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分析急诊医疗抢救室突发救护护理中断原因的基础上,界定了急诊医疗抢救室突发救护护理中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急诊科急救护理中断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员原因、环境原因和医院管理原因。因此,医院应重视急诊抢救护理的中断,加强护理管理,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减少外来人员的影响,并采取合理措施,降低急诊科急诊护理中断的发生率。

  • 标签: 急诊科抢救室 突发抢救护理中断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该文主要综述了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交接班中断的相关概念和中断情况,提升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护理中断事件的重视程度,提出ICU交接班护理中断问题的解决路径,从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患者的护理安全性,提升ICU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工作有效性,进而提升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ICU 交接班 护理中断 问题 解决路径 综述
  • 简介:摘要: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对ICU护理中断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以期根据影响因素制订一系列有效干预措施,切实有效地预防ICU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为患者及护士双方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 标签: ICU 护理中断 影响因素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中护理干预在重症心肺复苏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3月期间开展常规护理的重症心肺复苏患者2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4月~2019年10月开展集中护理干预的重症心肺复苏患者20例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干预9周后预后效果、住院、抢救时间及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控制良好例数高于对照组,住院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护理 干预管理 事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干预性管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内科2020年-2021年从事护理工作的13例护理人员,对比干预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频率比参照组低,持续时间比参照组短(P

  • 标签: 干预性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 中断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内分泌科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对某医院内分泌科的86名患者进行深入调查。结果:用药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率较高,主要原因包括医嘱沟通不畅、患者用药知识缺乏以及护理流程不当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医护沟通、提升患者用药教育、优化护理流程等。通过实施这些对策,有望降低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内分泌科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结论:本研究为内分泌科用药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实践参考和理论依据。

  • 标签: 内分泌科 用药护理 中断事件 现状 调查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放疗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对该系统的评价,并分析影响评价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系统用户进行现场调查并回收,采用方差分析及最优尺度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用户对该系统满意度较高,主要集中在预约功能、系统易用性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影响对系统评价的因素则主要包括了年龄、教育程度和工作部门。结论该系统受认可程度较高,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来提高其针对性和普适性,以实现更多价值。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用户评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在现代医疗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疗器械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功能性和安全性,还要关注用户体验和人性化设计。本文旨在探讨医疗器械设计中用户体验与人性化设计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

  • 标签: 医疗器械 用户体验 人性化设计 设计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化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按照CNP标准化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仅接受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士用患者观察量表(NOSIE)得分、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出院时试验组与对照组NOSIE因子分评分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O.05)。试验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NP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精神康复。

  • 标签: 临床路径 精神分裂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