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黔产莪术产地初加工的炮制标准,为企业产地初加工炮制过程规范操作规程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黔产莪术采收时间、采挖方式、净制方法、蒸(煮)制及干燥等进行规范。结果能够对黔产莪术的生产初加工过程直接产生指导作用。结论该标准简单、实用,可行性较高,可用于黔产莪术的产地初加工炮制。

  • 标签: 黔产莪术 产地加工 分级 炮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几个主要产地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各产地白芍的特点。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HypersilODS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0nm。结果各产地白芍药材中芍药苷的含量均高于国家标准1.6%,精密度试验的RSD=0.5%,样品重复性试验的RSD=0.8%,样品稳定性试验的RSD=0.9%,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0.7%)。结论几个主要产区白芍的质量是存在差异的,杭州白芍和亳州白芍的质量最好,为临床使用和制药企业选择原材料提供依据。

  • 标签: HPLC 白芍 芍药苷 产地
  • 简介:摘要近些年,市场上销售的山慈菇中,存在很多质量问题。例如,浙江市场上销售的山慈菇大多是山兰,还有将有毒的丽江山慈菇误用后导致中毒的。本文针对两种不同产地的山慈菇进行了鉴定对比及研究。为正确使用山慈菇及完善与提高山慈菇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进一步对山慈菇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山慈菇 质量评价 品种鉴定 微量元素 薄层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测定山东、安徽、浙江不同产地灵芝的三萜及甾醇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萜及甾醇含量。结果三萜及甾醇含量最高的为山东灵芝,其次为浙江灵芝,再次为安徽灵芝。结论山东、安徽、浙江三产地灵芝中三萜及甾醇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 标签: 灵芝 三萜及甾醇 含量考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怒江州、大理州中三个产地黄精饮片的黄精多糖的含量。方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黄精饮片标准。结果以无水葡萄糖计兰坪县富和山、洱源县马耳山、鹤庆县金墩乡黄精饮片中黄精多糖的含量分别为7.0%、4.0%、4.0%。结论不同产地黄精饮片中黄精多糖含量差异明显,参加比较的三个产地中以兰坪县富和山黄精饮片中黄精多糖含量最高。

  • 标签: 黄精饮片 黄精多糖 含量
  • 简介:摘要本文将采用HPLC法测定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评价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质量。测定了9个山东产地和7个其他产地参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类含量。结果表明,丹参药材质量与产地关系密切,其中四川德阳和陕西商洛产地丹参与山东产地丹参质量相似。此方法为丹参药材的产地选择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丹参 产地 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麦芽中麦黄酮的含量。方法色谱柱ZorbaxC18(2.1×100mm,3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检测波长350nm,进样量20μL,柱温为30℃,流速为0.2mL•min-1分析时间为10min。结果麦黄酮线性范围为0.0032~0.1002m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68%(RSD=2.02%);安徽产地麦芽中麦黄酮含量最高,广东最低。结论不同产地麦芽中麦黄酮含量差异较大。

  • 标签: 麦芽 麦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产地当归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甘肃岷县、云南大理当归中的阿魏酸和藁本内酯、挥发油含量。结果组内比较时,甘肃岷县归尾处阿魏酸和藁本内酯、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全当归及归头部位,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云南大理归尾处阿魏酸和藁本内酯、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全当归及归头部位,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时,甘肃岷县全当归、归头、归尾的阿魏酸和藁本内酯、挥发油含量高于云南大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甘肃岷县当归中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总挥发油的含量高于云南大理的当归。

  • 标签: 当归 有效成分 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不同产地黄连饮片中生物碱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HPLC法分别检测各区域黄连中生物碱情况。结果不同区域黄连中小檗碱、黄连碱、表小檗碱、巴马汀生物碱以及总含量具有一定差别,其中四川洪雅县的黄连生物碱含量较高,而云南德钦县较低。结论HPLC在不同区域黄连生物碱的检验中效果显著,操作较为方便,具有一定重复性,鉴定结果的准确率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生物碱 黄连 高效液相色谱法 饮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个已知产地的生首乌水解前、后蒽醌类成分的含量,从而评价不同采集地生何首乌的质量。方法HPLC法,以C18为色谱柱,甲醇-0.1%磷酸(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四川峨眉山样品中的蒽醌类成分含量最高,游离型和结合型大黄素含量分别为235.59mg/100g,18.17mg/100g,游离型大黄素甲醚为97.69mg/100g;而重庆缙云山、贵州施秉、广西田阳样品中蒽醌类成分含量则较低。结论各产地生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其含量随产地差异较大,为生何首乌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指标和方法。

  • 标签: 何首乌 蒽醌 HPLC法
  • 简介:摘要目的硒元素做为黄芪质量标准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测定并分析探讨不同产地、不同等级黄芪野生、栽培、条、切片中的硒含量与黄芪等级划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进行含量测定,并统计分析其硒元素含量的差异性。结果黄芪中硒的含量为73~618ug/kg。表明不同产地、不同等级黄芪野生、栽培、条、切片中的硒含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也由于加工方式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硒含量差异较大;黄芪条中硒含量最高,黄芪切片中硒元素明显降低。甘肃黄芪条与内蒙黄芪条中硒元素含量比浑源黄芪低。结论建议黄芪质量标准中增加硒元素的含量测定从而达到对黄芪质量更为客观的评价。

  • 标签: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黄芪野生 栽培 黄芪条 切片 含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味子药材不同产地、部位及提取方式对木脂素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不同提取工艺对五味子的木脂素成分含量进行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五味子在3种色谱中的含量不同,其中北五味子3种色谱中的含量均最高,南五味子的含量则相对较低;三种木脂素在90%乙醇回流的情况下占比均最高,水煮是占比最低。结论从整体情况而言,五味子在果仁中的含量最高,破碎五味子后得到的有效成分高,在提取工艺中,选择体积分数较大的乙醇溶液提取得到的五味子含量最高。

  • 标签: 五味子 产地 部位 提取方式 木脂素成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