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根管长度测量法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3

不同根管长度测量法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郭保慧孙晶涛张琳(哈尔滨二四二医院黑

【中图分类号】R78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014-03

【摘要】目的对比手感X线法和RootZX电测法在根管治疗中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应用结果,从而评价其准确性、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将143名患者拟做根管充填的186个根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手感X线法和RootZX电测法测定根管的工作长度,然后常规进行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术后拍摄X线片,观察根管充填效果。结果手感X线组和RootZX电测组的恰填率分别为61.54%和82.11%(P<0.05),而超填率分别为23.08%和11.58%(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电测法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快速、准确、充填效果好、超充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根管治疗电测法根管充填

ApplicationvalueofInfluenceonEndodontictreatmentthroughdifferentcanallengthmeasurements.

GUOBaohui,SUNJingtao,ZHANGLin,(Haerbin242Hospital,Haerbin15006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measuringaccuracyandtheadvantageoftheradiographiclenghthwithdentist’sestimationandtheelectronicmeasuringmethodtodeterminetherootcanallength.Method:143patientswith186teethwerepidedintotwogroups:group1withradiographiclenghthwithdentist’sestimationmeasuringmethod,group2withtheelectronicmeasuringmethodtodeterminetherootcannallength.Afterpreparingrootcanals,rootcanalswerefilledbandthenx-raypicturesweretaken.Thefillingdegree,theproperfillingandoverfillingquantitywereevaluated.Result:Thepercentageofproperfillingwas61.54%ingroup1and82.11%ingroup2,andthedifferencehasstatisticalsignificant.Theincidenceoflargequantityofoverfillingwas23.08%ingroup1and11.58%ingroup2,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Withelectronicmeasuringmethodtodeterminetherootcanallengthismuchbetterandreliableonthecanalfilling.Anditcanreducetheratesoftheoverfilled.

【Keywords】EndodontictreatmentElectronicmeasuringmethodCanalfilling

根管治疗术是口腔临床中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最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严密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牙齿工作长度的精确测量是根管治疗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没有准确的根管工作长度就无法保证根管充填中严密的根管封闭,而根管治疗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患牙能否保存及功能恢复状况。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根管测量方法测定根管长度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自2003年3月以来至口腔内科门诊初诊的拟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年龄在18-65岁。143名患者总计根管数为186个,其中前牙105例,双尖牙42例,磨牙4例。随机分为手感X线组和电测组,其中手感X线组91个根管,电测组95个根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牙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要求患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患牙根尖发育完全。

1.2材料

RootZXRCM-1根管电测仪(日本);瑞士产标准H锉(登士柏有限公司);移动式牙科X线牙片机(广东)。

1.3测量方法

1.3.1手感X线组

在开髓、拔髓、清洁根管后,在根管内插入带有定位标的15号根管锉,同时凭医生的经验和手感判断根管锉到牙根尖的狭窄部,此时记录根管锉的位置,拍摄牙片,测量根管锉、X线片中牙体及根管锉长度,并根据公式,牙的实际长度=X线片上牙体×测量锉的实际长度/X线片上的锉长度,以此数值减1mm作为根管的工作长度,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

1.3.2电测组

患牙常规开髓、拔髓、清洁根管后,用根管电测量仪,配15号根管锉按仪器说明操作,将电测仪电极拉钩挂于患者口角与粘膜接触部,另一电极夹子夹持15号根管锉的金属部分根部,缓慢插入根管内,按屏幕上显示的数字由0.5渐进为0.0时,观察屏幕指针达到APEX(根尖孔)位置,仪器持续发出警报声,然后缓退至0.5处,用橡皮片(根管锉上)记录其在牙尖部或牙合合面的位置,测量此点到锉尖的位置即为根管长度。每牙测3次,取平均值,便是此牙的工作长度,进行预备和充填。

