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在已经报道的可溶性金团簇的合成方法中,Brust于1995年提出的合成方法是最成功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将氯金还原,所得金纳米粒子可在反应体系中原位“自组装”上一个单层的保护层,即用有机分子对纳米粒子进行修饰,最终得到可在适当溶剂中良好分散的单层保护团簇MPC。用类似的方法可以制备银、铜及某些合金的MPC。

  • 标签: 金团簇 单层 制备 有机物 金纳米粒子 应用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利用自主设计的拉压实验平台对巨磁电阻阻值随外界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在不同的压力下测量巨磁电阻的伏安特性,得到一些结论,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开辟新方法新理念。

  • 标签: 巨磁电阻 拉压实验装置平台 四端法 伏安图
  • 简介:选择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较低吸收损耗的聚甲基丙烯甲酯-甲基丙烯环氧丙酯[P(MMA-GMA)]共聚作为波导包层材料,使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作为折射率调节剂,根据材料的折射率设计了单模波导截面尺寸;然后,采用束传播法优化设计出16信道阵列波导光栅(AWG)器件的版图结构。利用Optiwave软件模拟了AWG器件的光传输特性,结果显示,器件的信道间隔为0.84501nm,插入损耗小于14dB,串扰小于-25dB。

  • 标签: 聚合物 阵列波导光栅 波分复用器
  • 简介:图表具有直观鲜明、通俗易懂、概括性强、信息容量大等特点。以图表为载体的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原基本的实验过程,扫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本文主要就图表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做简要阐述和分析。

  • 标签: 图表 实验复习 有效教学
  • 简介:苯系作为一类常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研究并建立空气中苯系的快速检测方法十分必要。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非常适用于快速的污染定性定量检测,但用于检测空气中苯系研究较少,有研究表明多种物质在萃取纤维上也存在吸附材料上常见的竞争吸附效应,从而导致常用的标准曲线法定量可能无法反映实际样品的组成。采用多组分苯系标准气体分析萃取头的吸附情况,考察各种参数对SPME萃取头上存在的竞争吸附行为。

  • 标签: 固相微萃取技术 快速检测方法 吸附效应 苯系物 竞争 空气
  • 简介:测定了在高压条件下两种金属(钙和锌)的8-羟基喹啉络合的晶体粉末样品的发光行为和原位X光衍射光谱.结果表明,压力对其发光性质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压力的增加,8—羟基喹啉钙的发光强度在3GPa以内时大大增加,随后发光强度快速下降.到7GPa左右时几乎为零,而8-羟基喹啉锌的发光强度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到7GPa左右时约为常压的10%。高压下的原位X光衍射结果表明,8—羟基喹啉锌的晶体在3—4GPa开始发生非品化相变,在7GPa时该非晶化相变完成,样品的x光衍射完全消失.而8—羟基喹啉锌在压力的作用下(至16GPa)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变。

  • 标签: 高压 金属8-羟基喹啉络合物 发光性质 晶体结构
  • 简介:“三”课堂就是集“教、学、动”为一体的课堂模式,具体就是让教师在“活动中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

  • 标签: “三合”课堂 活动中教 活动中学
  • 简介:针对距像距法测量凹透镜焦距的实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加深了对成像规律的理解,并提出了减小视觉实验误差的方法:凹透镜尽量靠近虚物,减小清晰成像的范围.本文对凹透镜测焦距的实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乂.

  • 标签: 凹透镜 焦距 物距 像距
  • 简介: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模拟计算了湍流边界层中气相粒子和颗粒的运动。其中,气相粒子在流场中按平均风速输送,用一系列随机位移,模拟湍流对扩散的影响,分析了颗粒在流场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求解颗粒扩散轨迹的牛顿运动方程。用该方法模拟平板边界层内颗粒的扩散行为,给出了颗粒受力及在边界层内的运动轨迹,并将计算的质量通量与文献中的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初步验证了本文方法在模拟颗粒扩散时的可靠性。

  • 标签: 气固两相流 颗粒物 湍流 扩散 双拉格朗日
  • 简介:研究目的:通过比较沉积运移的不同标准,经选优得出更高精度的标准。创新要点:使用更少的参数和分情况来获得高精度的设计标准。研究方法:1.按状态将下水道中沉积分成两类:没有沉淀的沉积和沉淀的推移质;2.利用已有设计标准的方程,运用非线性回归和MINITAB软件,得到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方程式;3.用实验所得的值对各方程预测值进行验证,比较各方程式的预测精度。重要结论:1.本文提出的方程式可以预测不同情况下的沉积运移;2.相比于其它标准,本文提出的方程式形式简单、所需参数少和参数估计简单,并且预测精度更高。

