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英语阅读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的有效互动。阅读过程是否顺利完成依赖于中学生的语言水平、背景知识、阅读策略等因素。外语学习者倾向于运用母语文化的心理图式填充文本空隙,在阅读中用母语文化背景知识填充目标语文本空隙,会造成对文本的误读。本文研究了心理图式在填充文本空隙和逻辑推理中的作用与运用心理图式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心理图式的英语阅读策略。

  • 标签: 心理图式 英语阅读 阅读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凯特·肖邦(KateChopin,1851—1904)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觉醒》(TheAwakening,1899)是美国文学中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今天,这部作品更成为研究女权主义思想或女性创作视角的珍贵读本,被列为西方各大学妇女文学课程的必读书。

  • 标签: 《觉醒》 妇女文学 凯特·肖邦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美国文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侠
  • 学科: 语言文字 > 英语
  • 创建时间:2007-08-18
  • 出处:《时代英语报》 7年第8期
  • 机构: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即先由开始的感兴趣到后来的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最后对产生畏惧及厌烦。学生在长期的困惑和挫折条件下逐渐积累起来的对英语的害怕与厌恶,学生内心的自信心,自强意识与自卑,自弃心理之间发生矛盾,从而引起学习兴趣与情绪不平衡,对学英语采取了逃避或应付,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对两个班级的全国统考英语专业八级成绩、试验前后的专八模拟测试成绩分别进行配对样本分析,研究发现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学生明显比没有通过八级考试的学生受磨蚀程度低,利用注意认知心理机制让学生注意到语言重点,以及注意到中介语和本族语者之间差距的重构写作训练有利于增强语言的抗磨蚀性,而如何区别外语磨蚀和习得失败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标签: 外语磨蚀 实证研究 注意认知心理机制 专业八级考试
  • 作者: 朱延叔
  • 学科: 语言文字 > 英语
  • 创建时间:2010-09-19
  • 出处:《时代英语报》 2010年第9期
  • 机构:教育的宗旨是为了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对一名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是相当重要的。师生间的关系和谐,学生自然会对学习感兴趣。有了和谐、宽松、充满爱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并将课堂视为生动活泼的乐园,从而也具备了良好的心理氛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对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Rogers,1969)。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概览了国内外各种口译程序认知模式,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提出并定义了“口译听辨”概念,概括了口译听辨的显著特征,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口译听辨模式。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的口译实践、口译教学和口译研究实践提出了口译听辨的认知心理模式,分析了各种听辨过程,解释了各听辨过程所需的认知技能,并为相应的技能教学方案提出建议。

  • 标签: 口译听辨 认知心理模式 技能 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话题和韵律接面的研究中,话题结构的辨认是重点和难点。本文创新性地把新的语篇理论—中心理论应用于话题与韵律接面的研究中,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话题结构辨认这个难点新的方案。本文详细梳理了中心理论的基本概念,并指出中心理论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把复杂的话题关系量化、把话题间关系的判断公式化、可操作性强。中心理论作为语篇结构理论之一,是话题与韵律研究的新方法,在其他研究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韵律 话题 中心理论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朱慧娟
  • 学科: 语言文字 > 英语
  • 创建时间:2010-11-21
  • 出处:《时代英语报》 2010年第11期
  • 机构: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需要大量的英语口语人才,因此,作为小学基础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用英语交际的机会真是太少了。由于缺乏英语交际的氛围,学生的口语交际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在教学实践中,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了相应的对策,调整了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语言教学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丁红建
  • 学科: 语言文字 > 英语
  • 创建时间:2010-09-19
  • 出处:《时代英语报》 2010年第9期
  • 机构:步入青春期的高中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是处于心理矛盾最多的时期,更是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心理较脆弱,容易出现如下心理问题:升学受挫、考试焦虑、与老师同学关系不良、嫉妒、逆反心理、迷恋网络等,所以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科学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如何上好大学英语写作课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观念和方法相对滞后,教学效果不甚理想,英语写作依然是学生的薄弱之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总结了自己多年来在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经验,将外研社和朗文公司出版的《当代大学英语》作为试点,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独特视角,对目前普遍采用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任务的理论以及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迪,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文章还指出,"过程教学法"除了其本身遵循了英语写作教学的特殊规律以外,还体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理念,所以日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文章最后提供了写作课的课时安排和教学步骤,简单、实际、有效。

  • 标签: 人本主义心理学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教师 关注学生 当代大学英语 教学效果
  • 简介:二十世纪中叶,Goodman等提出的"心理语言学阅读模式"影响很大,受到普遍关注。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这种模式的重要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更多的有效信息来自读者本身而不是阅读材料。阅读理论中的这种读者因素叫做"背景知识架构理论"(schematheory)。本文介绍了该理论在以读者为中心的心理语言学阅读模式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据此而产生的两个信息处理基本模式: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最后,文章也探讨了如何运用该理论来指导阅读课教学等问题。

  • 标签: 背景知识架构理论 心理语言学阅读模式 背景知识 自下而上模式 自上而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