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假性结肠炎(pseudomembranouscalitis,PMC)又称伪性结肠炎、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结肠炎、手术后肠炎、抗生素肠炎、抗生素诱发的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性肠炎等。PMC常发生于大手术后及一些危重和慢性有消耗性疾病的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特别是口服洁霉素后,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厌氧芽胞杆菌异常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肠道黏膜急性坏死性炎症。在坏死黏膜上形成假。患者常有腹泻和毒血症,严重时则休克,治疗不当病死率较高。PMC可通过接触传染,甚至发生流行。1985年协和医院陈德昌等报道在1岁以内婴儿的肠道属正常。健康成人大便中PMC的分离率为0~3%。中医认为是湿热中阻,升降失调,清浊不分,以致泻下无度,属泄泻中的濡泄、餮泄范畴。

  • 标签: 假膜性肠炎 中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掌腱挛缩症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发病早期采取羊毛脂按摩后被动伸直屈肌腱的治疗方法。当肌腱继续挛缩影响手的功能时可采取手术治疗。

  • 标签: 掌腱膜挛缩症 治疗
  • 简介:处女是指处女(未婚女性)阴道口上的一层薄膜,厚度为1~2毫米,处女中间有一个小孔,形态可呈唇状、伞状、环状及筛状等。处女是处女月经血流出的出口。当新婚之夜初次性交时,处女会破裂,并有微痛和

  • 标签: 新婚之夜认识 认识处女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我们在临床工作针对肛裂、混合痔、直肠型便秘的手术过程中,于麻醉状态下肛门在两手各一指的对抗扩肛中发现的几乎每一例上述疾病患者均存在2—3mm环状纤维环,就其在上述肛肠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索。方法手术中利用指尖的力量拉断该纤维环,肛门的紧缩感立刻消失,喇叭型肛门镜才得以深入肛门。结果术后肛门基本无创,除肛裂伴哨兵痔、浅皮瘘、肛乳头肥大需局部修整外,不需做所谓的内括约肌切断术,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减少了病人的疼痛,避免了“匙孔现象”的产生。而肛门括约肌功能保持正常。结论一.我们临床发现的2—3mm宽的环状纤维环就是栉带。二.所谓“内括约肌失驰缓症”可能是个伪命题。三.肛裂敞扩术可能涉嫌过度治疗。四.栉带是胚胎时期肛直套迭的残留物,在肛门多种疾病的发生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结合我们提出的由于直肠辨变异而导致的直肠有效通过面积的狭窄,栉带紧束而导致的肛管有效通过面积的狭窄亦是肛肠科诸多疾病的最主要的初始原因。纠正其结构的缺陷,减少排出道阻力。可能为我们提出一系列肛肠疾病对因治疗的新的方法。

  • 标签: 栉膜带 手法扩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囊增殖钙化白内障摘除术后对后囊处理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29例31眼后囊增殖钙化型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常规摘除术后于人工晶体植入前或植入后对后囊进行Ⅰ期后囊环形撕开或切开术,撕囊口大小在3~4mm间。结果29例31眼全部Ⅰ期顺利完成,后囊的环形撕开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的27例29眼,2例2眼植入睫状沟,术后随访3~18月矫正视力>0.522眼占70.9%,1例人工晶体轻度偏斜,矫正视力0.3,其余人工晶体位正无偏斜移位。无黄斑囊样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病例,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病例。结论Ⅰ期后囊环形撕开或切开对后囊增殖钙化型白内障对迅速获得视轴区透明,增加改善术后视力,彻底预防后发障是必要的也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后囊膜增殖钙化 环形撕囊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下血肿的机理。方法报告6例由外伤性硬下积液演变成的慢性硬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演变过程。结果6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头部外伤后至硬下积液形成的时间2~4周以上,硬下积液至形成慢性硬下血肿的时间自4周~3月,血肿位于单侧额颞4例,双侧额颞2例。临床表现较轻,血肿形成后有明显头痛轻度偏瘫等,手术5例均痊愈。结论硬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下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为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 标签: 头部外伤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氯胺酮有使用方便诱导及苏醒期短,浅麻醉也能达到完善的镇痛,易保持呼吸道通畅,价格低廉等优点。又可造成呼吸循环骤停、肺水肿、高烧、苏醒迟缓、误吸、鼻衄、惊厥抽搐、喉痉挛,一过性失明,过敏样反应,诱发癫痫及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这些系氯胺酮表身的药理作用及具体病情在麻醉特定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多系氯胺酮使用欠妥造成,正确的与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静脉全麻药,吸入全麻药,肌肉松弛剂复合使用可防止这些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具体使用适应症,给药时机,给药方法,需个别对待,文中参考各家文献结合笔者经验,综述了复合方法的优、缺点。

