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气分析在急诊内科发作性意识障碍患者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我院急诊内科发作性意识障碍患者140例,于发病2h内完善血气分析,分析比较血清乳酸、阴离子间隙(AG)、碳酸氢盐在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与非痫性发作中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GTCS患者血清乳酸及AG水平显著高于复杂部分性发作、晕厥、心因性非痫性发作、非痫性发作患者(P<0.05),碳酸氢盐水平低于其他类型发作性意识障碍患者(P<0.05)。乳酸、AG和碳酸氢盐鉴别诊断GTCS与非痫性发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5%CI0.785-0.935)、0.778(95%CI0.693-0.864)、0.740(95%CI0.633-0.848);敏感度分别为80.5%、75.6%、66.3%,特异度分别为80.2%、69.8%、65.6%。结论 血清乳酸、AG、碳酸氢盐可作为GTCS与非痫性发作早期鉴别诊断工具,其中血清乳酸诊断效能最高。

  • 标签: 血气分析 发作性意识障碍 鉴别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产前检查及护理于高危孕妇应用中有效机制分析。 方法: 课题共纳入 120 例高危孕妇为客观分析对象,课题开展时间在 2017 年 11 月到 2019 年 12 月,模拟随机抽签模式均分两组,一组 60 例分设常规组,予以常规妊娠保健,一组 60 例分设实验组,联合产前检查及护理干预。 结果:实验组心理评估、满意度及妊娠期并发症等指标均异于常规组, 2 组差经检查检验表意义( P<0.05 )。 结论:于高危孕妇孕期保健中开展产前检查及有效护理指导,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指导价值高。

  • 标签: 高危孕妇 产前检查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胎盘早剥早期诊断意义及其对母婴结局影响。方法:入组样本选自本院妇产科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胎盘早剥患者,共计80例,对比两组患者分娩结果、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无论在分娩结果、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还是新生儿情况均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通过加强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测(影像学检查+胎心监测),可提高胎盘早剥诊断准确率,从而改善患者分娩结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 标签: 早期诊断 胎盘早剥 诊断意义 母婴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中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 170 例医院感染病人为对象,奇偶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均 85 例,甲组常规检验方法,乙组微生物检验方法,比较 2 组感染程度和感染控制状况。 结果: 甲组感染程度较差于乙组( P < 0.05 );甲组 总 控制率 77.6% ,低于乙组 总 控制率 94.1% ( P < 0.05 )。 结论: 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时,选择微生物检验方法,有利于减少感染发生率,改善控制感染程度,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 感染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于消化内镜诊疗中,行无缝隙护理管理,探究其意义。方法 采选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共计106例,随机分成C组(常规护理)、W组(无缝隙护理),对比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效果。结果 (1)各住院指标方面:W组<C组,(P<0.05);(2)不良事件:W组总发生率<C组(3.78%vs22.64%),差异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意义。 方法: 本研究主体为 2016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间到基层部队两个地理位置相近单位,对数量相等官兵进行预防教育 92 例 受检者。分 A 组和 B 组,均 46 例,行健康教育与常规指导。对比传染病预防效果和干预满意度。 结果: A 组传染病发生率为 4.35% , B 组为 17.39% ;健康知识评分高于 B 组;干预满意度为 97.83% , B 组为 84.78% ( P < 0.05 )。 结论:为体检人员行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传染病,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传染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于妇产科护理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意义进行研究。方法:对2018年3月到2020年4月100例孕妇做分组(随机数表法)研究,分为甲组同乙组,两组均50例孕妇。其中,乙组常规护理,甲组在乙组基础上加孕期健康教育,比较满意度、妊娠结局、住院时间以及分娩时间。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后,甲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乙组(P<0.05);甲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乙组(P<0.05);甲组住院时间、分娩时间均少于乙组(P<0.05)。结论:于妇产科护理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可提高孕产妇满意度、改善妊娠结局、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分娩时间。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孕期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特点及检测意义 。 方法: 选择于本院接受治疗 60 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时间在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9 月期间,将 60 例肝癌患者归为研究组,另外选择 60 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 AFP 、 GGT 、 AFU 以及 CA 125 水平;比较分析研究组患者血清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 AFP 、 GGT 、 AFU 以及 CA125 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0.05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与 AFP 、 GGT 、 AFU 以及 CA 125 各单项检测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 结论: 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细胞发展具有密切关联,可以应用于肝癌患者筛查、治疗过程中,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肝癌 血清 肿瘤标志 临床检测 意义
  • 简介:【摘要】小儿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常见致病原因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妊娠期感染等,其中遗传因素大约只占 8% 左右,而绝大部分是由环境因素而引起,患儿会因此可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喘气、发绀,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 。一般情况在胎儿心脏一般在妊娠早期大约 7 周开始发育,若在此期间孕妇服用药物、遭受感染、吸入污染空气,都会导致患胎儿心脏发育不全,唯有得到及时诊断,才可帮助患儿得到有效救治,避免不良情况出现。目前主要治疗为手术,能够帮助患儿恢复正常,但早期诊断对于患儿来说是十分重要 [2] 。随着医疗科技持续发展,多种诊断小儿心脏病仪器逐渐出现,其中超声心电图是近些年才出现一种新型仪器,它能够充分了解患儿病情,评价其心功能,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了告知广大群众超声心电图是什么,本将细致讲解超声心电图在小儿心脏病在诊断小儿心脏病意义,详细内容如下:

  • 标签: 超声心电图 小儿心脏病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本院收治行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孕妇 8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行常规产前检查孕妇 84例为对照组,比较高危妊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高危妊娠症状检出率甲型肝炎 10.71%、乙型肝炎 13.10%、梅毒 8.33%、 HIV11.91%、 TORCH8.33%显著高于对照组 2.38%、 3.57%、 1.19%、 2.38%、 1.19%,高危妊娠症状发生率 2.38%显著低于对照组 17.86%, P< 0.05。结论:孕期加强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可及时发现并纠正高危妊娠症状,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孕期检查 免疫检验项目 高危妊娠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CT检查在诊断肺炎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5月-2023年6月间收治385例肺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部CT、X线诊断,并将穿刺活检结果作为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结果:胸部CT检查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胸部CT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肺炎患者应用胸部CT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且具备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诊断结果可靠,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 胸部CT 肺炎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2-2019.12月诊断为乙型肝炎5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到我院体检56名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IgG、IgA以及IgM水平,同时对比56例患者中好转患者与未好转患者IgG、IgA以及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IgG、IgA以及IgM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好转组患者IgG、IgA以及IgM水平要低于未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能够作为判断是否患有乙型肝炎一种依据,同时也可以反映出患者病情状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生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其全面发展和提高,在教授基本医学理论知识、操作技巧,提高医学技术和能力水平同时,还需要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以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因此,需要创新和转变传统教学理论和模式,积极构建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以更好适应现代医学对于人才培养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构建意义、有效途径和方法,希望对这方面教学实践工作开展和实施有所帮助。

  • 标签: 医学生 人文素养 培养模式 构建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行苄星青霉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临床意义。 方法: 随机抽取我科行卞星青霉素患者 40 例,将随机分为 2 组,各 2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率,血压、疼痛程度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率、血压等比较差异不显著,而护理后观察组心率、血压波动情况、疼痛程度等较对照组显著较小。经护理后,观察组出现 1 例晕厥,而对照组出现 2 例晕厥, 2 例心慌,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显著较低。 结论: 对行苄星青霉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有效维持其心率、血压稳定,减轻紧张焦虑情绪等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心理护理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