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三,激化情感如果想把情感表达得强烈些,最好用对比的语言。因为情感在对比中很容易被激化。比如,感叹人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于是就有这样两句俗语: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你看,不满的情绪不是油然而生了吗?唐朝孟东野有两句诗:“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长安羁旅行》见《孟东野诗集》)用“失名”与“得意”的

  • 标签: 孟东野诗集 人情冷暖 《古文观止》 梁惠王 亲而离之 贫富不均
  • 简介:昆仑雷山下的帐篷2005年11月15日西部与内地的时差大约两个小时,北京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喀什还是黑沉沉的。11月15日上午9时30分,天终于亮了,早饭后驱车前往四川物探山地三队170测线工地采访。

  • 标签: 新闻采访 日志 四川石油报 新闻记者 四川物探山地三队 测线工地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开初西安地区的进步报刊相继出版,影响很大。以后,国民党加紧摧残进步新闻事业,共产党领导的一些报刊进行艰苦斗争。这一时期的进步报刊有:一、我党领导创办的报刊《统一战线》。这是1936年西安事变后,根据国共合作的新形势,由中共陕西省委于1937年1月创办的党内刊物。以刊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中央和省委的重要决议、指示为主要内容。出至第五期停刊,于同年6月2日复刊,改名《党的生活》。省委和西安工委的领导同志关锋(贾拓夫)、新雨(张德生)洋清(欧阳钦)、方晟(赵伯平)、韩晋(韩夏存)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韩夏存 党内刊物 国共合作 党的生活 关锋
  • 简介:我认识一个美国的富豪家庭:先生是德国人,太太是浙江湖州人,两个家族都是做旅行用品生意的,生意遍布全美洲;夫妻俩还投资房地产,家产以亿元计算。但在父母心目中,家里最珍贵的财产却是四个孩子。

  • 标签: 国富 德国人 房地产 生意 用品 投资
  • 简介:在汉语中,有的量词一般只表示一种事物名词,如“羽”,只用于鸽子,如说“一羽信鸽”;有的则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名词,如“张”,可以说“一张床”、“一张纸”、“一张桌子”、“一张地图”、“一张画”、“一张脸”、“一张网”等。这就是说,每个量词可表示一定范围内的诸多事物名词,在这个“一定范围”内,量词可以自由地与其中任何名词协

  • 标签: 事物名词 定中关系 搭配不当 动量词 搭配关系 《北京晚报》
  • 简介:在信息同源的情况下确立自身的风格和特色,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同时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赢得主动,成为报纸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目前,寻找和经营好新闻的“第落点”成为国内大多报纸比较认可的办法之一。

  • 标签: 报纸 新闻 第二落点
  • 简介:新闻语言要符合情理情理是相对事理而言的。如果说事理是指客观事实的话,那末情理就是指主观感受了。符合情理,也就是要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感情,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是赞成,是反对,还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等等。这个问题十分复杂,

  • 标签: 试谈新闻 语言准则 谈新闻语言
  • 简介:三、短文的写作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研究一下短文如何写作。短文如何写?本来“将无常谋、水无常势,文无常法”的,全靠自己去感悟,去练习。鲁迅先生是写短文的高手、圣手,他也只写不讲。魏明伦先生这些年的短文写作很见功力,他的体会是,优秀的短文要有“三独精神、民主义”。

  • 标签: 短文写作 连载 无常 魏明伦
  • 简介:如今,打开电视,你会发现,在西安电视台众多节目中,新闻节目可谓精彩纷呈.新近推出的新闻栏目中,《直播西安》、《西安特快》、《图解世界》、《联动中国》、《绝对现场》、《西安零距离》、《娱乐同步西安》各展魅力各具特色,勾画出西安电视荧屏多彩亮丽的风景线。

  • 标签: 2003年 西安电视台 新闻栏目 新闻改革 品牌建设 群众服务
  • 简介:5月18日以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要媒体连续推出黄冈市蕲春县四中教师汪金权扎根山区执教22年,并无私帮助贫困学生的报道,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各大门户网站大量转载,

  • 标签: 典型报道 成功 《人民日报》 中央电视台 传媒集团 湖北日报
  • 简介: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的新闻改革已经历了20年。20年来的新闻改革波澜起伏,有顺也有逆,有进也有退,但总的趋势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在蓬蓬勃勃地发展着。尽管人们对新闻改革的评价不一,对新闻界现状还难尽人意,但...

  • 标签: 新闻改革 新闻媒介 新闻规律 新闻事业 新闻界 信息概念
  • 简介:弄出了这么大动静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接到一张请柬,被邀请参加大型故事影片《周恩来》剧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要求与会者着70年代的服装,携带70年代的相机。我觉得挺好玩儿,找了套70年代的中山装,脖子上挂着一个方盒的120相机去了。

  • 标签: 70年代 新闻发布会 人民大会堂 《周恩来》 90年代 故事影片
  • 简介: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做为农业大国,她的土壤贫瘠,高山、沙漠、戈壁占去一大半的现状。使得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为百姓一日三餐的吃饭问题和社会的稳定犯愁,在史籍记载中饥荒年月的各种惨象,读后令人颤栗。

  • 标签: 中国 农村 土改 国土面积 农业大国 史籍记载
  • 简介:当体育记者已有7年,但采访温哥华冬奥会,对我来说仍有很多“第一”的采访经历,比如第一出国采访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第一独立采访奥运会等等。然而19天的冬奥会采访结束后,让我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多的,却是自己作为一名文字记者第一“兼职”体育摄影的尝试。随着报纸迈人“读图时代”。占报纸记者较大比例的文字记者在采写稿件的同时盒起相机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

  • 标签: 文字记者 体育摄影 兼职 采访经历 “读图时代” 体育记者
  • 简介:有些事情实在气人.很简单的事情.叫你报道一下.二千字竟然就是说不清楚。这不在于能力.而在于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日前看到2007年7月12日的北京青年报的两条消息.只是粗略地扫了一下大小标题和图片.就迫使我不得不把消息看完:不是消息好看.而是看不明白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

  • 标签: 世界 北京青年报 工作态度 消息 小标题
  • 简介:我们正处于伟大的变革时代。改革的时代呼唤着新闻改革。在新闻改革的序列中,导语改革应该说是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场革命,用世界第代新闻导语取代世界第一代新闻导语已是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呼唤。新闻导语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是随着电报在新闻传递中的应用而产生的。它开始于南北战争期间的美国,以后逐步推广到欧洲和日本。在20世纪初,我国新闻界也开始使用新闻导语。关于世界第一代导语,美国新闻学家休曼下的定义是:凡一新闻,宜将要点列于第

  • 标签: 新闻政策 新闻写作 新闻导语 表现手法 导语风格
  • 简介:、加强对程序设置和运作的监督程序,它是体制、结构、系统中的一种,一旦确立,它就具有法规效应。同时,我们也不能把一切部寄希望于程序,好像有了程序就有了一切。正如制度不是万能的一样,程序也不是万

  • 标签: 新闻报道 舆论监督 程序化 程序设置 程序 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