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双突变作为罕见分子事件,发生率为1.3%~1.6%,其临床病理特点还不是很清楚,治疗策略尚无定论,尤其是靶向药物的选择。本文报道威海市中心医院2021年11月收治的1例EGFR和ALK基因双突变共存女性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借鉴,对于其治疗经过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肺恶性肿瘤 基因突变 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有效改善了驱动基因阳性晚期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其中,针对存在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棘皮动物微管相关样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ROS1基因重排等的NSCLC患者,疗效尤为显著。对于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尤为重要。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分子靶向治疗 驱动基因
  • 简介:摘要影像基因组学用影像组学方法探索影像学特征与基因表达模式之间的联系,具有无创、能显示肿瘤整体信息的特点。影像组学的应用对预测细胞肺癌(NSCLC)的基因突变具有一定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影像组学特征与常规影像学特征、临床特征等联系起来,可提供肿瘤的多方位信息,在NSCLC驱动基因表型的预测和精准治疗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KRAS基因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初始T细胞及记忆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NSCLC患者25例,同期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初始T细胞及记忆T细胞亚群含量,所得结果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SCLC患者初始T细胞/干细胞样中央记忆T细胞(TN/SCM)百分率及绝对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71±1.11)% vs. (15.84±2.00)%,t=3.685,P=0.001;(8.38±1.23)×107/L vs. (3.40±0.43)×108/L,t=6.130,P<0.001],中央记忆T细胞(TCM)百分率及绝对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62±1.16)% vs. (17.88±0.83)%,t=7.641,P<0.001;(7.98±1.78)×107/L vs. (3.40±0.31)×108/L,t=9.028,P<0.001],CD8+TCM细胞绝对数明显低于对照组[(5.19±1.04)×106/L vs. (1.49±0.15)×107/L,t=5.561,P<0.001]。NSCLC患者效应记忆T细胞(TEM)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8.27±2.01)% vs. (17.37±1.06)%,t=8.776,P<0.001],CD8+TEM细胞百分率及绝对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93±1.55)% vs. (4.65±0.52)%,t=5.310,P<0.001;(1.48±0.14)×108/L vs. (9.97±1.14)×107/L,t=2.584,P=0.014],终末分化效应记忆T细胞(TEMRA)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33±1.86)% vs.(8.48±1.01)%,t=3.989,P<0.001]。Ⅰ~Ⅱ期NSCLC患者CD8+TCM细胞百分率及绝对数均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0.33±0.06)% vs. (0.89±0.34)%,t=2.600,P=0.020;(3.99±0.84)×106/L vs. (9.03±3.07)×106/L,t=2.270,P=0.040]。不同病理类型NSCLC患者的初始T细胞及记忆T细胞亚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SCLC患者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较健康志愿者发生变化,具有分化能力和长期存活特性的TN/SCM及TCM降低,而且Ⅰ~Ⅱ期患者降低更为明显,以发挥免疫效应为主的TEM及TEMRA明显升高。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初始T细胞 记忆T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抗体偶联药物(ADC)以其抗体靶向性的独特优势,克服了传统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局限性,并在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目前ADC在细胞肺癌中的研究主要涉及靶点有HER2、HER3、TROP2、MET、CEACAM5,多种药物已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肺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抗体 细胞毒素类 肺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疗(PORT)流程中含靶区纵隔移位规律和实施中期评估的价值。方法100例NSCLC术后N2期和R1-2切除并任何N期患者,以骨性解剖建立坐标轴,测量纵隔三维方向在PORT流程中的移位规律。采用WilCoxon、Kruskal-Wallis、χ2检验统计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临界值。结果纳入患者PORT流程中X(前后)、Y (左右)、Z(上下)方向纵隔移位分别为0.04~0.53、0.00~0.84、0.00~1.27 cm,纵隔移位距离的大小顺序分别为Z>Y>X;ROC曲线计算临界值分别为0.263、0.352、0.405,>临界值者分别为25(25%)、30(30%)、30例(30%),纵隔三维方向移位不同(P=0.007、<0.001、<0.001);X、Y、Z方向的纵隔移位与切除部位(P=0.355、0.239、0.256)、手术方式(P=0.241、0.110、0.064)均相近。全组纵隔移位>和≤临界值、放疗中程模拟(m-S)后修改和原计划放疗的比较分析显示PORT患者放射性食管炎(RE)、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相近(均P>0.05);但m-S后修改计划病例≥3级R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原计划PORT患者,分别为0、7%(P<0.001)。结论NSCLC根治术后N2期和/或R1-2切除病例的PORT流程中存在纵隔移位,20%~30%患者发生明显的移动,PORT流程中期重新定位并修改靶区和放疗计划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利。

  • 标签: 纵隔移动 癌,非小细胞肺/术后放疗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先进技术的迅速发展,放射治疗已进入精确放疗时代,精确放疗显著提高了肿瘤控制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对细胞肺癌(NSCLC)不同期别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疗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放疗专家委员会联合组织相关专家,在NSCLC现有医学证据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制订了《中国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临床指南(2020版)》,内容主要包括概述、诊断、早中晚期治疗原则、放疗技术和随访等,以期为中国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针对放疗的NSCLC循证医学指南,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临床指南
