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结节体积测量在肺癌筛查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其对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分析已有研究的数据,评估肺结节体积测量在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收集包括结节大小、结节位置、结节表面特征等相关信息,并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软件进行结节体积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评估结节体积测量在肺癌筛查中的准确性。结果:经过分析,肺结节体积测量在肺癌筛查中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与传统的单纯线性测量相比,体积测量能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结合其他影像学特征,如结节形状、边缘光滑性等,进一步提高了肺癌诊断的准确性。此外,结节体积测量还可以作为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结论:肺结节体积测量在肺癌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它可以提高肺癌的早期筛查能力,减少漏诊率,并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测量方法,并结合其他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估,以提高肺癌筛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肺结节 肺癌筛查 肺结节体积测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己酮可可碱注射液pH值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对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和量化。影响己酮可可碱注射液pH值测量结果的主要原因是pH计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校准仪器使用的标准缓冲液引入的不确定度,并结合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试样对各分量进行计算,得到pH值测量结果为5.62的己酮可可碱注射液扩展不确定度U(pH)=0.02。

  • 标签: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 pH值,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内外妇儿科护理工时及护士配置的测量与比较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所在职的 170 例护士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护理级别在不同科室的护理工时以及人员配置情况 。 结果 一级护理在内科护理工时平均为( 278.36±46.22 ) min ,在外科护理工时平均为( 198.26±31.37 ) min ,在妇科护理工时平均为( 162.35±28.42 ) min ,在儿科护理工时平均为( 158.38±23.53 ) min ,均显著高于二级护理在 内外妇儿科的 护理工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除妇科护理人员配置足够,其余科室均出现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情况,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内外妇儿科内的 护理工时存在差异,且大多数科室护理人员配置均出现配置不足现象,因此,在临床安排人员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护理级别、护理科室等因素,合理配置人员,从而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 。

  • 标签: 内外妇儿科 护理工时 护士配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测量干体重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高血压疾病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同时患有高血压疾病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取随机排序平均分组的方式,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测量干体重护理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以及水负荷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水负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采取测量干体重的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的血压值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测量干体重护理 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莫西林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对阿莫西林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以确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莫西林药物检测的可利用性和有效性。结果:最终测量结果表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阿莫西林的回收率约为88.4%-99.7%左右,在测量的实验样本中检测出阿莫西林的浓度于0.48-1.43mg-1之间时,浓度和峰面积之间表现出良性线性关系。结论:阿莫西林应用高效液相谱法测量的可实施性较高,具有良好应用的价值,可在临床多实践。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 测量 阿莫西林 含量
  • 简介:摘要:强化DSA大型放射性医疗设备辐射剂量测量与防护管理对于保证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将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在设置不同工况的基础上,检测DSA放射环境分组测量剂量数据,并根据实际检测结果判断对相关人员的影响,最终为实现放射介入治疗受照剂量控制提供支持。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为最大限度上保证相关人员的安全,需要合理运行个人防护措施,做好医护人员宣教,这对于保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 标签: 受照剂量 辐射[zc1]剂量 安全防护 早期预警
  • 简介:本文应用YY/T0014.2005《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行业标准》中的方法进行吸光度测量,论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吸光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分析方法及结果。

  • 标签: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测量对焦虑症心理护理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心理状态。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于我院接受护理的焦虑症患者9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两组均接受心理护理,其中观察组采用心理测量,对比护理效果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率达到97.92%,对照组为89.58%,观察组护理期间整体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测量 心理护理 焦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化工园区”)人群肠道线虫感染情况,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低年级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蛲虫卵或成虫。结果2006—2015年共检查7442人,检出肠道线虫感染者81例,感染率1.09%,检出虫种为蛔虫、钩虫,其感染率分别为0.95%、0.16%,未检出鞭虫及其他肠道线虫。低年级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蛲虫检查5710人,检出感染者23例,感染率0.40%。结论化工园区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较低,但仍需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肠道线虫监测。

  • 标签: [] 肠道线虫 感染 南京化工园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人群血压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方法:选取某地区连续 6年行健康体检 374例,根据血压状态分为高血压组 (n=68)及非高血压组 (n=306)。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检测指标,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压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年龄、身高、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血糖及甘油三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体重指数是影响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应更加重视血压监测,控制体重指数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 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因素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红外皮温测量在糖尿病神经性足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5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1月~2022年7月期间,对所有患者均采纳红外真皮温度计测量双足相应部位皮肤温度,分析糖尿病神经性足溃疡治疗作用。结果 足部温差≥2℃是足部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部溃疡程度与足部皮肤温度差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神经性足溃疡实施红外皮温测量可获得显著机制,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红外皮温测量 糖尿病 神经性足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中超声测量外周静脉直径的作用。方法:以 2018年 5月 11日至 2019年 6月 15日的 100例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血管评估,观察组实施超声测量外周静脉直径。观察两组置管成功情况,分析静脉直径与置管成功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为 88.0%,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静脉直径 0.6以上首次置管成功率为 100.00%, 0.2及以下概率为 60.00%。结论: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中,超声测量外周静脉直径效果显著,可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且静脉直径与成功率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置入静脉留置针 外周静脉直径 首次置管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床旁即时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对颅内压增高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纳入的86例颅内压升高患者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均接受床旁即时超声,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经床旁即时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诊断颅内压增高,其真阳性为85例。结论 床旁即时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其对颅内压升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及特异度相对较高,对于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有利,值得将其应用并推广于临床。

  • 标签: 床旁即时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增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囊测压表法和手指捏感法测量导管套囊压力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0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所有患者中筛选出112例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使用手指捏感法来测量导管套囊的压力,观察组使用气囊测压表法来测试导管套囊的压力。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在对整个过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诊治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气囊测压表法来对患者进行导管套囊压力进行测试,可以极大的降低患者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测量工作的满意度,非常值得在该领域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指捏感法 气囊测压表法 导管套囊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