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ICU 护理小组对危重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人民医院 ICU 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 96 例按照电脑排列序号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 48 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由 ICU 护理小组实行护理干预。观察 2 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对性心理护理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医学作为出发点,探究运用医学的知识理论来研究和预防人的心理方面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医学心理学以医学的基础知识与理论为基本的框架,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医学治疗实践中。研究身心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以及各种疾病在发作的过程中,病人自身心理行为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包括临床心理、变态心理,神经心理、护理心理、健康心理以及其他心理,本文主要论述护理心理

  • 标签: 医学心理学 护理人员 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研究骨折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方法:78例入院施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施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疼痛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干预表示相对满意的患者数多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折 焦虑 抑郁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梳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评估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均接收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接受心理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SDS及SA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两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纠结容貌是否受影响、未来能否生育、自然寿命等问题,进而滋生消极心绪,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排解。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良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学校教育也成为各界关注重点,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还要重视学生身体健康。基于此,学校医务室展开健康教育,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整体提高师生对于身心健康的认识。本文将对学校医务室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做法进行阐述。

  • 标签: 学校 医务室 健康教育 做法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整形美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心理及满意度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50例局麻整形美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VA 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VA 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指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NRS评分。结果: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指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恶性肿瘤放疗病人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遵循硬币法将62例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受治于我院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验证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结局。结果:护理后验证组患者的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度评分较参照组患者更高,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提升恶性肿瘤放疗病人的心理调节能力,使之不良情绪得到更好改善。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 放疗 心理调节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对肝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时间段内,选取本院接收的98例肝癌患者,分成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初产妇进行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对分娩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之间选取我院分娩产妇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进行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在焦虑(SAS)得分和疼痛视觉得分无明显差异,数据无可比性(p>0.05);护理后干预组在焦虑(SAS)得分和疼痛视觉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疼痛程度以及心理状态都优于对照组,P<0.05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围产期规范化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分娩疼痛感,减少产妇不良情绪,有助于产妇顺利生产,临床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围产期 规范化心理护理 初产妇 疼痛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宁疗护中老年终末期患者心理状况特征分析与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老年终末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个小组后,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并开展不同护理措施。其中一组的30例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另一组中的30例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指导,上述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护理后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量化评估,再将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护理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处于终末期病情较重的状态,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较高,对照组有同样现象,将评估的具体数据进行比较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在护理完成后,再次进行心理状况的检测,得到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有改善的情况,并且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安宁疗护中老年终末期患者的心理十分脆弱,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才能让老年终末期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舒缓心结,配合治疗,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安宁疗护 终末期 心理状况特征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胎膜早破产妇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分娩方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针对院内2016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70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5例,分析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改变与分娩方法。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躁、抑郁评分无较大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焦躁、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的分娩方法与心理状况均有着正面的影响,能够提升自然分娩率,缓解产妇焦躁、抑郁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胎膜早破产妇 护理 心理护理 分娩方式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