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45例远端蒂小腿穿支瓣修复足踝部创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加强专科宣教、心理护理、体位指导,制定并让患者理解康复计划;术后科学的体位管理以保护瓣及蒂部免受压迫,密切观察瓣血液循环,保证有效引流,个体镇痛,早期功能锻炼等。结果本组发生2例瓣血管危象,经早期发现积极有效处理,瓣全部成活;平均6个月随访,足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针对患者及手术的特点,制定系统的专科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了患者足踝部功能的康复。

  • 标签: 足踝损伤 外科皮瓣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锁定加压钢板经微创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采用微创经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例,AO分型:43A型11例,43B型12例,43C型9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负重和骨折愈合情况,根据踝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及步态等指标,采用Mazur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32例患者随访8~23个月(平均11.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发生。骨性愈合时间10~20周(平均13.6周),完全负重时间8~24周(平均11.7周)。根据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5%(28/32)。结论微创经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随访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经内固定联合前路小切口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采用后路经内固定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患者36例,原发腰椎间隙感染16例,腰椎间盘术后感染20例,其中L:/,8例、L3/4。12例、L,16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缓解率(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手术时间93-106分钟,平均98.3分钟。手术出血量80~325mL,平均185.4mL。所有患者均达临床愈合,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病例。术后腰背痛缓解率100%,VAS评分术前平均(8.7±0.5)分,术后6个月平均(1.3±0.3)分(t=-16.16,P〈0.001);6个月后患者的满意率为93.6%。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为(73.32±14.15)分,随访时为(12.18±7.44)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2,P〈0.001)。结论采用后路经内固定联合前路小切口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固定可靠、疗效确切,为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腰椎 感染 经皮内固定
  • 简介:目的评价经侧人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LLD)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4月-2010年5月对163例腰椎间盘突出(L3-5)患者行PLLD。其中,男性92例,女性71例;年龄22-65岁,中位年龄46岁;病程6个月至21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6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LLD,手术成功率100%,无血管、肠管、神经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6.75±2.32)降到术后(3.10±1.34)(P〈0.05).JOA评分由术前(11.84±2.42)提高到术后(25.36±3.24)(P〈0.05)。术后随访1-5年,优良率达94.5%。结论PLLD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适用于纤维环受损的L3-5腰椎间盘突出。

  • 标签: 腰椎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侧入路 介入性放射学 摄影学
  • 简介:创伤、感染、肿瘤、先天性疾病等常导致骨缺损,对其进行修复重建的目的是尽可能迅速、完全地恢复骨的结构和功能.自体骨移植是治疗骨缺损的最好方法,但其增加创伤,来源有限,取骨区有一定的并发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可替代自体骨移植用作骨缺损修复的材料.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应该具有以下特性:(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足够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力学适应性;(3)骨传导性;(4)骨诱导性;(5)提供成骨细胞,直接成骨;(6)良好的材料-骨组织界面;(7)可塑形.目前临床应用的骨修复材料中没有一种能符合上述全部条件,只是具备上述条件中的一部分,但在临床应用中,对骨缺损的修复,往往只需满足部分条件即可,我们可以根据修复对象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材料.现将近年来几类材料的研究综合讨论如下.

  • 标签: 骨缺损修复材料 研究进展 先天性疾病 自体骨移植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关节材料改进的方法,寻找理想的人工关节材料.方法从人工关节面材料和人工关节柄材料两个方面介绍了用于制造人工关节的聚乙烯、金属、陶瓷材料的改性方法.结果分析了各种人工关节材料的优缺点,通过改性处理可以改进材料的性能.结论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较多,但是尚未找到一种理想的材料.研制具有机械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的人工关节材料是发展方向.

  • 标签: 人工关节 材料
  • 简介:聚羟基乙酸是一种简单的聚酯,它具有优异的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类较重要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本文综述了聚羟基乙酸的一些性能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标签: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聚羟基乙酸 生物降解性
  • 简介:目前临床侵人性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存在多种手术方式,文献对无张力阴道吊带术及其繁多的植人材料报道甚多。文章就目前流行的控尿机制、吊带术历史和临床使用吊带材料的最新进展做系统综述。

