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万珂(硼替佐米)周疗方案治疗多发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多发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BRD周疗方案。对照组给予BT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万珂周疗方案BRD治疗组与对照组BTD治疗组的反应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BRD治疗组的周围神经病变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硼替佐米周疗方案治疗多发骨髓瘤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万珂周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骨髓瘤患者血浆IL-6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36例初治及化疗4疗程后多发骨髓瘤患者血浆IL-6水平,后每半年检测一次IL-6,随访观察2年。结果①36例初治多发骨髓瘤,IL-6水平为23.82±4.14pg/mL,较正常对照组7.44±1.02pg/mL显著升高(P<0.01);治疗4个疗程后,27例有效,IL-6水平为15.70±3.31p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治疗无效,IL-6水平为21.42±3.87pg/mL,较有效患者明显要高(P<0.01)。②12例完全缓解患者IL-6水平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14.65±3.21pg/mL,与初始缓解时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2年病情均稳定;15例部分缓解患者随访至2年,有10例病情出现进展/复发,其IL-6水平明显升高21.56±2.61pg/mL,与初始部分缓解时差异显著(p<0.01);另5例患者仍维持部分缓解患者,IL-6水平为变化不大17.45±3.57pg/mL,与初始缓解时无升高(p>0.05)。9例治疗无效患者血浆IL-6一直在高水平22.44±3.97pg/mL,较缓解患者明显要高(p<0.01),病情也一直未得到缓解。③随访中,有17例患者血浆IL-6一直维持在低水平,有1例患者死亡;而有19例血浆IL-6水平较高患者,有9例死亡,两者相比2年存活率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发骨髓瘤血浆IL-6水平反应患者的病情、疾病状态,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白细胞介素-6 预后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张广森教授课题组在《Oncotarget》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阿可拉定通过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多发性骨髓瘤有抑制作用”的文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变迁及其对治疗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从2016年1月起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患者中选取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这8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变迁改变了治疗的人群范围,弱化了CRAB对治疗的影响。结论多发骨髓瘤诊断标准的变迁可以显著扩大治疗人群,让提早进行治疗。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标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多发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案例分析,总结多发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90例多发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77例多发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后病情得到控制并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对多发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积极的综合性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肾功能不全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尿轻链检测对多发骨髓瘤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多发骨髓瘤患者,共30例,设置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取30例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患者在临床上的全部资料收集起来,对其尿轻链、免疫固定电泳和球蛋白、轻链等结果进行科学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血尿轻链检测结果的比较上面,轻链型中的IgM和IgG水平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型中的IgM、Ig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gA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型中的IgA、Ig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gG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诊断多发骨髓瘤时,运用血尿轻链检测的诊断价值非常高,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尿轻链检测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初治多发骨髓瘤(MM)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07月收治的初治MM老年患者94例,回顾性分析其使用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其中化疗方案包括MP方案、MPT方案、VAD方案、VADT方案,对其进行对比。结果94例MM患者中MP方案组总有效率为71.43%、MPT方案组总有效率为77.42%、VAD方案组总有效率为72.73%、VADT方案组总有效率为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感染、便秘、骨髓抑制等。结论目前采用较多的MPT、VAD/VADT方案,在全面评估患者综合条件后值得推广,适合基层医院及医疗欠发达地区。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骨髓瘤(MM)患者初诊时临床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了解MM初诊特点,防止临床误诊漏诊。方法回顾2014年至2017年我院196例多MM患者初诊的临床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肌酐、尿本周蛋白、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术,分析M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结果MM初诊通常不具备典型症状,以骨痛就诊伴随轻中度贫血、肾功能不全表现、BJP阴性为主。结论MM初诊表现形式多样极易误诊漏诊,临床早期应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初诊 临床特点 实验室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多发骨髓瘤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策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多发骨髓瘤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感染、贫血、病理性骨折、肾功能不全及高黏滞综合征;给予积极对症治疗与有效护理,效果显著。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护理措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骨髓瘤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我院收治的多发骨髓瘤合并肾损害患者中选取98例,分析患者肾损害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8例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贫血现象,64例患者出现感染现象,54例患者出现血压增高现象,52例患者出现骨关节痛现象,30例患者出现发热现象,24例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等现象20例患者出现双下肢以及颜面浮肿现象;70例患者的蛋白尿定量检查显示为阳性,占71%,其中有44例为大量蛋白尿,骨髓涂片显示骨髓细胞比例在15%以上的患者共有70例,占7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钙血症(OR=13.265,P=0.0152)。