  • 标签: 沉积床 推移质 沉积限制 沉积物 下水道
  • 简介:动态力学分析法基于高分子材料链段运动的活化能可用来表征材料老化速率的快慢,是一种研究高分子材料内部分子链段运动的有效方法,其参数能有效表征高分子材料分子链段的运动。研究表明: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随着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时的频率w的增加而升高,满足lnw=lnw0-(E/RTg),即测试频率w自然对数和玻璃化温度Tg的倒数成线性关系。

  • 标签: 聚砜 加速老化效应 高分子材料 链段运动 性能测试
  • 简介:元素化合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目标,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忽视了过程体验与情感态度等目标达成。本文拟通过“铁盐和亚铁盐”一课内容的教学为例,探讨在课堂上建构知识体系过程中如何融入化学理论,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加强化学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较高的层次上把握元素化合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学科素养。

  • 标签: 问题驱动 实验探究 过程诊断 知识建构
  • 简介:作为串联战斗部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前级能装药技术对串联战斗部的设计原则的掌握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本课题的研究,采用数值模拟结合试验研究的方法对前级大口径开孔能装药设汁和前级爆炸对后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串联战斗部 设计思路 前级聚能装药 数值模拟 穿甲性能
  • 简介:由于碳化硼陶瓷具有强度高,耐高温等诸多优点,因此碳化硼陶瓷微球可实现微球的高压充气,但碳化硼微球不利用碳化硼陶瓷材料直接发泡成球,故采用先驱体聚合转化法制备出聚合微球,再陶瓷化得到碳化硼陶瓷微球。间亚苯基硼是一种较好的制备碳化硼陶瓷的先驱体聚合,而制备聚合微球时先驱体聚合需要达到一定的分子量。利用改进的有机金属路线合成得到了较高产率的大分子有机硼烷.间亚苯基硼。

  • 标签: 先驱体聚合物 碳化硼陶瓷 亚苯基 合成 聚合物微球 陶瓷材料
  • 简介:化学反应混凝微滤技术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一种新型实用技术,作为分离单元核心的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滤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水处理膜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抗吸附污染性好、高装填密度等优点,但在辐射环境下性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从而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文中在一个较宽的辐射剂量范围内研究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性能变化,为该膜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中空纤维膜 聚偏氟乙烯 耐辐射性能 中空纤维微滤膜 放射性废水 化学稳定性
  • 简介:测量了ZnO-TiO2-Bi2O3-CuO-Co2O3,ZnO-TiO2-Bi2O3-CuO-Cr2O3,ZnO-TiO2-Bi2O3-CuO-MnO2和ZnOTiO2-Bi2O3-CuO-MnO2-Co2O3-Cr2O3压敏陶瓷的正电子寿命谱及其电性能参数。研究了MnO2、Co2O3和Cr2O3掺杂对ZnO-TiO2-Bi2O3-CuO压敏陶瓷电子密度和电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ZnO-TiO2-Bi2O3-CuOCr2O3压敏陶瓷基体和晶界缺陷态的电子密度均最高,其压敏电压最低;ZnO-TiO2-Bi2O3-CuO-MnO2压敏陶瓷晶界缺陷态的电子密度最低,其压敏电压比前者高;ZnO-TiO2-Bi2O3-CuO-Co2O3压敏陶瓷基体(晶粒内)的电子密度最低,其压敏电压较高;而ZnO-TiO2-Bi2O3-CuO-MnO2-Co2O3-Cr2O3压敏陶瓷基体和晶界缺陷态的电子密度均较低,其压敏电压VT和非线性系数ɑ最高,漏电流IL最小。

  • 标签: ZnO基压敏电阻 金属氧化物掺杂 缺陷 电子密度 电性能
  • 简介: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相干成像特性,不可避免的形成特有的相干斑点噪声,严重影响图像的地物信息提取和分类,需要进行去噪预处理。针对SAR图像斑点噪声的特点,针对SAR图像斑点噪声的特点,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分解,提出模糊类和软阈值收缩去噪的方法,利用模糊C均值类将小波系数分成包含信号能量和只包含斑点噪声能量两大类,对前一类小波系数进行软阈值降噪处理,而对后一类小波系数直接置零。实验结果的目视效果和评价指标均表明,小波模糊类和软阈值收缩有效地去除了SAR图像斑点噪声,图像视觉效果清晰,较好地保持地物目

  • 标签: SAR图像 斑点噪声去除 小波变换 模糊聚类 软阈值收缩
  • 简介:合成了一维绳梯链状双金属化合[Ni(en)2]3[Fe(CN)6]2·2H2O,并对其变温穆斯堡尔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磁体中铁的电子态为低自旋Fe3+,而大的四极分裂值(QS)表明此化合的[Fe(CN)6]3-单元对称结构发生了形变,低温时出现的磁弛豫谱,给出了在该温度点附近出现铁磁耦合相互作用的信息。

  • 标签: 穆斯堡尔谱 磁弛豫 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