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笔者早年在收藏新疆红钱的同时,顺便获得银花钱及其镂空饰若干,它们多是用银片采用我国传统工艺技术打造而成的遗留物件。主要用于欣赏把玩,吉祥喜庆祝贺馈赠纪念和佩饰等,富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渊源及其历史研究价值。现精选出与钱币有关者共五进行简介和浅析,并对其相关的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

  • 标签: 新疆红钱 饰件 花钱 遗存 传统工艺技术
  • 简介:1992年6月,在新郑市城关周庄出土一汉代铜甗.通高53.5厘米,自下而上由釜、连接器、甑和盖四部分组成.

  • 标签: 出土 汉代 自下而上 周庄 四部
  • 简介:12月22日,天津海关从1995-2001年查获的8691走私文物正式移交给天津市文化局,据悉此次移交活动是我国海关一次性移交文物最多的一次。移交仪式在天津海关举行,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天津市副市长只升华、天津海关关长赵桂芬等出席移交仪式。

  • 标签: 查缉走私文物 天津海关 《文物保护法》 《海关法》 历史价值 中国
  • 简介:20世纪。我国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许多玉制的戚、斧、刀、锛等武器和工具。从它们的刃部磨耗情况来看,这些器物的绝大多数已脱离实用价值.只是作为一种标志或象征,用于一些仪仗、礼仪等场合,一般多出于级别较高的墓葬中。玉制的钺是由石斧演变而来的,新石器时代的玉铖出土相当普遍。其中太湖流域崧泽文化时期即已出现,良渚文化时期发现较多.主要出于男姓墓中,一墓出一至二不等,多扁平穿孔,梯形弧刃,碾制精细,非实用器。

  • 标签: 出土 新石器时代 墓葬 良渚文化 器物 嘉峪关
  • 简介:本文介绍了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收藏的两珍贵文物,一为金代印海水人鱼纹褐釉瓷碗,其纹饰繁缛,器形较大,为井陉窑产品;一为北齐“皇建二年”彩绘描金思惟菩萨像,其把佛像与其思想连为一体的表现手法在早期造像中极少见。

  • 标签: 正定 馆藏文物 井陉窑 北齐造像
  • 简介:<正>近年来,赤峰市林西县在文物普查中,收集到一批珍贵瓷器,其中有两金元时期的铁锈花瓷罐,纹饰繁缛,造型优美,为铁锈花瓷器的上品,现介绍如下.1.白釉铁锈花缠枝牡丹纹罐出土于十二吐乡小城子村。罐高19.4、口径17、底径10.5、最大腹径25.3厘米。罐体矮扁,圆唇,广肩,曲腹,腹部上鼓下收,平底;釉色白中泛黄,内外挂

  • 标签: 铁锈花 瓷器 金元时期 出土 赤峰市 普查
  • 简介:精美的钱币工艺品雷鸣富,李茂在1992年12月19日举行的“成都市中小学钱币研究成果展览”的大厅里,一精美的钱币工艺品引起到会的四川省钱币学会的专家学者、广大钱币爱好者的浓厚兴趣。这就是石笋街小学展出的“同治制钱摇钱树”。这件展品是石笋街小学六年级学生李超的邻居徐先生的。因为学校广泛深入动员举办展览,所以邻居家中的珍品得以和广大观众见面。通过拜访徐先生,他说是两年前在上海的货摊上买的,再进一步的来源就不清楚了。再看其形制,确有特色(见中插彩照)。外型象一株梅花树,树干苍劲有力,二十九枚钱币正象朵朵盛开的梅花,树枝上还站了一个人正在摇树枝。还有3只蝙幅飞来,蝙幅又起了固定钱币的作用。钱币都是原大,除了一枚“压胜钱”外,全都是同治钱。背文都带汉字,为福,台,云,江四种,以背云为最多。下面有四只脚立起来。人的形状象短褂敞胸,腰上似有钱搭子。细心观察整件作品都是黄铜的,先翻砂后焊接,所有钱币都没有流通使用过。量其高度,从树根到顶端,高24.3厘米,左右最宽处15.5厘米,重400克。这件工艺品首先给人一种美感,展览会上可谓人见人爱,加印上百张彩色照片都不能满足需要。足见中华民族创造美、欣赏美的水平都很高。一

  • 标签: 压胜钱 背文 徐先生 背云 原大 正象
  • 简介:<正>1975年6月,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在宜昌市郊前坪发掘了一批汉墓.其中78号西汉墓中出土一石鼎,系用一完整的石料雕凿而成.器表打磨光滑,有光泽和透明感.口微敛,下腹内折,圜底,腹部外表一道凸弦纹,足的横断面略呈方形,上端较宽,下端细而外撇,方形耳,盖内沿有子母口,盖正中一园形钮,钮围有四片草叶纹和三道凸弦纹,口外径15.2、腹外径18.4、通高21.5厘米(见

