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诊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5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79例患儿实施手法复位外侧经皮穿针固定治疗为对照组,79例患儿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优良率(98.7%)明显高于对照组(89.9%),观察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2.6±0.7周)明显少于对照组(3.5±1.0周),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势。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5例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石膏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夹板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效果;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评分;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结果夹板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效果显著比石膏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腕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夹板组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比石膏组好,P<0.05;夹板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显著比石膏组短,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腕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与康复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夹板固定是治疗四肢骨折的有效方法,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可避免患者在康复后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夹板固定治疗过程中,必须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这样才能促使患者更好的康复,避免影响日后的活动能力。另一方面,在开展护理及康复的过程中,应阶段性的对患者实施检查,以此来防止患者在护理和康复中,出现不良问题而不自知。

  • 标签: 小夹板外固定 四肢骨折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的GW评分优良率达到91.43%,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拔伸牵引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不需手术治疗,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手法整复 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正骨联合夹板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名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案其将分为手术组与保守组,手术组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保守组采取医正骨联合夹板固定治疗,随访6~24月,采用改良肘关节HSS评分评定疗效,并对手术组与保守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保守组肘关节功能明显优于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中医正骨联合夹板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中医正骨 小夹板外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 Ⅲ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塑性夹板弹力带中立位固定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塑形夹板弹力带中立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照组采用传统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4周后,去除外固定,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结论使用塑形夹板弹力带中立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石膏托。

  • 标签: 塑性小夹板 弹力带中立位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夹板固定方式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寻找最佳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4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采用夹板固定,固定方式为前臂位置旋前、旋后;肘关节屈伸角度0°(伸直)、45°、90°、110°、120°、150°(极限度数),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方式骨折的稳定性、抗弯及抗旋转强度。结果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前臂旋前屈曲110~15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前臂旋后屈曲110°、120°,前臂旋前屈曲12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前臂旋前位、旋后位过度屈曲(>90°)稳定性最好,抗弯及抗旋转能力最优。结论针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夹板过度屈曲前臂旋前或旋后位固定均能取得良好稳定性,临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生物力学 小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中医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0例儿童尺桡骨中下段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采用中医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33%。结论中医手法整复联合夹板外固定对于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手法整复 小夹板外固定术 尺桡骨中下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并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柯雷氏骨折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82例柯雷氏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同时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期为12周。结果82例患者手法复位均满意,通过相关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46%(75/82)。治疗过程中,有5例出现骨折再移位,经再次手法整复后纠正;3例出现腕管综合征,对症处理后痊愈,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并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柯雷氏骨折能够达到较高的优良率,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基层医院推广价值高。

  • 标签: 柯雷氏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的4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夹板外固定法治疗的41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肘关节屈伸功能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肘关节屈伸功能优良率90.24%与对照组的87.80%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较对照组的19.51%低(P<0.05)。结论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夹板外固定法具有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 标签: 小夹板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步复位法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60例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三部复位法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克氏针固定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6.6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3.3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26.46±3.06)d、93.3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1.20±5.43)d、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部复位法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三部复位法 小夹板外固定 克氏针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踝上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前牙外伤后夹板固定与成年人的治疗方法不同,本文介绍了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了临床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初步探讨了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 标签: 儿童前牙外伤 夹板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采用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78例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实施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56.41%,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采用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且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郑氏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和普通活动牙周夹板用于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牙周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活动牙周夹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其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活动牙周夹板相比,采用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对牙周病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 普通活动牙周夹板 牙周病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患者90例,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疗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优良率100%。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夹板固定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采用一步整复配合夹板治疗的colles骨折病人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治疗colles骨折提供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作者自2016年2月—2017年6月门诊收治colles骨折病人中随机选取35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一步整复法复位和夹板固定进行治疗。结果复位固定后进行的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除2例位置不佳,再次整复,后位置良好。其余患者的复位情况均满意。经6~12月随访,平均7.3个月,复查X线片,3例患者桡骨短缩超过1mm。按改良Gartland与Werley评分系统评价,腕关节功能优者29例(82.9%),良者例6(17.1%)。结论一步复位法简单易行,属于完全逆伤道整复,一次复位成功率高,配合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可以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colles骨折 一步整复 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夹板固定牙周病松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病松动牙患者60例(180颗牙),均采用超强纤维材料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成的牙周夹板固定术治疗6个月。结果经6个月固定术后,60例病例中显效3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平均治疗有效率93.33%。结论牙周夹板固定牙周病松动牙用材简单,方便易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周病 松动牙 牙周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内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腕关节的恢复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3、6个月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均好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6个月的总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对老年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微创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更佳,但是手术创伤大安全性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对于腕关节恢复要求不高的患者可以推荐使用。

  • 标签: 微创内固定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钢丝-树脂夹板在固定儿童外伤松动乳前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例4岁~5岁的外伤引起乳前牙松动的儿童,在笑气镇静镇痛下进行钢丝-树脂夹板固定,4周后拆除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8例病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牙齿松动度减弱,功能基本恢复。结论钢丝-树脂夹板可应用于乳前牙外伤松动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钢丝-树脂夹板 乳前牙 松动 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