内径。结果氯沙坦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右心内径及肺动脉内径,右室流出道内径小于治疗前,亦明显小于一般治疗组治疗后。结论氯沙坦不仅能改善肺通气功能,亦能明显改善肺血管及右心室重构,减轻肺血管阻力。

  • 标签: 氯沙坦 肺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心肌梗死患者,从而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改变及左心功能的彩超检查特点进行分析,找到可靠依据,提高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正确率,以达到患者能够尽快接受适合治疗措施的目的,为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选取50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左心室变化情况及左心功能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并总结和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心室壁厚薄不均匀的情况所有患者都有存在,同时,所有患者都出现左心室舒末内径增大现象,所有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以及收缩末容积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值较E峰值偏高的患者有15例;检查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区域内出现膨展以及形成室壁瘤的患者有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具有无创伤、无痛苦、准确、快速、无禁忌症、价格低廉等优点,对临床检查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改变及左心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肌梗死 彩色多普勒超声 左心室改变 左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补法及其组方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继发心功能不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继发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NYHA分级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常规治疗(硝酸甘油、呋塞米、螺内酯、地高辛),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运用通补组方,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疗程2周,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并记录中医症候,两组患者血清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西医监测指标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补法及其组方能有效减少冠心病介入术后继发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通补法及其组方 冠心病介入术后 心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吸烟、酗酒发生率分别为9.76%、12.20%,均低于对照组58.54%、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运动、服药规律发生率为90.24%、90.24%、95.12%,均高于对照组的68.29%、63.41%、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遵医嘱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功能不全 优质护理 遵医嘱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母儿的预后影响及产前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100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功能Ⅰ~Ⅱ级组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和分娩平均孕周显著高于心功能Ⅲ~Ⅳ组新生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心功能Ⅰ~Ⅱ级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早产率及足月低体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心功能Ⅲ~Ⅳ组新生儿,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在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中发生率最高,母体心功能状态会对围生儿预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对患者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和诊断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母儿预后效果。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 心功能状态 母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