  • 标签: 氯胺酮 复合 不良反应
  • 简介:“石神复合元素(浓缩液)”是贵阳石神矿物药研究所从大自然的矿物药石中提取的,它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公布的矿物药(石),如硅化合物类矿物药(石):麦饭石、金礞石、青礞石、阳起石、阴起石、浮石、滑石、云母;钙盐类矿物药(石):长石、寒水石、姜石、龙骨、龙齿、花蕊石、钟乳石、珊瑚、石燕等十几种矿物药石按一定重量配比,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提取的复合元素。

  • 标签: 元素 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矿物药 硅化合物 大自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克罗拉滨原料药中有机残留溶剂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orapaKQ高分子小球填充柱(2mm×3m),载气为氮气,以程序升温方式使甲醇、乙腈、二氯甲烷、叔戊醇达到了完全分离,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结果在该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下,测定4种溶剂线性关系、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均达到了预定的分析要求,在克罗拉滨原料药中检出了甲醇。结论本法能快速准确的对涉及的4种有机溶剂进行检测,可用于克罗拉滨原料药质量控制中的有机残留溶剂检查。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病多数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外毒素所引起,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者,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病变早期可见充血水肿的肠黏膜上有点状小黄斑或溃疡。本病常见于院内感染,特别是在重症或手术患者中更易发生,成年发病远高于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为好发。

  • 标签: 伪膜性肠炎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据民间验方研制的腌椒应用于甲沟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目的对符合诊断标准初次发生的生长性甲沟炎Ⅰ期10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研制的腌胶膜治疗;对照组采用鱼石脂软膏包敷。两组均为每天换药一次,五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5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腌椒外用治疗甲沟炎,无明显局部刺激性,疗程短、效果好,制作简单、经济成本低,特别适用于甲沟炎初期控制治疗。

  • 标签: 腌制辣椒 甲沟炎 民间验方 药膜
  • 简介:巧欣,一个活泼烂漫的少女,一颗父母掌上的明珠。有天在上学回家的路上发生了意外,她被人强暴了,满身是血。因为害怕,她不敢报案更不敢告诉家人,有时甚至想到了死。上了大学,巧欣像其他同龄女孩一样爱上了一个男生,但是她内心有种“负罪感”而始终挣扎着。当这个男孩主动对她表白时,

  • 标签: 生命的价值 处女膜 负罪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破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提高阴道分娩质量。方法选取10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年龄20-29岁,孕38-40周产妇,分两组各50例,随机抽取1组50例宫口开大3-4,行人工破作为观察组,另50例即二组为对照组,不采取医疗干预措施而是待其自然破。结果观察组吸引器和产钳助产者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新生儿Apgar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宫口开大3-4㎝行人工破加速了产程进展,提高了阴道分娩质量,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破膜 产程进展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硬脊外脓肿是局限在椎管内硬脊外间隙的细菌性化脓性炎症。硬脊外脓肿不是常见病,但因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颇高,故临床上十分重视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医生应对这种疾病有充分的认识,一是要积极预防该病的发生,二是强调对该病进行早期治疗,否则将会产生截瘫等后遗症,乃至死亡的严重后果。本文将就对这一疾病的分析来讨论这一疾病的致病原因,病理,诊疗。

  • 标签: 硬脊膜外脓肿 脓肿
  • 简介:摘要伪性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黏膜坏死性炎症,并覆有假。现已证实是由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毒素引起。目的讨论假性肠炎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查体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严重者似急腹症或急性肠梗阻的体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便常规镜检有白细胞,便潜血阳性。

  • 标签: 假膜性肠炎 诊断 鉴别
  • 简介:阴囊鞘腔结石在临床上相对少见,而且容易误诊及漏诊。该病主要临床症状:阴囊局部触及硬结,无感染一般无明显不适,合并感染或鞘积液时,出现阴囊坠胀不适,反复感染可形成窦道。目前影像学方法检测该病的报道甚少,国内尚未见到超声评价该病的专题报道。作者应用超声检查诊断9例阴囊鞘腔结石患者,现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鞘膜腔结石 阴囊坠胀 超声诊断 临床症状 影像学方法 鞘膜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破对产程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1月-6月间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289例初产妇,按活跃期人工破时机的不同分三组,即加速、最速、减速阶段各一组(A组181例、B组63例、C组54例),分析比较各组产程时间的差异。结果三组活跃期分别为2.46±1.36h、2.88±1.63h、2.21±1.56h,总产程时间分别为9.39±2.92h、9.07±2.64h、7.66±2.63h。三组活跃期无显著性差异,越接近活跃期晚期行人工破,总产程越短。结论活跃期常规破对产程影响不大,无指征时尽量不行破,等待自然破

  • 标签: 人工破膜 产程 活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