  • 简介:摘要对于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而言,放疗是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之一。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放疗抵抗往往是影响疗效的最大障碍,也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放射敏感性标志物,对于发现其具体抵抗机制,改善疗效及预后有重大的意义,并可为细胞肺癌的放射增敏治疗提供思路及依据。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辐射耐受性 蛋白质类 RNA,长链非编码 微RNAs
  • 作者: 肖溪 王健仰 毕楠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北京10019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低分化、高侵袭、放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研究发现,接受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早期SCLC患者,总生存和疾病特异性生存与外科手术及传统同步放化疗接近,且局部控制率高,患者耐受好。SBRT近年来已成为临床I-IIA期SCLC的标准治疗选择之一。鉴于SBRT在SCLC治疗地位的提升,本文将回顾迄今为止的相关临床研究,探讨SBRT在早期SCLC中的应用现状、临床价值及发展趋势。

  • 标签: 小细胞肺癌,早期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无法手术的早期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实际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多个治疗中心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39例早期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数据。粒子植入流程包括术前计划设计、CT引导下穿刺、粒子植入、术后评估剂量验证。分析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疗效评价采用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v1.1,不良反应评价采用不良事件常用术语评定标准(CTCAE)v4.0。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0岁(51~85岁),中位病灶直径2.7 cm(1.1~6.0 cm),使用粒子活度中位0.6~0.8 mCi(1 Ci=3.7×1010 Bq)。术后验证所示中位剂量D90 159.9 Gy(110.4~278.8 Gy)。中位随访时间29个月(3~97个月),患者总体的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9.5%、79%、7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4.8%、49.9%。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为最主要的失败原因,各占7例(17.9%)。气胸发生率达56.4%(22例),其中有9例(23.1%)需要有创闭式引流。只观察到1例2级放射性肺炎(2.6%),未观察到皮肤、食管炎、脊髓炎等其他不良反应。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80~90、病理类型为腺癌、T分期为T1~2、术后D90>180 Gy的患者有更高的局部控制率(χ2=12.706,3.995,6.077,6.202,P<0.05)。术后D90高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χ2=6.907,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无法手术的早期NSCLC安全性及效果良好,可作为治疗选择之一。气胸是125I粒子植入手术最主要的操作并发症。肺腺癌、剂量高预示着较好的局部控制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 疗效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在早期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6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2组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游离和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浆中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在早期NSCLC中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结果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早期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含量丰富、形态完整、大小不等,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结果显示纳米颗粒粒径,最大峰值为(167.6±10.3) nm,大多数颗粒的直径小于200 nm。观察组患者细胞外囊泡miR-19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15.686,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外囊泡miR-191水平预测早期NSCLC的曲线下面积为83.6%(P<0.05),显著高于癌胚抗原(50.1%)、鳞细胞癌抗原(62.1%)、细胞角蛋白19片段(60.0%)以及三项联合(71.5%)。早期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关(t=3.126,P<0.05)。结论早期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囊泡miR-191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可以作为临床检测早期NSCLC中的潜在标志物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早期诊断 生物学标志 miR-191
  • 简介:摘要随着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与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的病理反应评估得到广泛应用,但需要进一步规范化。本共识在参考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出版的共识基础上,结合专家组临床实践数据及经验,并经反复讨论,由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涵盖了临床所需提供的关于新辅助治疗标本的临床信息、标本的规范化取材、病理反应评估、病理分期及病理诊断报告等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新辅助治疗病理学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可一定程度延长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针对未确诊脑转移的患者,预防性脑照射可一定程度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增加了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因此,有效识别高转移风险患者,有针对性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对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作一综述。

