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客家群体既本在秦人汉裔这一个族群孕育,于此群体中派生,而他们在秦、汉时向南方迁徙,公兀前225年当秦灭魏、楚、赵、燕、齐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公元206年旋又转为西汉王朝统领之时,中原遗民便已迈出了南徙步履。因而今天,当在议论这一客家群体组合时,无疑都自当要追索到秦汉时大批军旅南伐带动大批居民南徙,和三国吴后六朝由帝王南渡而带动了大批黎民南迁这两个关键时代。再具体一点说,便是要从中原遗民开始以同一宗姓,或本同一处原居乡村、地域齐齐作出南徙,其后都同在到达所居住地方或在侨置郡县中生存,从而组成了群体那一时间中求索。

  • 标签: 群体 客家 称名 统一全国 秦人 秦始皇
  • 简介:胡锦涛总书记于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中鲜明地回答了“举什么旗”根本问题,回答了社会上种种疑虑。这个讲话对于廓清人们思想迷雾、校正人们思想偏差、统一全党思想、坚持当代中国正确发展道路,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只有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必然要求、中国社会最优发展方向、凝聚中华民族内在根据等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确立必然性作深层次理性思考,才能进一步增强高举伟大旗帜、坚持正确道路自觉性和坚定性。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旗帜
  • 简介:13世纪蒙古人对中原入侵造成汉族士人心理创伤,而汉族士人在道家和儒家传统文化包袱下,只能用隐喻语言来表达这种心理创伤。元好问、文天祥、郑思肖等人就是这样用诗歌来表达他们心理伤痛。除他们几位有名诗人外,其他经历过蒙古人占领生还者也是通过文学表达来克服心理创伤,并寻找到生存目的。

  • 标签: 汉族 士人 蒙古 中原地区 道家 儒家
  • 简介: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是从1983年“两西”建设开始。经过18年努力,全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以下简称贫困人口)由1982年底1254.42万人减少到1999年底121.75万人,绝对贫困面(以下简称贫困面)由74.83%下降到6.02%,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根据省统计局贫困人口监测统计,到1999年底,我省仍有121,75万贫困人口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其中民族地区有21.15万人,占全省总贫困人口17.37%。1999年民族地区基本解决温饱15.74万人,但返贫10.72万人,67%扶贫成果被返贫人口抵销。因此,能否搞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这直接关系到我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目标的实现问题。

  • 标签: 农村贫困人口 绝对贫困 返贫 温饱问题 扶贫开发工作 甘肃民族地区
  • 简介:消灭贫困、共同富裕,当然要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但绝不能认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发展生产、消除贫困就没有任何政治、体制上障碍了。1949年以后,我国消灭了剥削阶级,但却加重了工人与农民、城市与乡村之间等级色彩。

  • 标签: 经济结构 二元化 共同富裕 胡耀邦 消除贫困 城市与乡村
  • 简介:雍正朝改土归流后,不理村寨土司大量出现,土司实际职责与其职衔出现了分离,为应对这种名实不符并逐渐增多不合理现象,乾隆朝终于出台了土司职衔改授相关政策。这些土司初皆管理村寨、掌理地方,后逐渐不负地方管理之责,这体现出雍正朝改土归流之后土司势力不断削弱与中央对土司地区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同时,雍正朝以后非世袭土司数量也出现了较大规模增长。对部分土司世袭权剥夺明显地体现出清朝统治者对土司,尤其是武职土司警惕与防范,力图通过多种措施来限制、削弱其势力。

  • 标签: 雍正朝 土司制度 不理村寨 非世袭
  • 简介:塔城出现“天再旦”现象中国有确切纪年历史将前移58年当日食奇观出现时,周晓陆在西北边陲成功地观测到日食造成“天再旦”现象,印证了两千多年前发生天象事件,由此可望使中国有确切纪年历史前移58年。天再旦意为天亮两次,《竹书纪年》中有“懿王元年再旦...

  • 标签: “天再旦” 懿王元年 塔城 前移 日食 华裔美国人
  • 简介:山东嘉祥武梁祠墙壁石刻分为上下两部分,每一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上部上层装饰带后壁和左壁共描绘了七幅叙事性列女画像,另下部上层装饰带左壁绘有一幅画像。汉以后蔡邕、卫协、顾恺之皆为《列女传》画过插图,但早已失传。武梁祠列女传石刻是中国艺术史上最早、最完整一套《列女传》插图,因此把列女图像出现社会性与思想性作为研究主题,对图像进行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列女像 武梁祠 鲁秋胡妇
  • 简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固定格局,同时也面临更加复杂情况和局面。党依法执政理念的确立、执政方式变化以及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求,为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相适应社会管理长效机制,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未来发展根本趋势。

