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1965年4月,永修县罗亭公社义坪大队社员祝先武携带一部分瓷、铜器至江西省博物馆,并说所携之物为古墓所出。为了解出土情况和收集全部遗物,笔者曾到义坪大队作了一次调查工作。此墓位于义坪大队西侧杨家坟的田野里,由于春耕动土,墓室已毁。据了解,墓为砖筑双室合葬,西向。墓壁均用长34、宽16、厚7厘米的素面平砖叠砌,券顶为刀砖砌成。墓志置于双室之间。墓室内还留有朱漆棺具残片,唯殉葬品位置

  • 标签: 江西省博物馆 出土情况 杨家坟 券顶 双室 罗亭
  • 简介:权衡,是古代测重量之器,类似现在的砝码和秤砣。《论语·尧日》:“谨权量,审法度”。权:俗称“秤砣”、“秤锤”,是秤的对应物。《广雅·释器》载:“锤谓之权”,又谓“秤”。《汉书·律历志上》日:“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也就是知物之重量。秤和权是中国古代及近代最基本的衡器形态,是近三千多年间中国经济社会的最基本的衡量工具。

  • 标签: 天水市 中国古代 经济社会 重量
  • 简介:江西樟树纪年墓出土文物黄冬梅近年,在江西樟树市境内陆续出土了一批元代纪年墓文物。这批文物的出土,为研究元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现介绍于后。至元二十年圹志1方。1991年1月樟树市进修学校出土。青石质,圆额呈梯形,高64、宽34~38厘米,志文...

  • 标签: 樟树市 江西 底径 腹下部 出土文物 二十年
  • 简介:“乾重宝”是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重宝”和“重轮乾重宝”两种。因在唐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重宝”,民间俗称“乾大钱”。

  • 标签: 乾元重宝 古钱 白铜 发行 唐朝 铸币
  • 简介:二十世纪初。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于1905年至1911年,成立并领导同盟会,开展广泛的革命工作,接连领导和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为了筹措起义经费,孙中山先生漂洋过海四处奔波。1911年孙中山先生前往美国旧金山,得到了洪门致公堂的支持。于同年6月18日成立“旧金山洪门筹饷局”。并发行了一套名为“中华民国金币”的筹饷军票。

  • 标签: 中华民国 金币 武装起义 二十世纪初 孙中山 革命工作
  • 简介:本刊2001年第4期发表了赵君平同志《唐杨卿墓志拓本跋》,对洛阳新出土的墓志作了介绍,偏重于书法的研究。这方墓志记载的唐后期平定淮西藩镇割据的重要史实,引起历史学界的格外关注。赵振华等同志以墓志为纲,参稽文献,对裴度撰志作了客观详实的考证,丰富了两《唐书·杨卿传》的记载。

  • 标签: 杨元卿 墓志 书法研究 淮西平叛 唐朝
  • 简介:浙东银行拾抗币石印版王莲瑛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藏有一块浙东银行拾抗币石印版。1945年2月,日伪滥发伪币,物价急剧上涨,形成通货膨胀,继续在浙东地区流通的法币也同样在恶性膨胀中,浙东人民饱受伪币与法币的贬值之苦,农村经济受到摧残,对浙东根据地的政...

  • 标签: 浙东地区 抗币 革命根据地 印版 石印 农村经济
  • 简介:鎏金狮钮刻花银瓶,1985年江西德兴市银城窖藏出土。通高51.5、腹径23、底径10.6厘米。银瓶为高浮雕坐狮钮盖,直檐。喇叭口,卷唇。细长瓶颈,胆腹。圈足微外撇。银瓶锤击成型,平錾纹饰。镂雕狮纽座盖和瓶体各组花纹图案均涂金,银地金花,显得格外富丽庄...

  • 标签: 银瓶 鎏金 制作工艺 莲花纹 折枝花卉 江西德兴
  • 简介:近十多年来,在湖北襄樊汉江挖出的卵石中曾出水不少农民起义军铸币。以明末李自成所铸的永昌通宝居多,张献忠所铸的大顺通宝次之,而末起义军铸币除大中通宝小平较多外。只有大义通宝数枚。但是,在2001年冬至2002年春季时,正值汉江枯水季节,每天都有数十人在汉江靠近襄阳的约一平方公里的沙滩上挖掘钱币,挖出了不少末起义军钱币,其中天定通宝数枚,

  • 标签: 农民起义军 湖北襄樊 汉江 铸币 元末 大中通宝
  • 简介:发行背景:自1993年起,香港警方发现开始有伪千大钞出现,之后伪钞集团有如病毒般不断变种,使伪钞愈能乱真,至今共查验出有七种不同之版别.及至2000年,汇丰银行千伪钞突然大批涌现,甚至不断有大量伪钞混入真钞存入银行,香港市面人人惶恐,拒收拒用千大钞之情况极为普遍,甚至银行的自助提款机,亦停止供应千大钞.据调查,这批高仿真之伪钞可能源自台湾.

  • 标签: 伪钞 香港 汇丰银行 集团 钞票 发行
  • 简介:<正>北宋皇陵分布在巩县城(即孝义镇)西南伊洛河南岸的丘陵上。陵区南北长约12、东西宽约7.5公里。北宋诸陵中除徽、钦二宗被金人所虏,囚死漠北外,其余七帝和赵匡胤之父赵弘殷(追尊为宣祖)皆埋葬于此。另外,还袝葬有皇后陵和许多宗室子孙的墓葬。因此,在少室山阴大面积的丘陵上,形成一个庞大的北宋皇室陵墓群。宋太宗德李后陵就是其中的一座。它位于巩县西村乡(雨泘雨沱)村东北地,是宋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的袝葬后陵之一(图一)。

  • 标签: 宋太宗 北宋皇陵 六十年代 门扉 陵园 壁面
  • 简介:元代是历史上中国经历长期分裂后又一次出现的大一统王朝,它的繁荣与昌盛为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元代承前启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都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对全面认识元代瓷器的面貌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标本,尤其是在集中的时段内出土大量的遗物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 标签: 大都遗址 元代 瓷器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近几年,《新疆钱币》杂志不断有多名泉友和钱币收藏爱好者撰文称:“新疆当地铸造过唐代‘开元通宝’和‘乾重宝’钱币”。笔者感到这一观点非常“新鲜”,同时也觉得这一结论就目前来讲,既缺乏翔实(甚至是点滴)的史料依据,又缺乏可靠的实物支持,纯属作者主观的“误识、误断、误证和误论”。因此,谈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与同道商榷,并诚请权威专家指正。

  • 标签: 新疆钱币 证据不足 铸造 收藏爱好者 乾元重宝 开元通宝
  • 简介:冀南银行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地方性银行。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后,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晋冀边区政府决定设立自己的金融机构,发行冀钞。该行于1939年10月15日成立,总行设于山西黎城县小寨村,印刷厂分别设在小寨沟一带的漆树、郭转、宽漳山等自然村(本文所述石印版即发现于宽漳山村)。冀钞共发行面额有19类47种之多。1948年8月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在石家庄合并为华北银行。

  • 标签: 冀南银行 印版 晋冀鲁豫边区 设计 地方性银行 晋察冀边区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等项目的过程中,对部分汪古部的投下城作了专门的调查与测绘,获得了一批新的资料。本文结合新的调查、测绘资料及文献、史料考证,对汪古部领地内的投下城作一梳理探考。

  • 标签: 汪古部 蒙元时期 投下城 史料考证 总管府 内蒙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