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典抗精神病药可引起体重增加、糖尿病、高血脂、代谢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并进一步成为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本文对此作一论述。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代谢障碍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为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成人较少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呈多样化改变,全身多器官系统可受累。因为本病成年人患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在病程早期易误诊。现将我科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发现异形淋巴细胞并最终确诊的一例病例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异形淋巴细胞 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 EB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非典抗精神病药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选为研究对象,将其列入对照组,给予实施氯丙嗪治疗方法;将同期我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选为研究对象,将其列入研究组,给予实施非典抗精神病药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抑郁评分、简明精神病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典抗精神病药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实施推广。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63例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肝脏肿大、双眼睑水肿、咳嗽及皮疹。实验室检查显示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数>10×109/L者57例,EBV-IgM检测阳性60例,异性淋巴细胞检查>10%者55例,伴随血小板减少、贫血、肺炎和肝功能受损等。给予患者阿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8.4%(62/63)。结论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伴随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且EBV-IgM检测和异性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能够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家庭成员督导下农村传染(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短程化疗管理效果和可行,探索适合现时农业生产和卫生体制下结核病化疗管理模式。方法对西充县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发现登记的158例初治菌阳和178例复治菌阳病例分别采用家庭成员督导(简称家督)和医务人员督导(简称医督)。按照卫生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治疗方案和管理技术实施督导管理,观察预期防治效果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家督组和医督组初治菌阳规则服药率分别为90.66%、90.11%,治愈率分别为97.67%、93.06%;复治菌阳规则服药率分别为88.78%、78.75%,治愈率分别为91.48%、86.25%。结论家庭督导模式化疗管理肺结核病人,方便患者,节省经费,治愈率高,可操作强,适合农村结核病人的化疗管理。

  • 标签: 结核 化疗管理 家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阿立哌唑组38例,奥氮平组42例,利培酮组37例,观察疗效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2周PANSS评分明显下降,治疗8周三组PANS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显示三种新型非典抗精神病药物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效果。三种药物均有椎体外系不良反应,阿立哌唑不良反应还集中体现在兴奋激越、失眠等处。奥氮平体现在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及嗜睡、体重增加等处。利培酮体现在月经紊乱、体重增加等处。结论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其中奥氮平起效较快,三种药物不良反应总体较轻。

  • 标签: 阿立哌唑 奥氮平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二联治疗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09年2月-2012年1月收治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3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分为对照组(69例)和联合治疗组(68例),分别采用干扰素单用和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二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等。结果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儿临床改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44例,59例,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3.8%,86.8%;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高热消退、淋巴结肿大缓解、咽峡炎改善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白细胞计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白细胞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二联治疗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 标签: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干扰素 丙种球蛋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对患儿的病史分析,提高对该病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水平。方法对我院儿科30例EB病毒相关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对其诊疗方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30例患儿治疗有效率为100.0%,在治疗期间未发生已知的不良反应。结论经过对科室病案回顾的研究总结,可以加强对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治的认识。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15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随访复查结果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误诊率高,主要误诊为化脓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炎、腮腺炎、下呼吸道感染等。当发现发热伴有扁桃体化脓病灶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体征的患儿时,均应考虑到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可能,给予细致的体格检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关键。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化脓性扁桃体炎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症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传单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时做出诊断和对症治疗,防止误诊。方法(ADV)的特异性抗体(IgM)。4例MP-IgM≥1∶80,9例MP-IgM≥1∶160,为阳性,应用阿奇霉素治疗21天痊愈。结论结果对可本文收集我科2年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特点进行临床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丙戊酸钠联合非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RCG)、齐拉西酮、奥氮平(OCG)治疗双相躁狂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以丙戊酸钠与RCG、齐拉西酮、OCG联合治疗,疗程为8周,以躁狂量表(BRMS)进行疗效评估,同时观察不良反应观察。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BRMS评分显著下降(P<0.05),组别之间BRMS评分则无显著差异(P>0.05);RCG组常见不良反应为肌张力障碍、震颤、高催乳素血症;齐拉西酮为胃肠道、锥体外系不良反应;OCG为肝功异常、体重增加。结论丙戊酸钠与不同非典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双相躁狂疗效果明显,且疗效相当,具有良好的安全,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丙戊酸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双相躁狂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准确率。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将患儿分为Ⅰ组(年龄1~4岁,29例)及Ⅱ组(年龄>4岁,20例)。对49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结果进行分析。结论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差别较大,容易误诊,外周血涂片检查异型淋巴细胞比例结合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传单 EBV 异型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低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传染的有效护理措施,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治愈率。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10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100例耐药性患者的传染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既能降低耐药性肺结核的传染,又有利于提升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耐药性 肺结核 传染性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从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方面考虑,探讨更昔洛韦在其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了解更昔洛韦在使用中的安全。方法首先,研究了古今相关学说,事先预习了解详细情况。其次,研究学术思想,重点针对病因分析,适当用药,分析并总结临床治疗及用药量度中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对照观察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并探究更昔洛韦对其的影响。结果更昔洛韦在治疗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更昔洛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非传染疾病简称慢性病,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进展缓慢、病因复杂、缺乏确切的生物病因证据、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是全球人口的主要死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已成为当今社会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慢性病 流行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对IM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2011年在本科室住院的确诊为IM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分组时临床表现相同。具有可比。两组在相同的抗病毒治疗措施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儿牛黄清心散,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恢复正常,咽峡炎缓解。淋巴结显著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住院期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对小儿IM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小儿牛黄清心散 传染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5年我院诊断为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7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既往未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41例此病患儿作对比研究。结果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更昔洛韦治疗,患儿的热程缩短,肝、脾、淋巴结明显缩小时间明显改善,一般情况好转时间缩短。结论更昔洛韦治疗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可缩短病程,疗效显著。

  • 标签: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感染 更昔洛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