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阮玲玉从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孩,成长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当红明星,期间的经历坎坷而多舛。本文以时间为线索,重点研究以下三方面问题:一、从艺之前的阮玲玉;二、从艺之后的阮玲玉;三、阮玲玉之死及其由此引发的社会争议。

  • 标签: 阮玲玉 电影 演员 生活史 “阮玲玉之死”
  • 简介: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残疾老人,来到社保窗口满心欢喜地对我说:"今年,我满60岁了,终于可以领养老金了!"可是,在交谈中我发现老人身份证和档案中的出生时间、姓名都不一致。当我告诉他因信息不符,需核对后才能办理退休业务时,老人满脸的喜悦顿时变成了满脸的焦虑……这位老人的问题并非个案,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举不胜举。档案伴随我们一生,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结合工作经历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 标签: 个人档案 对我说 出生时间 人事档案 退休待遇 集体所有制企业
  • 简介:父亲从事档案工作40年有余,虽然现在已退休,但对我成长照片档案的收集和保存从未停止过。翻看着父亲一手整理、保存并承载着厚厚父爱和记录着我不同时期成长的照片相册,一股暖暖的幸福之流顿时涌上心头。

  • 标签: 人生 照片档案 档案工作 父亲 保存 成长
  • 简介:康雍乾时期旗人生计问题就已出现。到了咸丰时期,随着内忧外患的加剧,肃顺等人提出减少旗人薪俸,以增加军饷所需,但遭到了王公大臣及其旗人的反对,致使政策屡定屡变。自咸丰朝始,旗人生计问题更趋恶化,直至清末都没能解决,并且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满族内部的阶级分化,直接瓦解了延续二百余年的清朝八旗制度。

  • 标签: 旗人 生计 薪俸 肃顺 北京 晚清
  • 简介:李子洲,名登瀛,1892年生,陕西绥德县人。1917年春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转入哲学系。1919年任北大学生会干事,参加了五四运动和李大钊领导的革命活动。1920年,参与创办《秦钟》(月刊)杂志,向陕西传播新文化和先进思想。1922年和刘天章、杨钟健、魏野畴等人创建了陕西旅京学生进步组织共进社,出版《共进》(半月刊)杂志,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号召青年积极参加革命斗争。

  • 标签: 西安地区 党团组织 领导人 生平 李子洲
  • 简介:<正>季羡林教授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中国东方学的奠基人,在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等学术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 标签: 吐火罗文 文艺理论研究 佛教史 东方学 季羡林 文化交流史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许多抗战老兵子女纷纷来到云南省档案馆捐赠父辈关于战争年代的资料。笔者在整理一位叫丁上淮的老红军手稿时心潮澎湃,老人的回忆让我仿佛回到了那段烽火岁月。丁上淮,1921年(农历)正月初六日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永丰镇壕溪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十岁前读过几年私塾后在家务农,1929年至1930年先后加入当地苏维埃农民协会、贫农团,反帝拥苏大同盟等秘密群众组织和少年先锋队。

  • 标签: 红军战士 烽火 人生 抗日战争胜利 云南省档案馆 1921年
  • 简介:《档案法》中定义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其中“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是定义的根本,因此,在界定档案的价值问题上,应侧重档案的客观价值,即把档案放在时空大系统中去认识,既认识档案在社会实践系统中的作用,又认识其潜在的因素。目前,在档案

  • 标签: 档案价值 综合档案馆 馆藏档案 档案鉴定
  • 简介:档案,是档案管理活动中的物质对象,是承载知识、信息的文史资料。要使档案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资源,就必须充分认识档案的价值。一、档案价值的“基础”——在于立卷文件收集,是档案工作的起点,在整个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中居于特殊位置。在当今社会,除了明

  • 标签: 档案价值 谈档案
  • 简介:档案价值是由社会(主体)的需要和档案(客体)的属性共同决定的,因而档案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档案主体、客体及档案工作三个基本条件,三者的有机统一,形成了档案价值实现的体系。档案价值结构十分复杂,不同的价值属性只有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因而档案价值的实现就有多种途径。

  • 标签: 档案价值 实现规律 基本条件 实现途径
  • 简介:该文主要就当前人们对科技档案价值的几种认识误区进行了辨析,并对科学地认识科技档案的价值进行了阐述,旨在更好地开发科技档案,服务于社会。

  • 标签: 科技档案 价值 社会生产力 经济效益
  • 简介:田申,原名田海男,著名戏剧家田汉的长子,原籍湖南长沙,1923年12月生于上海,14岁时任长沙记者、周刊编辑、"儿童剧团"团长,后考入黄埔军校成都本校第16期,16岁参加抗日战争,后赴晋察冀军区参加解放战争,1949年10月1日以华北军区战车团代团长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在军中历任营、团、师、军各级职务,1983年离休.

  • 标签: 戏剧家 田汉 儿子 田申 军人
  • 简介:2009年9月12日,陈智为老师的文集《漫漫人生重真情——陈智为文集》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拜读之下,感触良多,令我回忆起过去受教于陈老师的点滴往事。陈智为老师是新中国档案教育的开拓者之一,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一代档案教育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当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陈老师从辽宁省台安县的机关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后,自此没有离开过他钟爱并为之奋斗的档案教育事业。

  • 标签: 陈智 文集 真情 人生 档案教育事业 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