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各种原因导致低氧血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给予病因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PaO2、PaCO2、pH、Sa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结论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治疗低氧血症的有效治疗措施。

  • 标签: 无创急性通气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镇静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43例患者使用镇静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恢复良好19例(44.2%),中残8例(18.6%),重残6例(14.0%),植物生存1例(2.3%),死亡8例(18.6%)。结论通过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正确选择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严密监测镇静效果,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能够达到更好的镇静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机械通气 镇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施机械通气24h以上62例患者、14个与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0.65%。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4d、患者仰卧位、雾化吸入、频繁吸痰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加强全方位管理和感染监测,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尽量采用半卧位,减少不必要的吸痰和雾化吸入,避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降低肺部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 标签: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重症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气道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患儿均在12-48h哮喘症状得到基本控制,患儿24h血气分析结果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60mmHg,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3.6±0.2)d。结论在重症哮喘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精心的气道护理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小儿 重症哮喘 气道护理
  • 简介:2014年8月25日,由DICOM国际标准委员会主办,国际DICOM标准中国委员会(ChinaInstituteforMedicalImaging&CommunicationStandards,CIMICS)、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和成都金盘电子科大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4DICOM国际标准委员会中国·成都会议在电子科技大学顺利召开。此次到会嘉宾共有87人,国外嘉宾9人,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DICOM标准委员会共同主席兼GEHealthcare互操作性架构师HarrySolomon、DICOM第29工作组共同主席兼美国放射协会放射学教授CharlesKahn等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 标签: DICOM标准 国际标准 委员会 成都 电子 科技
  • 简介:摘要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培养具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与工作岗位对接且规范的实践操作能力。建设校内场景式实训基地,可以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推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

  • 标签: 场景式实训基地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专业发展
  • 简介:摘要按照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以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

  • 标签: 妇产科护理学 工学结合 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积极采用综合实训、个案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生理学教学中,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不仅是当前护理模式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未来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客观要求。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在生理学教学中,应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生理学教学中。

  • 标签: 人文素质 护理 生理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神经外科脑血管亚专业进修医师的培养。方法根据进修医师的不同具体情况,从提高医德医风教育、加强脑血管病理论学习、重视病历书写及个体化实践指导、鼓励资料积累与总结等方面进行规划指导。结果进修医师进修期限虽然短暂,但经过个体化指导及责任意识激励后,受益匪浅。结论本实践客观的全面提高了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亚专业进修医师的综合素质。

  • 标签: 血管内介入 神经外科 进修医师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是是遗传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国内外报道了20余种常见典型的眼科病属遗传病的范畴,因此在眼视光专业中开设医学遗传学有其必要性,本文从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与要求以及今后课程改革的方向等六个方面陈述了医学遗传学课程设置体系。

  • 标签: 医学遗传学 眼视光 眼科遗传病 课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丙泊酚镇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获得最佳的镇静效果。方法60例机械通气患者,给予丙泊酚镇静,动态观察用药前后各项生命体征、SaO2动脉血气分析及人机对抗的变化。结果患者心率(P<0.01)、血压(P<0.05)、呼吸次数(P<0.01)明显下降、SaO2明显升高(P<0.01);患者用药前后人机对抗(P<0.01)及意外拔管明显的较少(P<0.05)。结论丙泊酚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具有很好的镇静效果。

  • 标签: 机械通气 丙泊酚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机械通气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新生儿机械通气患儿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败血症、气胸、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减少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预后。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治疗后再次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9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呼吸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导致老年重症患者在通气后再次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病菌主要有白色念珠菌、洋葱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等。两组患者在通气治疗后的下呼吸道再次感染概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导致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行机械通气后出现下呼吸道再感染的原因相对较多,且死亡率较高,因此,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感染源进行有效控制。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 下呼吸道感染 机械通气 面罩吸氧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对我院重症病房接收的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机械通气患者做详细回顾分析,全部96例患者按照所接受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一组接受优质护理作为观察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统计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对本次的护理效果做出客观评价。结果观察组各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后显然身体情况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该护理方法也对治疗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两组间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程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很大价值,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痛苦,间接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率,并且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使用价值及范围都较大。

  • 标签: 优质护理程序 ICU机械通气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8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结果48例患者均恢复自主呼吸,成功撤机,机械通气时间2-31d,平均13.6±2.7d;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4.17%,给予相应处理后均缓解,无死亡病例发生;护理满意度97.92%。结论对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罩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与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产科收治的呼吸衰竭的新生儿40例作为观察组,针对观察组给予面罩机械通气进行抢救;另外随机抽取2011年之前的40例呼吸衰竭的新生儿40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通气时间、并发症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通气时间为34.9±12.5h,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7.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55%。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面罩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能够缩短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 标签: 面罩机械通气 新生儿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危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0年4月-2014年2月来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84例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特殊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通气后的存活率达到97.6%,比对照组患者(83.3%)高,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特殊护理后的PaO2比通气前显著提高,而PaCO2则显著降低,同时比对照组患者提高和降低的幅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机械通气时给予特殊的护理,能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大幅度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支气管哮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