  • 标签: 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 法制化
  • 简介:伊索克拉底受到书面表达方式所面对受众范围以及当时政治局势影响,在《泛希腊集会演说辞》中,采用“模糊话语”修辞策略,呈现了关于“领导权问题”两种不同政治主张:“城邦联合领导权”与“雅典领导权”。伊索克拉底在创作《泛希腊集会演说辞》时,口头与书面两种创作方式并存,这篇演说针对雅典城邦发表,或面向全希腊传播,前者适合采取口头表达方式,而后者更适合采取书面信息传递。若《泛希腊集会演说辞》面向全希腊传播,伊索克拉底需采取“模糊话语”策略,满足不同城邦受众政治利益。他政治观点受到了公元前390-380年间希腊政治局势变化影响而发生转变,伊索克拉底在演说辞中所采用的话语策略,是斯巴达在古希腊当时历史实际中所拥有的权威与作者自身对于雅典霸权呼吁调和结果。

  • 标签: 伊索克拉底 《泛希腊集会演说辞》 领导权
  • 简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地方志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实现依法治志,具有必然性。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加快,以及地方志工作不断发展,依法治志必将是大势所趋,无论对于国家法治建设,还是地方志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依法治志 《条例》 必然性
  • 简介:1942年5月宋美龄在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新中国出现》一文,有特殊历史背景和目的。在文中她陈述了对战后中国重建政治诉求,集中反映了她对战后中国内政、外交思考。宋美龄在战后内政、外交上言行印证了文章本质特征,即以维护蒋介石独裁、极权统治为目标,表现出其历史、阶级局限性。

  • 标签: 宋美龄 《新中国的出现》 政治诉求 本质特征
  • 简介:在经典郊庙礼制中,“太祖”地位极为重要。但礼制意义上“太祖”,在唐代郊庙礼制中并非不言自明,而是经历丁从隐微不显到极於至尊变化过程。唐初采用太祖虚位六亲庙制,未明确确立宗庙“太祖”,其时景帝虽庙号“太祖”,实际并不具备礼制上“太祖”含义。神龙时期,作为武氏七庙对立面而建立七庙之制,始以景帝为宗庙太祖,但终玄宗朝,景帝太祖身份并没有在制度上得到实质体现。安史之乱後,伴随儒学在礼制重建中影响增强,“太祖”开始逐渐取得经典礼制上至尊地位,围绕“太祖”礼制论争也构成了中晚唐郊庙礼制核心论题。本文梳理这一历史过程,并尝试对相关礼制论争与制度变化作出合理解释。

  • 标签: 太祖 宗庙 郊祀 礼制 中晚唐
  • 简介:毛泽东观摩传统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给予肯定评价。扮演梁山伯范瑞娟发表了《我丈夫,我蜜月》一文后,成为焦点人物。毛泽东知情后表示:讲讲丈夫、蜜月也可以嘛!毛泽东在开国前从未观看过越剧,也不知道越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下文简称《梁》)那么一出优秀传统剧目。建国后,从1950年到1952年,短短两三年里,毛泽东先后在北京看过四次越剧,其中两次是

  • 标签: 引起风波 蜜月引起
  • 简介:西方学界总是被蒙古人横穿欧洲门户那些战役所震慑。许多关于这个题目的西方著作中弥漫着一种充满恐惧浪漫主义倾向。当蒙古人从欧洲返回不是因为他们被打败,而是因为他们统帅被召回到其遥远祖国去参加选汗大会时,这加剧了蒙古人就象瘟疫一样,是某种神秘天灾看法。我不知道哪一个欧洲作者写过如此的话,但他们写法给人以这样一些印象:对这些不可战胜凶猛战士来说,选举新汗比抢掠欧洲更加重要。他们纪律是如此严明,以至于为了这个重要选汗仪式,他们一收到命令就必须马上回去。劫掠欧洲似乎被暗示成是一件只要方便蒙古人就可以返回进行事情。因为蒙古人是一大威胁,它并非由于受到欧洲军事力量挑战撤回,而是自愿撤回

  • 标签: 成吉思汗 蒙古人 游牧社会 游牧民族 国家主义 社会结构
  • 简介:不负人民重托,不辱历史使命。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我们对大会圆满成功表示热烈地祝贺!

  • 标签: 旗帜 道路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 人民
  • 简介:“风和日丽好春光,布谷布谷声声唱,农夫田内忙插秧,根根秧苗有希望。”这是在幼儿园第一个春天学会第一首歌,名叫“插秧歌”。你听不到乐曲,但歌词好美,是吧。

  • 标签: 老师 儿歌 幼儿园
  • 简介:当代满族诗人白金以写工业诗见长,先后发表了、、等十余部诗歌集.他诗歌早年受时代局限,较为直白.中、后期深入生活,诗歌风格发生变化,具有"溶个性于社会性"特点,同时明晓达意,诵读上口.白金诗歌创作,为当代满族诗坛繁荣做出努力.

  • 标签: 门金 诗歌 评论
  • 简介:2017年3月一天,上午下班回家正准备吃午饭,突然接到紧急电话通知,要求我马上到合浦县政府,会同有关领导赶往广西区文化厅开会。我匆匆咽了几口饭菜.随手拿了笔记本便出了门。

  • 标签: 讲解 县政府 文化厅 广西区 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