  • 标签: 宜昌地区 文物工作 西汉墓 横断面 内折 湖北宜昌
  • 简介: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领由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邓颖超等人为主组成的中共代表团来到南京,居住在距国民政府不足百米远的梅园新村,与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斗争。由于国民党政府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悍然召开了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和谈的大门最终被国民党政府一手关闭。1947年3月,历时10个月的国共南京谈判最终破裂,中共代表团返回。1954年,在梅园新村旧址筹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本馆藏有国共南京谈判期间有关文物1000多,现介绍四重要文物,以飨读者。

  • 标签: 和平谈判 珍贵文物 南京 国民党反动派 中共代表团 中国共产党
  • 简介:2013年11月5日,安徽省繁昌县平铺镇新牌村村民在山地耕作时发现青铜器,县文物局闻讯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往现场,对出土地点及周边进行了实地调查。新牌村位于繁昌县城东南约14公里,东北距平铺镇约1公里,南距南陵县城约9公里,东邻漳河(图一)。青铜器出土地点位于新牌村西南部,丘陵山脊上的末端位置,山脊略显低矮,西北较高东南略低呈西北东南走向,

  • 标签: 平铺镇 安徽省繁昌县 繁昌 出土地点 末端位置 皖南地区
  • 简介:鍪是一种金属炊具。实际是釜的一种变体,圜底釜的口部缩小并加长成脖颈,便成了鍪。古代文献中说“鍪似釜而反唇”,或说“鍪,小釜类”.其形态与功能都很明确。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一汉代青铜鍪,整件器物上部器壁厚,下部器壁薄,属于实用器具。本文针对文物的病害情况,进行了科学的保护修复。

  • 标签: 青铜鍪 保护修复
  • 简介:1959年5月,巴林左旗白音沟乡古井村出土一北宋银铤,出土地点距辽上京25公里。这件银铤为两端平直束腰式,其表面较背面宽大,铤面高低不平,周边有不规则的凸棱,银铤长14厘米,两端宽度不一,上端宽9,下端宽8.7,腰宽7.1厘米,背长12,两端宽7,腰宽5.2,通厚2.5厘米,重2000克。

  • 标签: 凸棱 出土地点 背长 哲宗 军资库 《宋史》
  • 简介:从广义上说,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有唐三彩烧造窑场的省份有河南、陕西、河北及四川等,其中河北窑场是指在当时以烧造白瓷而闻名遐迩的邢窑。如内丘县西关附近窑场曾发现盘、杯、罐、钵、盂、壶、鍑等釉陶制品,与白瓷、黑……

  • 标签: 瓷器 唐三彩 考古资料 白瓷 唐代 盛唐时期
  • 简介:磁州窑是宋元时期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其中心窑场在河北省邯郸地区的观台、彭城一带。磁州窑产品素以丰富的装饰手法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著称于世,“由于它的技艺成就而影响到其它各地瓷窑,形成了一个范围广大的‘磁州窑系’”。磁州窑产品分布广,产量大,但有确切纪年的器物并不多见。河北省文物商店收藏的宋元磁州窑瓷器中,有两带墨书题记,现介绍如下:磁州窑白釉剔花枕高10.5、长26.4、宽17.4厘米。长方八角形。枕面后高前低,后立面有一个气孔。胎质粗松,呈浅红色。胎

  • 标签: 磁州窑 白釉 剔花 文物商店 宋元时期 河北省邯郸
  • 简介:  2001年8月,包头博物馆征集到一北魏延兴三年铜佛像.该佛像为半浮雕背屏式,背屏呈舟形,佛为立式,下部残断,缺失底座.通体残高14,最宽8.1,厚0.3,足长0.7厘米.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于左腿上,跣足直立,只存一足.面相丰圆,高鼻小嘴,双眼微睁,平视前方,略带微笑.……

  • 标签: 包头博物馆 北魏铜 博物馆征集
  • 简介:对文物的准确定名及断代,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基础性工作,是我们深刻认识和研究不同时代文物的文化内涵及评定其价值的前提。为此,对仍有争议的已定名的文物藏品予以讨论,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兰州市博物馆两馆藏瓷器存在的定名及断代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请专家教正。

  • 标签: 断代 瓷器 文物 定名 博物馆 文化内涵
  • 简介:一、白地黑釉龙凤罐短颈小口,口沿呈弧面外侈,圆唇,长圆腹,最大腹径偏于下部,下腹急收为小圈足。口径14.4,高58.8,底径16.5厘米。制作方法是上腹和下腹分制后接上,所以腹的内壁中间,有一圆宽5至6厘米的附加堆饰,以便加固接口。颈和口部,也是分制后接上,肩颈间附贴四个宽扳叶状四系。花纹用泼墨法画出龙、凤、云的轮廓,

  • 标签: 黑釉 圈足 底径 急收 叶状 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