结论多发骨髓瘤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贫血作为常见,高钙血症属于多发骨髓瘤合并肾损害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肾损害 临床特征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多发骨髓瘤骨病的疗效。方法60例患有多发骨髓瘤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化疗组30例,即单用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组;联合组30例,即唑来膦酸联合VAD方案治疗组。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骨痛缓解程度,评价其疗效并用骨ECT了解病灶状况。结果联合组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显效的10例,有效的16例,无效的4例,有效率为86.7%。化疗组20例患者治疗后,其中显效的6例,有效的14例,无效的10例,有效率66.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15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报告显示病灶区骨质破坏程度降低并有新骨的形成,联合治疗组中血钙浓度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无高血钙症。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多发骨髓瘤骨病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唑来膦酸 化疗 多发性骨病 骨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骨髓瘤时引起的肾脏损害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骨髓瘤患者40例,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VAD化疗方案,观察组20例,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VA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隐血、尿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尿隐血、尿蛋白等指标则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多发骨髓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VAD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尿蛋白,并减轻对肾脏的损害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马来酸依那普利 VA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砷酸(ATO)联合反应停、维生素C(VitC)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9例难治复发MM患者,应用亚砷酸(10mg/d)联合反应停(200~300mg/d)、VitC(2g/d),连用4周。结果部分缓解(PR)47%,疾病稳定(SD)32%,疾病进展(PD)21%。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结论ATO联合反应停、VitC治疗难治性复发性MM有效率较高,且毒副反应低,很有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亚砷酸 反应停 维生素C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摘要多发骨髓瘤目前仍是无法治愈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硼替佐米作为一种新型的蛋白酶体抑制剂,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或初治的多发骨髓瘤,而来那度胺作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药,国外研究显示来那度胺单药或联合其他抗骨髓药物对初治或复发/难治多发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对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做一综述。

  • 标签: 蛋白酶体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硼替佐米 来那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固定电泳联合血尿轻链检测在多发骨髓瘤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多发骨髓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并分析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尿轻链、免疫球蛋白及轻链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链型的IgM、IgG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型的IgM、IgG减小,IgA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型的IgA、IgM减小,IgG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免疫固定电泳检测结果呈阳性,符合率96.15%。结论临床诊断多发骨髓瘤时,免疫固定电泳的敏感性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固定电泳 血尿轻链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在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骨髓瘤患者中的作用。方法22例难治或复发性多发骨髓瘤患者,使用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方案化疗,三氧化二砷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一天一次,使用10天,每28天重复一次,同时给予沙利度胺100mg,口服,一天一次,持续,治疗4周期后观察其疗效。结果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后患者VGPR2例,PR6例,总反应率36.3%。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复发性多发骨髓瘤临床有效率高。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三氧化二砷 沙利度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骨髓瘤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血液滤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多发骨髓瘤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66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化疗联合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多发骨髓瘤肾病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血液滤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和MRI在多发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多发骨髓瘤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分析患者的X线和MAR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分期诊断例数。结果X线检查骨髓患者35例,检出率为70%,MAR检查多发骨髓瘤患者47例,检出率为94%。MRI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多发骨髓瘤分期为Ⅰ期15例,Ⅱ期20例,Ⅲ期15例;X线检查骨髓分期为Ⅰ期11例,Ⅱ期15例,Ⅲ期11例,MRI检查骨髓分期检测率明显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MRI检利用MRI检测可以有效提升疾病检出率和分期诊断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MRI X线 分期诊断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多发骨髓瘤实验室数据临床意义。方法学对在我院已经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明显好转又复发病人进行多项化验室检查。结果20例患者中有20例红斑狼疮全套符合阳性。结果其中5例骨髓细胞学检查发现骨髓细胞,请示临床发现有骨质破坏症状。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愈后复发 实验室数据 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