以上病例均采用逐步后退法进行预备,侧方加压法完成根管充填,拍摄牙片记录根管充填情况。

1.4评定标准

根管工作长度测量的准确性以根充材料至根尖的距离来评定,标准如下:欠充:根充材料距根尖>1mm;适充:根充材料距根尖<1mm;超充:根充材料超出根尖孔[1]。评判根管治疗成功的标准之一是根充材料距根尖1mm之内[2]。

1.5统计学方法

两组根充情况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表1不同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方法的根充情况比较(%)

组别恰填超填欠填合计

手感X线组56(61.54)21(23.08)14(15.38)91

电测组78(82.11)11(11.58)6(6.32)95

合计1243230186

不同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方法的根充情况(见附表1)。统计学分析表明:电测组与手感X线组在恰填率和超充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恰填率电测组明显高于手感X线组。

3讨论

根管充填术成功的关键是严密堵塞根管[3]。这就要求根管充填时做到适充,即:长度到位和严密封闭根管。本研究将RootZX电测仪与指感X线法用于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后均采用侧压充填法,结果两组根管充填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电测组根管充填适充率明显获得提高。

临床医生在进行根管治疗时,大多根据根管探测时的手感并结合X光照片来确定根管长度。在实际工作中,手感法是通过操作者感觉扩大针插入根管遇到阻力或患者感觉疼痛,以确定根管长度,但手感法对于根管闭锁,根尖孔粗大者往往不够准确,且要求操作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该方法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准确性很差。手感法仅凭手感及患者疼痛感判断根管长度,主管性较大,郑立娟等[4]报道其恰填率为34.30%~42.95%。X线片法是通过在根管内插入已知长度的金属针,然后用X线摄片的方法计算出根管长度。X线片加根管锉法较手感法准确,但X线片只能显示根尖位置,不能显示根尖孔的位置,而根尖孔位于根尖旁侧的几率是43%[5],影响其准确性;另外,影响X线片的因素较多,如患者的体位,X线投照角度,根管本身的弯曲度合弯曲方向等。本研究将两者结合应用明显提高了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此外,X照片不仅能测量根管长度,而且能显示根管形态及根尖周组织的情况,因此,在根管治疗期间,仍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RootZX是日本Morita公司按比值法原理生产的新一代根管电测仪,主要通过显示根尖基点来测量根管长度。RootZX通过测量两个不同频率的电流经过根管的电阻比值,经微处理器分析后显示锉尖位置。在目前根管测量的方法当中,电测仪测量结果准确性较高,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黄力子提出根管内电解质和根尖孔的直径大小是影响电测法结果的准确性的两大因素,因此测量前过渡预备根管或根管过于干燥也会影响RootZX的准确性[6]。根管内有钙化物存在或牙本质残屑沉积时也使其使用受限制。除以上因素外,临床上造成电测结果误差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操作不当和适应证选择不当引起的。探测锉与锉夹之间、颊黏膜与唇夹之间及其他电路连接处接触不良,均可影响测量的准确性,金属修复体、牙颈部龋损、探测锉不能避免与牙龈接触等导致的电流颈漏,也会使结果不准确。这可能也是本研究中RootZX电测法与高燕等研究结果(94.2%)[1]相比恰填率较低的原因。

准确测量根管长度,是根管预备恰到根尖基点的重要条件,也是清理根管接近工作长度的关键环节,更是根管充填做到适充的重要依据,因此笔者认为,尽管在X线片上测量根充材料至根尖的距离,测量的准确性可能对研究结果有影响,但选择电测法测量根管长度,仍可以使以上三方面获得保障。综上所述,电测法具有准确率高、操作简便、不需X线照射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故临床上需结合X线片法,以进一步提高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高燕,凌均棨,欧阳勇等.两种根管工作长度测量法准确性的临床评价[J].广东牙病防治,2002,10(4):279.

[2]张举之主编.口腔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0.

[3]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9-274.

[4]郑立娟,吕克.APIT根管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评价[J].临床军医杂志,2001,29(2):114.

[5]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

[6]范伟.根管长度电测法的原理和应用[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2,1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