  • 标签: 尿失禁 压力性 吊带术 阴道吊带 吊带材料
  • 简介:目的研究聚乳酸体外降解过程中重量损失及分子量衰减情况.方法(1)应用实时降解实验,将PLA膜件按厚度0.10~0.29、0.30~0.49、0.50~0.69、0.70~0.90mm分成4组,分别浸与PBS液中,37±1℃的恒温水浴箱中,每10天更换1次PBS液,分别于1、2、4、8、12、16、20、24、30、42、56、80、96天等13个时间段取出,计算重量保持率,另外取PLA膜浸于PBS液中,37℃恒温,每10天更换1次.分别于1、2、4、8、12、16周剪取部分,GPC测PLA膜的分子量.(2)加速降解实验,取表面积分别为5×5、5×10、10×10、10×15mm2的PLA膜4组,每组4片,浸于PBS降解液中,50℃恒温,每天更换一次.分别于0.5、l、1.5、2、3、4、5天剪取部分膜片,GPC法测分子量.(3)Pitt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聚乳酸实时降解30天,重量保持率迅速降至94%~96%之间,而后下降平缓.两周时分子量下降了40%左右,而后下降缓慢.加速降解4天重量保持率降至94%~96%之间,降解1.5天,分子量下降40%左右.结论聚乳酸的体外降解早期分子量及重量快速丧失,中晚期下降趋于平缓,符合简单的水解模式.

  • 标签: 聚乳酸 降解 分子量
  • 简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2013年大会将于2013年12月21日.23日在深圳举行。大会主办方一中国生物材料学会(ChineseSocietyforBiomaterials,cSBM)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务院批准的由中国从事生物材料科学技术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发展生物材料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CSBM的前身是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作为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的奠基成员之一,CSBM代表中国生物材料界作为该联合会的会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物材料事业的发展,为在不同学科和领域工作的生物材料科技、教育、企业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对话和交流平台,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本次大会将汇集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和医疗机构、

  • 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生物材料科学 学会 科技工作者 多学科交叉 管理工作者
  • 简介:本文简述了生物材料和医用装置的生物学评价项目选择以及生物学评价方法,并对生物学评价的意义和发展历史及现状作了概述.

  • 标签: 生物材料 医用装置 生物学评价
  • 简介:荷电材料是一类新型功能材料。正电性荷电材料表面带有较强的正电荷,对负电性的细菌、病毒和细菌内毒素有较强的亲和作用。本文介绍了将纤维、颗粒、微孔滤膜及深层滤器等各种形式的荷电材料用于纯水与药液除细菌内毒素、血液除菌、败血症治疗以及饮水中病毒浓缩回收等技术,分析了应用前景。

  • 标签: 荷电材料 除菌 除细菌内毒素 病毒浓缩
  • 简介:生物材料是以医疗为目的,用于与活组织接触以形成功能的非生命材料。对生物医用材料的基本要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满足生物力学要求,可灭菌,可成型,易加工。在20世纪20年代,生物材料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而应用骨科的生物医用材料最为明显。新世纪来,骨科生物医用材料无论是在材料研发、理论创新、产品研究、检验检测还是临床应用推广上都有长足的进展。为了使材料在功能上更加接近于人体的自然功能,国内外生物材料开发研究主要趋势是致力于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致力于开发生物相容性好、更能适应人体生理需要的新材料。生物材料的“生物化”、“复合”也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骨科材料 生物材料 征稿启事 临床研究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通过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探讨组分比例分别为3:7和7:3的13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B—TCP/HA)双相骨修复材料的遗传毒性特征,以评价该材料的潜在致突变性。方法采用生理盐水(SC)和二甲基亚砜(DMSO)两种介质对试验样品浸提,采用平板掺入法进行试验,计数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在活化和非活化条件下的回变菌落数,以检测其致突变比值。结果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结果成立。两种比例的材料采用SC或DMSO浸提,浸提液均未引起试验菌株回变菌落数超过阴性对照的2倍,即致突变比值MR均〈2。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β-TCP/HA样品Sc浸提原液及DMSO浸提原液对标准试验菌株均无诱变性。

  • 标签: β磷酸三钙 羟基磷灰石 AMES试验 生理盐水 二甲基亚砜
  • 简介:《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ISSN1672-5972CN42-1715/R)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是以突出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体现骨科临床技术趋势与应用面的拓展,理工医相结合的专业期刊。现已被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AS化学文摘等大型数据库收录。

  • 标签: 征订启事 化学文摘 国际标准开本 临床技术 发行面 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