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XX社区全科团队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总结全科团队运作两年以来对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对XX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登记的2079名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组分层管理,定期探访及体格检查。结果规范化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认知能力及预防控制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社区全科团队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有效的引导社区群众及高血压患者的正确认识和疾病控制,走出传统降压的误区,关注降压注意事项,从而正确降压,治疗疾病。

  • 标签: 社区全科团队 高血压 管理 规划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团队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采用糖尿病护理团队进行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低血糖、糖尿病足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团队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团队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老年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科室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是在老年科两个病区分别按常规管理模式和团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收集重要护理质量指标,对比分析两种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团队管理模式适合老年病房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团队管理 老年病房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参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作用,为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本社区940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0名。对照组以家庭医生为主导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防治工作,观察组则由社区护士与家庭医生一起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防治工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及社区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的以家庭医生为主导对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局限性,社区护士与家庭医生共同组成的服务团队对社区慢性病防治效果良好,可提高社区慢性病的控制率,还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医疗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医生团队 慢性病防治 社区护士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苏团队在ICU心脏骤停病人抢救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ICU中收治病人及院内发生心脏骤停的50例患者临床抢救资料,夜间抢救组医生1人,护士1人(双人组)和白班抢救组复苏团队“医生1-2人、护士2-3人配合心肺复苏操作”抢救病人(团队组)。两种协作方式复苏,其中夜间抢救组(双人组)20例,白班抢救组(团队组)30例,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人组复苏成功率为20%,团队组复苏成功率为46.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ICU中培训复苏团队在心脏骤停病人急救中可使每项抢救措施能及时准确衔接到位,从而提升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ICU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复苏团队 复苏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团队责任制合同管理高血压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社区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3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家庭提生团队责任制合同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方面,干预前参照组和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疾病的管理中,实施家庭医生团队责任制合同管理模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医生团队 责任制合同管理 高血压 效果
  • 简介:摘要自2012年以来,奉贤区青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在全区试行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本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对现阶段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工作目标和组织框架,规范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并对工作效果进行了绩效评估。结果显示,在现阶段开展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制服务,符合社区卫生改革的需要,社区居民乐意接受;但还应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设立家庭医生特殊岗位津贴,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家庭医生的培养,争取信息资源共享。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服务团队 家庭医生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团队在急诊胸痛中心建设以及快速运转机制建立中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8年6月1日建立急诊胸痛中心及快速运转机制,实行护理团队预检分诊,观察分析6月1日至12月31日对681例胸痛患者急诊分诊准确率、患者信息登记及时性和完整性,总结护理团队有效运作机制。结果急诊分诊准确率达到97.94%;患者信息登记及时性和完整性达到97.80%。结论加强对护理团队培训,规范接诊准备、急救护理、病情评估、检查护理等流程,完善快速运转机制,可确保急诊胸痛中心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救治,保障生命安全。

  • 标签: 急诊胸痛中心 快速运转机制 护理团队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团队-导师制”培养模式对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级全日制本科护生54人,将其分为17个小组,每组选配1名导师进行指导,使护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其临床素养及科研能力。在研究开始前及实施2年后对护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测评,统计各小组的科研活动情况及成果。结果研究开始前护生的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得分为(53.59±13.71)分,2年后为(82.04±1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99,P<0.05)。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并撰写论文,取得一定成果。结论“早期-团队-导师制”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生的科研能力。

  • 标签: 本科护生 科研能力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选择ABC/AB定位抢救演练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30名护理工作者,分别根据ABC3人定位法则和AB2人定位法则实施抢救演示操练以及考核,通过模拟心跳呼吸骤停疾病来比较演示操练前后常规式和定位式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急救意识情况变化和抢救总时间。结果定位抢救模式演习操练后,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应急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急救意识情况和抢救总时间均要优于演习操练之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团队培训中选择ABC/AB定位抢救演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大大缩短抢救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ABC/AB定位抢救演练 急诊护理 团队培训
  • 简介:摘要基层护理工作的质量是由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所决定的,而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体现在患者的住院体验上。团队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医院管理模式,加强护士的职业素养,提高医院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水平,团队管理模式与基层护理工作的有力结合,将会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团队管理模式直接作用于基层护理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在病患身上体现出来的最终效果,并对此提出改进意见。

  • 标签: 团队管理模式 基层护理工作 工作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间本院的几个社区卫生服站抽取的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研究对象,通过为期1年的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对健康管理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对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的到明显改善,患者对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水平。

  • 标签: 全科团队式健康管理 高血压高危人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全科医生-专家团队的作用。方法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社区中心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220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管理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107)由社区全科医师负责执行健康管理,包括合理饮食、运动、定期健康教育等,实验组(n=113)由全科医生-专家团队负责,直接参与健康管理中,予以定期、主动随访。两组管理期限均为2年,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和依从性。结果①实验组患者管理2年后血糖达标率66.37%高于对照组的51.40%(χ2=5.095,P=0.024);②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性92.04%高于对照组的81.31%(χ2=5.526,P=0.019)。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应用全科医生-专家团队,对提高依从性、控制血糖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社区 2型糖尿病 全科医生-专家团队 依从性 血糖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名我院急诊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护理人员则对其采取团队管理模式,对比和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护理质量和综合素质等。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诊护理人员采取团队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综合素质,有效改善护患关系,该种管理模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团队管理 急诊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宁夏卫生厅于2012年5-6月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团队培训,团队学员来自宁夏5市,现选择其中银川市的学员对其进行各工作岗位的培训效果评价。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档案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抢救时运用结构化团队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具体抢救时效性的影响以及抢救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最近半年在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78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I组和Ⅱ组,每组39名。I组患者由没有结构化团队护理经验的人员进行护理,Ⅱ组患者由具有结构化团队护理经验的人员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急诊抢救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用药时间差异和抢救成功率。结果I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79%,Ⅱ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5%(P<0.05);I组患者的用药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要长于Ⅱ组的患者(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时运用结构化团对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结构化团对护理 急诊抢救 抢救时效性 抢救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12月在社区实施治疗管理的38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社区高血压常规管理,观察组则选取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与其签下家庭医生的服务协议后实施专业服务。对两组患者实施干预18周后,观察其自我管理能力、高血压知识、血压控制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30.8±8.9)、(80.2±6.1)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45.2±12.3)、(89.5±8.3)mmHg,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知晓率的改善程度、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团队管理模式能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医生团队管理 高血压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老年居民,共计涉及到200例,随机方法将所有居民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为主,对所有的社区老年居民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老年居民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居民在心理、环境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而两组老年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的护理模式能有效促进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老年居民具有较好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家庭医生 团队护理模式 社区老年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