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吴东,字美教,号半坡,1956年9月生,海南万宁市人。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1999年、2004年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及代表。

  • 标签: 艺术学院 中国文联 简介 协会会员 海南大学 海南
  • 简介:李克,一九三三年生,善行草兼通楷隶篆。曾任北天书画院副院长,黑龙江老年美术大学副校长,兼书法系主任教授,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历任省书协秘书长兼《书法赏评》杂志主编。其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外书展,并获奖,传历载入《中国古今书家词典》《世界华人书画名家大词典》等十余部典籍。出版有:《唐孙过庭书谱草书研究》《铎行书赠汤若望诗册书法解析》等十三部。热衷业余书法教育,连续十年获全国少儿书法教育特等园丁奖。同时积极从事书法理论研究,尤其对“草书符号”研究颇深,研究形成了在草书发展史上具有深刻意义的成果集《中国标准草书符号集》。现将作者的5部作品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李克 标准草书 书讯 书法理论研究 黑龙江省 书法教育
  • 简介:蒋宜字健轩,1949年出生于兰州,自幼喜欢绘画,数十年粉本不辍,勤奋耕耘,面壁苦练,潜心学习。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道路。执着攀登,积极创作出一批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大西北气象的山水画作品。

  • 标签: 简介 艺术 山水画作品 时代气息 大西北 绘画
  • 简介:在无锡市博物馆“周怀藏画馆”的墙上,挂着一幅“墨葡萄”的佳作,只见它浓叶交叠,枝藤蔓牵,一串写意葡萄重垂枝头,鲜嫩欲滴,令发人心醉。这是被人称为“周葡萄”的我国著名画家周怀多少年来悉心创作的“墨宝”。周怀(1907年-1998年),无锡钱桥人。出生在无锡钱桥北街周巷的清寒人家。

  • 标签: 无锡市 著名画家 博物馆 葡萄 藏画 写意
  • 简介:<正>徐悲鸿先生作为学贯中西的一代艺术大师,他对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发表过不少精论,钩玄抉髓,富于启示。一九五○年,徐先生在《边寿芦雁花卉册》上的题跋,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个画册作于“雍正癸丑(1733年)”,即边奉53岁之际。全册入帧,依次画荷花、瓶菊、黑牡丹、苇雁、芦蟹、石榴、芦雁、四雁。各帧神理俱足,别饶意趣,画法则熔水墨与没骨为一炉,干湿

  • 标签: 徐悲鸿 中国古代 题跋 艺术大师 启示 美术
  • 简介:如果随便问一下在京从事传统艺品文化运作和经营的人士,今年的市场情况如何?大部分会回答说:很糟,甚至是近几年不景气期间最糟糕的一年。也许说最糟还有点为时过早,但从现在的形势看,的确见不到有起色的痕迹。可以说民俗艺品、尤其是传统民间美术品市场正处于迷雾笼罩之下,市场正在寻找那只拨开云雾之手。这里我们所说的艺品,主要是指那些传统手工艺产品,如木版年画、剪纸、皮影、风筝、民间玩具、脸谱、蜡染、刺绣、少数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等等。它与机器生产的传统题材的现代工艺品有着本质的差别。随着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民间艺术早已为传媒炒作得烂熟,有不少精品已流向国外,旅游产品的开发虽然曾经为民间艺术品市场带来过短暂繁荣,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毁灭性的冲击。急功近利心理驱动下的流水生产,势必会造成粗制滥造、大失水准,完全丧失原有的审美品味,传统艺品几乎处于开发一样毁一样的窘境。我们现在常见到的大路货,早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品,充其量不过是低劣的手工旅游商品。而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民间艺术或由于缺少继承人而岌芨可危,面临绝境;或由于缺少地道材料和更深层次的创作心理而品质下降。过去几年间,小商小贩式的倒卖的确让那些下手早的人发了

  • 标签: 雾笼罩 民间艺术 艺品 艺术品市场 创作心理 民间美术
  • 简介:晁以道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董其昌谓之:“此宋画也。”是论见于董氏《画旨》。故知,宋人作画无论山水、花鸟、人物皆重形态,造型精准,笔墨严谨,可视为传统写实绘画之典型,较元明文人画更具骨力。近代画家学宋人者不乏其人,而周怀以宋人之法写时代风貌,继承与创新并举,必然画史留名。一周怀(1907年―1996年),原名仁,室名双柳书屋、水云阁,江苏无锡人,生长于城郊钱桥村一清贫人家。周氏5岁就学村塾,15岁考取官费无锡土木工程学校,因习工程制图进而接触绘画,乃矢志于艺术。

  • 标签: 师造化 天然 写实绘画 《画旨》 时代风貌 土木工程
  • 简介:<正>笔之用法(两笔、三点、三染):1.斡染:用淡墨(或色)重叠旋染之,如暈染衣紋、臉龐等。2.渲染:以墨水(或水色)飽笔多用在染大片景物或不分深浅的衣袍穿戴上。3.刷染:以水混墨(或色)平刷、常在染天子(天空)时用,“雪景”是墨色,余皆蓝色。4.戳点:以笔头直指画紙上点,常用于点花树或衣花、地氈等花朶上。6.擢点:用笔法同上,便住笔后向上挑,画水草时常用此法。6.点:用法較广、如点人物眼睛、花蕊、木叶

