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经过对四川义敦地区中下三叠统党思组、列衣纽涉及到的9幅1:5万区调图幅和18条剖面、沉积等厚线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主体部分在早中三叠世沉积环境经历了深海盆地海底扇中-外扇相→深海盆地浊流相→下斜坡相→上斜坡相→外陆棚相→外陆棚-上斜坡相的演化。岩相古地理图上的沉积等厚线显示,该区有上麻绒盆地和义敦盆地等2个沉积中心,在拉纳山一带还出出现有拗陷盆地。

  • 标签: 早中三叠世 沉积环境 岩相古地理 四川义敦
  • 简介:报告简述了澳大利亚背景情况。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有关人员介绍了西澳的矿业法律法规;阐述了矿业项目前期应进行的尽职调查和评估,一般的矿业项目在这方面的工作总是不足的;概述了铁矿,铜、铅、锌等贱金属资源状况及前景。西澳大利亚的矿业勘探公司向我们推介了矿产勘探项目,并与我方企业家进行了风险勘探商务会谈。报告最后比较了两国的矿业政策、资源等情况,谈了些看法、体会。

  • 标签: “走出去”战略 风险勘探 考察 澳大利亚
  • 简介:宜宾市江安县的怡乐镇的硅化木群主要赋存于体罗系上统蓬莱镇组下段的灰黄色钙质长石砂岩中,根据初步显微观察,硅化木为保存次生木质部的一种松柏类植物。江安硅化木在研究长江流域古气候、古地理、古生态演化和地壳变动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保护现状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该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研究分析了其保护意义,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建议。

  • 标签: 硅化木群 地质遗迹 保护策略
  • 简介:基于在测区内先后开展的八幅矿调项目,通过对集宁岩孔兹岩系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和孔兹岩系变质原岩的恢复表明:集宁岩孔兹岩系原岩主要为中酸性凝灰岩、泥(或页)岩、白云质泥灰岩、砂岩,是一套粒度极细的碎屑沉积岩。沉积物运距离长、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稳定。说明集宁地区在前寒午纪时一度处于较稳定的还原条件下的克拉通盆地环境。物源区岩性应为中酸性火山岩(花岗闪长岩质),且地层厚度较大,说明在元古代早期,集宁附近曾经出露过大量中酸性花岗岩。部分麻粒岩的原岩为玄武岩,表明在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台西部曾经有过一定规模的基性岩浆岩侵入事件,间接揭示出华北地台克拉通化痕迹。

  • 标签: 集宁岩群 孔兹岩系 变质岩石学特征 沉积环境
  • 简介:新疆库鲁克塔格阔克苏地区基性岩墙由一系列北西向延伸的辉绿岩岩墙组成.测得辉绿岩^3He/^4He值为2.03×10^-7.1×10^-7.明显大于放射性成因的^3He/^4He值,远远小于地幔的^3He/^4He值.^40Ar/^36Ar值变化范围为803~1214,表现出明显的相对于空气的^40Ar过剩,^40Ar/^36Ar初始值为507.辉绿岩He、Ar同位素特征是原始地幔和放射性成因源或地壳源的混合结果,它可能与塔里木、天山构造带发育的早二叠世裂谷作用有关.同时也暗示,上述地区的裂谷作用可能受到更深层次的构造活动的控制.

  • 标签: 地壳 地幔 岩石 稀有气体同位素 基性岩墙群
  • 简介:李伍铜锌矿产于江浪变质(核)杂岩内[1],含矿岩系(李伍岩)变质程度较高,已达绿片岩-角闪岩相,属中压变质相系,原岩恢复比较困难。分析认为李伍岩原岩建造应归入火山-沉积岩建造,产于扬子陆台西缘元古代裂谷系的一个分支裂谷带中(已消亡)。

  • 标签: 穹隆体 变质杂岩 原岩建造 江浪 李伍
  • 简介:通过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探讨了其成因类型及变质岩原岩恢复,属于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晓天火山沉积洼地中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在稀土元素特征曲线的相似性确定火山岩物源来源于基底岩系卢镇关岩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根据斜长角闪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含金丰度的研究,认为区内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与卢镇关岩中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存在密切关系,其物源主要为卢镇关岩中斜长角闪岩类。

  • 标签: 岩石学特征 岩石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成因类型 含金丰度
  • 简介:从储层的微观特征入手,通过对岩石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苦恰克地区东河塘组下段为一套临滨-前滨相砂岩,以细粒石英砂岩、极细.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及成分成熟度高,储集空间组合以残余原生粒间孔+粒内溶蚀孔为主.储层孔隙度一般为4%-14%,平均7.92%,渗透率一般小于0.110^3-1.0×10^-3μm^2,平均为2.41×10^-3μm^2,总体属于Ⅳ-Ⅲ类储层,但在局部井区(6、4)存在相对优质的Ⅱ类储层.成岩压实、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压实减孔一般19%-25%,平均达22.3%.胶结减孔量达3%-6%,致密胶结段可达9%-13%.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是多种地质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其中刚性石英碎屑颗粒(70%-94%)的抗压实作用是基础.早期烃类流体注入及中弱程度的胶结作用是重要因素,粘土矿物薄膜的发育是关键.

  • 标签: 塔里木盆地 群苦恰克 泥盆系 东河塘组 储层 控制因素
  • 简介:蚌埠地区广泛出露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包括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五河岩、凤阳以及少量的钾长花岗(片麻)岩。五河岩上、下亚群的形成时间、沉积时限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五河岩上亚群殷家涧岩组内变晶屑凝灰岩夹层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成岩年龄为2140±17Ma,表明五河岩上亚群形成于古元古代中期。结合区域年代学研究成果,认为在蚌埠地区存在~2.1Ga的构造-岩浆-热事件。

  • 标签: 华北陆块东南缘 早前寒武纪 五河岩群 古元古代 锆石U-PB测年
  • 简介:西准噶尔东部哈拉阿拉特山南麓乌尔禾地区新发现大量中基性岩墙。岩墙侵位于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磨拉石建造中,展布方向与达尔布特大断裂延伸方向一致。岩墙中采集的3个锆石U-Pb年龄样品测年结果分别为(286.3±4)Ma(n=18,MSWD=0.32,95%置信度),(286.5±5.6)Ma(n=10,MSWD=0.3,95%置信度)和(283.6±2)Ma(n=6,MSWD=0.57,95%置信度),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据此确定该岩墙形成于早二叠乌拉尔世(Cisuralian)亚丁斯克期(Artinskian)。中基性岩墙具鲜明的与岛弧俯冲作用有关的地化特征,做为西准东部俯冲造山的地质记录,测年结果表明,西准东部的俯冲造山作用明显滞后于西部,整个西准地区俯冲造山作用结束的最终时限为早二叠世晚期。

  • 标签: 西准噶尔 中基性岩墙群 LA-ICP-MS锆石U-PB测年 早二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