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钠治疗D-二体升高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妇科收治的130例D-二具体升高复发性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肌射hCG和黄体酮直至妊娠84d,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患者计划怀孕的前30d开始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000U治疗,直至妊娠1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观察流产者的平均妊娠时间,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84.61%(5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9.23%(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流者平均妊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体升高复发性流产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疗法,可以显著提高保胎成功率,无任何不良反应。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D-二聚体升高 复发性流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D-二(D-D)体和凝血四项检测在临产期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2月本院33例临产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3例健康非孕妇为对照组。均接受D-二体和凝血四项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D-D、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期孕妇检测D-D水平以及凝血四项指标可以及时了解孕妇的凝血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及时进行干预,对保障母婴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临产期孕妇 D-二聚体 凝血四项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重点研究急诊科在病床边检测血浆中D-二体水平对胸痛患者病情的判断,以警惕胸痛患者D-二体阳性的危险信号。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莆田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管超声结合D-二体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ASO)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就诊的100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接受外周血管超声诊断、D-二体诊断及外周血管超声结合D-二体诊断,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该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联合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血管超声、D-二体诊断(P<0.05),特异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管超声结合D-二体诊断,可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外周血管超声 D-二聚体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凝血四项及D-二体检测对于妊娠晚期妇女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9年2月,结束于2022年2月,随机抽取了我院60例妊娠晚期妇女进行研究,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时选择了同期的60例健康体检女性(非妊娠妇女)进行对比,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受试者实施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D-二体检测,对比两组受试者以上指标的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T、TT、APTT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FIB和D-二体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晚期妇女来说,使用凝血四项及D-二体检测在临床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对孕妇体内的凝血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于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高产妇分娩的安全性。

  • 标签: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妊娠晚期
  • 简介: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1例宜宾地区感染粪圆线虫的诊疗全过程,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该例患者入院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等各项检查。结果 主要特征是腹疼伴腹胀、头昏、乏力、纳差,重度贫血貌,大便常规生理盐水涂片显微镜下找到粪圆线虫杆状蚴,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以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补液、输血,驱虫等对症治疗及中药饮片或颗粒补气补血,治疗8d,患者症状好转,予以出院。结论 宜宾市存在粪圆线虫感染病例,临床医生对于不明原因腹疼及土壤频繁接触的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该病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缩短了疗程,减少毒副作用,得到了满意的疗效。(高危人群对该病缺乏了解)

  • 标签: 粪类圆线虫病 寄生虫卵 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上颌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错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该次研究从2020年7月开始,至2021年8月为止,通过电脑操作的方式,随机选择上述时间段内我院接受早期骨性Ⅲ错的患者共30例,为其实施上颌前方牵引矫治治疗,患者均接受为期一年的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结果:患者的SNA、ANB以及SN-MP值较治疗前均有增高,其SNB则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对于早期骨性Ⅲ错的患者实施上颌前方牵引矫治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让患者的上颌骨以及下颌骨有着正常的发育方向,继而对患者的上下颌骨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让患者出现的骨性Ⅲ错症状得到良好的矫治,应该得到临床实际使用并推广。

  • 标签: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 早期骨性Ⅲ类错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的解决方案,提高门诊就医满意度,体现优质护理服务价值。方法:以我院中医科门诊为例,收集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于我科就诊的50名患者,在3月中旬、9月中旬随机派发调查问卷,分别记录就医满意度、投诉率结果并分析。结果:优化门诊就诊服务管理措施前:3月份满意度72%,投诉率%;优化后:9月满意度升至98%,投诉率下降至4%(P

  • 标签: 就医满意度,优化门诊管理,优质护理,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二体与凝血指标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价值。方法:共选取49例于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并同期选择49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D-二体水平(D-D)和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D-二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D-二聚体 凝血指标 妊娠期高血压 应用 患者 研究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体与凝血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6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设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46例正常妊娠孕妇设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不同组别、不同严重程度D-D与凝血指标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D-D水平较高(P<0.05),且APTT、PT及TT等指标水平较低(P<0.05);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轻度子痫前期组及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D-D水平较低(P<0.05),APTT、PT、TT等指标水平较高(P<0.05);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D-D水平低(P<0.05),APTT、PT、TT等指标水平高(P<0.05)。结论:

  • 标签: D-二聚体 凝血指标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检验血凝4项和D-二体在孕妇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的80例孕妇和同期80例健康非孕妇,均接受血凝4项和D-二体检验,分别设定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PT、APTT、TT和参照组比较短,FIB和D-D指标和参照组比较高(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血凝4项和D-二体检验可通过凝血指标全面了解其凝血功能,可为血栓性疾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支持,对优化母婴结局有很大的帮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联合检验 血凝4项 D-二聚体 孕妇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磺酰脲降糖药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11~2021.11月于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磺酰脲降糖药治疗,对患者一般资料和患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制定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结果:120例患者中,共出现不良反应2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包括代谢和营养障碍、神经系统损害、精神紊乱、胃肠系统损害等,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肝损伤等。结论:磺酰脲降糖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应加以重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磺酰脲类降糖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兽药中氨基糖苷残留是目前动物源性食品的重要安全问题之一。食品中氨基糖苷残留量的检测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基质中痕量兽药残留的检测依赖于有效的前处理方法和先进的分析仪器。阐述了氨基糖苷兽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以及国内外氨基糖苷类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预处理方法,如液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和分析的免疫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监测提供参考。指出SPE是最有前途的前处理方法,质谱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仪器的小型化是检测仪器的发展趋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中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状况 。方法:在 2019年 2月到 2020年 4月开展本次研究,期间以随机入选的方式纳入 100例高血压患者。回顾统计 100 例患者在心内科所用抗高血压药物类型。回顾总结五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 结果: 100 例患者在抗高血压药物方面的用药中利尿剂、 β 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的用药次数最多,在用药频度方面美托洛尔最高、其次为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呋塞米,除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用药利用指数超过 1 ,其他均低于 1 。 结论:对于心内科五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的用药相对不合理,其他药物基本合理。

  • 标签: 高血压 心内科 治疗药物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三叶青叶总酚的提取工艺。方法:回流提取法,以总酚提取率、得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影响因素包括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次数。结果:三叶青叶总酚提取最佳工艺为:回流提取法,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3次,料液比1:25,乙醇体积分数70%。结论: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三叶青总酚成分的提取工艺,获得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三叶青叶总酚的开发利用奠定实验基础。

  • 标签: 三叶青叶 正交实验 总酚类 提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血管 +他汀类药物一起服用是否比单用心血管更好。方法:将冠心病病人 80例划成两组,给予 A组心血管药物, B组加用他汀类药物。结果:相比于 A组, B组 TG、 TC、 LDL-C含量皆相对偏低,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 P均< 0.05。结论:心血管药物与他汀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血脂情况,进而显著缓解症状。

  • 标签: 冠心病 他汀类 血脂情况
  • 简介:摘要:法医司法最终鉴定结论作为案件审判非常关键和核心依据,对于案件审理、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法律条款具有的公平公正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在针对法医司法案件展开科学鉴定时,关于司法重复鉴定问题逐渐引发研究人员、司法鉴定人员的重视与关注。文章以法医司法重复鉴定为切入点,通过全面分析法医司法鉴定存在重复鉴定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原因,探索高效针对司法鉴定重复问题进行合理改善的措施和方法。

  • 标签: 法医 司法鉴定 重复鉴定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