  • 标签: 画样 粉本 历史故事 牡丹 壁画 故事画
  • 简介:"一方水土一方人",在西子湖畔成长的张伟,自小就徜徉在风景如画的西湖边,流连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西湖已经成为他的精神家园,为他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

  • 标签: 诗意的栖居 张伟 花鸟画 文化氛围 潜移默化 精神家园
  • 简介:  对于跟书法沾边的人来讲,网络绝对是个好东西--只需轻点鼠标,人们便可以看展览、看新闻、寻师问友…………

  • 标签: 书法断想 寄情笔砚 民华书法
  • 简介:<正>过去間年画业里的画工,和其他工艺行业中的师傅一样,多是出身于劳动人民阶层,屬于“工匠”堑幕家?是依前人口授的一套“画訣”世代相傳下来的?ざ啻肿x經史小说,略通文墨,在技法上虽系师徒递承,墨守遺法,然而由于对生活有較深刻的体驗和理解,所以創作出来的东西也各有风趣,独具特色。其中兼能傳真画象的,更受群众尊敬,所以間常尊称画工为“先生”或“画师”以示敬意。画师作徒学艺时,一般为期三年。最初只做研墨調色等杂务,漸次練习笔道(线条),慢慢随师作画,得見底样(粉本);暗记画訣,直至出师后方可开始创作。所以“画訣”和“底样”是間艺匠(包括年画和其他民间绘画、雕塑)傳代的唯一理論和范本,画师决不肯輕易示人。作坊里有句成語:“能贈十錠金,不撒一句春”,“春”即“画訣”。

  • 标签: 粉本 劳动人民 作坊 工匠 杂务 世代
  • 简介:2016年4月4日,焕先生去世第二天清晨,《重庆日报》一位记者打来电话问我应该怎么评价李焕民和他的去世。我回答说:“李焕是继李少言、牛文之后,四川走出的一位大师级艺术家,是推动四川、重庆现代美术发展以及中国现代版画发展的功臣和领军人物。”我告诉记者:“堪称大师的艺术家不仅要有出类拔萃的创作,还须有磐石般的信念和大海般的情怀。这些,李焕都有。他的离去对中国美术界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对于我和熟识他的同人、朋友来说是失去了一位值得永远怀念的良师益友!”

  • 标签: 李焕民 雪域高原 《重庆日报》 向往 领军人物 现代版画
  • 简介:知名华裔艺术家闫淑芬女士和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巴特(Bart)院长一行三人受福建师范学院和福州市教育学院之邀来中国,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他们首先在两院做了学术演讲,考察了福建莆田、宁德。随后他们到北京交流。在与《雕塑》杂志社范伟民社长见面后,到清华美院邀请鲁晓波院长做了欧洲十几个国家的高校硕士作品展的评析,并在范伟民社长的陪同下专程去宋庄参观了章华雕塑工作室、单国栋艺术工作室、李刚工作室、朱尚熹工作室、大地艺术中心创始人司秋利的美术馆等处。巴特院长非常喜欢宋庄的艺术气氛,尤其对朱尚熹工作室印象深刻,他对朱老师的儿子说:“你为什么到美国学,你爸爸就够你学一辈子了。”他们还参观了在北京SKP举办的朱炳仁“山水训——故宫藏画·熔铜创作展”。在熔铜壁画《千里江山图》系列作品前,巴特院长反复触摸,仔细观摩这组根植于中国传统又在当代语境中凸显的作品。在得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先生今年8月份要去德国柏林举办个展后,他欣然受邀前往杭州,参访了朱炳仁江南铜屋博物馆和工作室。十多天一路下来,虽然旅途辛劳,但巴特院长一行感受颇深。本次考察距上一次受本社之邀来中国已有十几年了,巴特院长感慨的说道:“现在的中国简直是今非昔比、翻天覆地,完全不一样了。”限于篇幅,本刊仅报道部分活动内容,以飨读者。

  • 标签: 巴特 范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千里江山图》 中国传统 谈话
  • 简介:2018年10月12日,徐勇同名个展“徐勇图文作品”在湖北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其从2007年至今的创作、手稿、装置、影像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并以打破多种艺术形式的的边界、展陈与空间成为作品一部分的方式呈现出来。展览研讨会也同期在湖北美术馆艺术交流中心举办。

  • 标签: 学院艺术 艺术形式
  • 简介:连坛画家孟宪民生长在禹村矿区,从小就痴迷于美术,他的稚嫩的涂鸦之作常常受到小伙伴的欢迎。上小学后,他的绘画天赋逐渐被美术老师发现并给以适时地鼓励,

  • 标签: 画家 美术 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