  • 标签: 脑转移,肺肿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研究进展
  • 作者: 吴林芳 王春雨 杨宇帆 毕楠 王绿化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圳 518116
  • 简介:摘要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色氨酸(Trp)降解为犬尿氨酸(Kyn)的限速酶,炎症因子IFN-γ可以提高IDO活性,使Kyn/Trp即K/T比增加,从而降低CD8+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活性,介导肿瘤的免疫逃逸。放疗是非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可以双向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协同免疫抑制剂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机体免疫状态可以影响放疗疗效。近年来有研究显示IDO活性在放疗前后发生变化,并与预后有关,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阐述IDO信号通路在细胞肺癌放疗的应用进展。

  • 标签: 吲哚胺-2,3-双加氧酶 肿瘤,非小细胞肺/放射疗法 免疫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DNA(ctDNA)以其无创检测、克服肿瘤异质性等优点,已成为无创液体活检最为常用的分析指标。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5%为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在NSCLC各个分期中应用广泛,其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根治癌症的同时,间接增加ctDNA释放,提高液体活检准确性。因此ctDNA在NSCLC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将对ctDNA用于NSCLC放疗患者诊断、预后评估、复发监测以及疗效预测各领域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循环肿瘤DNA 癌,非小细胞肺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缓激肽(BK)促进细胞肺癌(NSCLC)放疗耐受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株中信使RNA(mRNA)的表达;瞬时转染技术在细胞株中转染干扰RNA(siRN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nail的表达;噻唑蓝(MTT)实验检测放疗后细胞存活情况;彗星实验检测放疗后细胞DNA修复能力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BK在耐放射人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亲代细胞(A549R26比A549:58.582±3.986比1.000±0.249,t=14.418,P<0.01;H157R24比H157:23.979±0.791比1.000±0.101,t=28.817,P<0.01)。在放疗4 h后亲代细胞中BK即明显升高(A549:6.530±0.603比1.000±0.214,t=8.642,P<0.01;H157:1.384±0.031比1.000±0.125,t=2.982,P<0.05)。用BK处理肺癌亲代细胞株后,神经内分泌标志物NSE(A549:1.551±0.071比1.000±0.027,t=7.254,P<0.01;H157:1.343±0.064比1.000±0.037,t=4.640,P<0.01)、表达上升,而用BK的拮抗剂处理肺癌耐放射细胞株后,NSE(A549R26:0.703±0.036比1.000±0.045,t=5.154,P<0.01;H157R24:0.780±0.017比1.000±0.046,t=4.486,P<0.05)表达下降。亲代细胞在过表达BK后,细胞放射后的存活率增加,DNA修复能力增强;而耐放射细胞在抑制BK表达后,这些耐放射特性减弱。Snail在耐放射细胞中表达高于亲代细胞(A549R26比A549:5.223±0.216比1.000±0.061,t=18.815,P<0.01;H157R24比H157:3.698±0.360比1.000±0.057,t=7.402,P<0.01)。BK处理亲代细胞后,Snail的蛋白表达升高;用BK拮抗剂处理耐放射细胞后,Snail蛋白表达下降。抑制肺癌耐放射细胞的Snail表达后,细胞的耐放射特性减弱。结论BK通过激活Snail通路促进NSCLC的放疗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耐受 缓激肽
  • 简介:摘要我国细胞肺癌患者中RET基因融合的发生率占1.4%~2.5%。目前国内外已有针对RET基因融合的靶向药物获批上市,疗效显著。准确检测RET基因融合是实施RET抑制剂治疗的前提。然而,相对于常见的EGFR、ALK基因变异的检测,我国RET基因融合检测起步较晚,临床检测尚需进一步规范。本编写组在组织国内多中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文献阅读并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以期指导对临床RET基因融合检测的实践。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成为其重要的失败模式。预防性脑照射(PCI)对于细胞肺癌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NSCLC中的价值尚存争议。本文就NSCLC PCI的作用、脑转移高危因素、PCI介入时间、PCI剂量分割、PCI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预防性脑照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riostin在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细胞肺癌患者为肺癌组。另选取同期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肺部良性病变组,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血清中Periostin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eriostin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清Periostin水平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57,P<0.05);肺癌组血清Periostin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值均<0.05)。血清Periostin诊断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0(95%CI:0.812~0.949,P<0.001),当截断值为27.84 mg/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和85%。结论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显著升高,与肺癌的进展有关,可能是诊断肺癌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诊断 成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