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手感X线法和RootZX电测法在根管治疗中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应用结果,从而评价其准确性、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将143名患者拟做根管充填的186个根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手感X线法和RootZX电测法测定根管的工作长度,然后常规进行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术后拍摄X线片,观察根管充填效果。结果手感X线组和RootZX电测组的恰填率分别为61.54%和82.11%(P<0.05),而超填率分别为23.08%和11.58%(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电测法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快速、准确、充填效果好、超充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根管治疗 电测法 根管充填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手感X线法和RootZX电测法在根管治疗中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应用结果,从而评价其准确性、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将143名患者拟做根管充填的186个根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手感X线法和RootZX电测法测定根管的工作长度,然后常规进行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术后拍摄X线片,观察根管充填效果。结果手感X线组和RootZX电测组的恰填率分别为61.54%和82.11%(P<0.05),而超填率分别为23.08%和11.58%(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电测法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快速、准确、充填效果好、超充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根管治疗 电测法 根管充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效果。方法 将静脉输液患者 100例,以双盲法随机进行分组,时间为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对照组 PICC静脉输液,实验组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分析 2组静脉输液患者干预的结果。结果 实验组静脉输液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 8.00%),相比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32.00%),更低, P<0.05;同时,实验组护理满意率( 96.00%),相比较对照组护理满意率( 82.00%),更高( P<0.05)。结论 临床静脉输液中,实施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 静脉输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以及护理措施效果。方法 纳入2021-2022年我院100例需要长期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比较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比较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加理想。结论 针对接受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静脉输液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等长度导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本科室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中等长度导管留滞护理,对照组采取留置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脑卒中 偏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宫颈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与宫颈长度测量联合应用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孕22-35周,有不规律宫缩,或有早产高危因素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宫颈阴道分泌物中fFN,同时B超测量宫颈长度,比较其对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二者联合7d内分娩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0%和100%;结论阴道宫颈分泌物fFN与宫颈长度测量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其阳性预测值和特异度,提高对早产的预测。

  • 标签: 早产 预测 纤连蛋白类 宫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等长度导管应用于重症患者早期护理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97例留置中等长度导管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及结果。结果:95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2例再次穿刺后置管成功,管道留置时间7~42d。置管期间加强观察,妥善维护导管,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导管并发症并处置,预防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及时发现穿刺点渗血渗液并处理。经干预后87例患者顺利度过急性期,3例转院,7例死亡。结论:B超引导下中等长度导管置管容易,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小,较少引起并发症,可应用于需要长期输液、静脉营养、长时间脱水及患者的抢救中,其应用于重症患者的早期干预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B超引导下中等长度导管 重症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五仁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病人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对照率。结果10000例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操作简便,经济低廉。无痛苦,安全性并发症少。

  • 标签: 五仁丸 插管灌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经过手术治疗的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0例进行胫骨和腓骨固定,而对照组50例仅进行胫骨固定,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进行5-6周的石膏固定,术后2-4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腓骨长度的恢复情况以及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腓骨恢复理想的人数为48例(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例(62.0%),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人数为3例(6%),对照组发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人数为12例(24%),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同时固定腓骨和胫骨有利于腓骨长度恢复,而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与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临床对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时应该重视腓骨的固定和愈合。

  • 标签: 腓骨长度 踝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变长度对单支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米易县人民医院我院收入的220例单支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根据病变长短划分为短病变组(≤20mm)165例和长病变组(>20mm)55例。依据FFR(首次出现英文缩写应该写出全称)指导指导治疗:FFR<0.75的患者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FFR>0.80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介于0.75-0.80之间的患者,需综合临床情况选择治疗方案。结果 长病变组PCI比例高(P<0.05);48例PCI患者中无MACE;172例药物治疗患者中16例发生MACE(不良心血管事件),长短病变组MACE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长病变增加支架植入率,对预后无显著影响。

  • 标签: 病变长度 单支冠状动脉 中度狭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不同长度的气门芯结扎脐带,观察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是否不同。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出生的新生儿使用不同长度(2、3、4、5mm)的气门芯结扎脐带,比较4组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结果在结扎的过程中5mm的气门芯有50%发生断裂,无法继续使用,无法与其他组进行对比。对比组只有2、3、4mm三组,脐带脱落时间,2mm组分别与3mm组、4mm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mm组与4m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4mm的气门芯结扎脐带,在脱落时间上是最短的。

  • 标签: 不同长度 气门芯 脐带 脱落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将联合方法测量工作长度应用于颌骨囊肿受累牙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患者中挑选出48例患有颌骨囊肿受累牙且需要对牙齿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将这48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的分为两组,每组有24名患者,实验共准备200个根管,每组配备100个根管。对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法测量所需根管的长度,对实验组患者则使用根管治疗仪联合X线法测量根管的工作长度。在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两组患者牙齿的根管填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牙齿的填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患病牙齿根管填充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患病牙齿的填充效果好,p<0.05,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研究价值。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根管治疗仪的联合方法对根管的工作长度进行测量,可以很好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同时准确的根管工作长度的测量也为治疗过程带来的极高的安全性,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复发或效果不好的情况,所以这种方法非常值得在根管测量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联合方法颌骨囊肿受累牙 根管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孕中期胎儿长骨(肱骨(HL)、股骨(FL))长度及脐动脉S/D比值对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年来经细胞遗传学证实为唐氏综合征胎儿与同孕龄正常胎儿经超声测量股骨长度及肱骨长度及胎儿脐动脉S/D比值进行比较。结果唐氏综合征胎儿的长骨较同孕龄正常胎儿的长骨短,脐动脉S/D比值异常增高与胎儿异常有关,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产前B超测量胎儿股骨长度及肱骨长度及胎儿脐动脉S/D比值对筛查唐氏综合征患儿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唐氏综合征超声检查 胎儿长骨长度 胎儿脐动脉S/D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抗凝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及留置长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心血管内科抗凝老年患者。以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6)。参照组行传统穿刺方法,实验组加用科学穿刺方法。对比两组的留置时长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留置时长多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抗凝 静脉留置针 穿刺部位 留置长度 留置时长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中运用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的价值。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100例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满意度、定位准确性、拔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改良式PICC导管留置长度外测尺用于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改良式PICC导管 留置长度外测尺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等长度导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输液方式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输液方式分为A组和B组,其中接受中等长度导管输液患者79例(A组),接受锁骨下静脉置管输液患者89例(B组),对两组平均输液时间、平均置管时长、导管阻塞率、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A组平均置管时长少于B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输液时间、导管阻塞率、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食管癌围手术期输液中,相比于锁骨下静脉置管方式,中等长度导管输液方式可以减少平均置管时长,但在平均输液时间、导管阻塞率、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等方面并无显著优势,两种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本一致。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食管癌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