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八段锦应用于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CBM数据库,检索八段锦(或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设定为数据库各自建库时间至2022年7月26日。采用Stata 17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Cochrane的系统评价员手册risk of bias标准评估偏倚风险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局指标为肺功能测试[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Borg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试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L)(4.0版)。结果共纳入6项RCT研究,合计32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在FEV1测试结果[SMD=0.53,95%CI(置信区间)(0.13,0.94),P=0.01]、FVC测试结果[SMD=0.58,95%CI(0.17,0.98),P=0.005]、6 min步行试验结果[SMD=0.56,95%CI(0.34,0.79),P<0.01]、SAS评分[SMD=-1.18,95%CI(-1.51,-0.85),P<0.01]均优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在改善Borg呼吸困难评分[SMD=-0.32,95%CI(-0.72,0.07),P=0.11]、SDS评分[SMD=-0.62,95%CI(-1.68,0.44),P=0.253]、FACT-L(4.0版)中的生理状况评分[SMD=0.35,95%CI(-0.44,1.13),P=0.385]、社会家庭状况评分[SMD=0.44,95%CI(-0.29,1.17),P=0.242]、情感状况评分[SMD=0.36,95%CI(-0.31,1.04),P=0.293]、功能状况评分[SMD=0.66,95%CI(-0.59,1.92),P=0.30]、附加关注评分[SMD=0.43,95%CI(-0.41,1.27),P=0.313]以及总分[SMD=1.22,95%CI(-0.18,2.63),P=0.08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八段锦能够改善肺功能、运动耐力以及焦虑状况,对于呼吸困难、抑郁状况以及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改善效果不明显,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八段锦 非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ET基因融合阳性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存档的细胞肺癌标本1 089例,采用多种基因融合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检测1 089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RE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ROS1、KRAS、BRAF和HER2等基因状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中PD-L1和错配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患者RET基因融合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分期、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以及PD-L1、错配修复蛋白等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 089例细胞肺癌患者中共发现RET基因融合阳性患者22例(2.02%),男性和女性各11例,中位年龄63.5岁。22例RET基因融合阳性患者有20例腺癌,其中腺泡亚型11例,实体亚型5例,贴壁生长4例;另有鳞状细胞癌(角化)和肉瘤样癌(多形性癌)各1例。临床分期Ⅰ~Ⅱ期6例,Ⅲ~Ⅳ期1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16例,远处转移11例。RET基因融合阳性患者中有1例伴HER2突变。RET基因融合阳性肺癌患者中PD-L1的阳性比例分数≥1%的占54.5%(12/22)。未发现RET基因融合阳性细胞肺癌患者的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存在缺陷。4例RET基因融合阳性患者(腺泡亚型2例、实体亚型2例)接受了普拉替尼靶向治疗,观察到其中2例患者从靶向治疗中获益。结论RET基因融合阳性患者的组织学亚型倾向于腺泡亚型以及实体亚型。RET基因融合阳性患者往往发生于临床分期较晚的患者,通常伴有淋巴结转移。RET基因融合阳性患者可从RET特异性抑制剂靶向治疗中获益。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基因融合 基因,肿瘤 PD-L1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预防性颅脑照射(PCI)在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系统评论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1980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0日发表的研究。搜索词有“细胞肺癌”“随机对照试验”“预防性头颅照射”和“临床试验”。从上述研究中提取的研究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包括脑转移(BM)的发展、总生存(OS)期、无瘤生存(DFS)期、不良反应、生活质量(QoL)。结果包含2005例NSCLC患者的10项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与未接受PCI的患者相比,接受PCI的患者发生BM的风险显著降低(OR=0.29,95%CI为0.22~0.40,P<0.001)。与PCI组相比,PCI组的DFS期显著延长(HR=0.75,95%CI为0.63~0.89,P=0.001),然而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95%CI为0.69~1.18,P=0.45)。此外,PCI组的疲劳明显增加(OR=2.64,95%CI为1.58~4.40,P<0.001)。PCI组与PCI组认知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3.60,95%CI为0.97~13.32,P=0.06)。结论对于NSCLC,实施PCI作为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与PCI相比,PCI明显降低了NSCLC的BM发生率,延长了DFS期,而PCI相关不良反应对QoL以及长期OS的影响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脑转移瘤 无瘤生存 癌,非小细胞肺 总生存 预防性颅脑照射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阿美替尼片治疗晚期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晚期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顺铂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阿美替尼片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内容包括:社会关系、精神状况、心理情况后以及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阿美替尼片治疗晚期细胞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可控,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和中度。但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疗程较短等问题,需要后续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 标签: 阿美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对晚期细胞肺癌(NSCL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8~75岁。按照是否联合健脾益肾汤治疗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对照组(30例)行TP化疗方案,中药组(30例)行TP化疗方案联合健脾益肾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Cs水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变化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在CTCs阳性数量方面,治疗后中药组低于对照组[(3.47±1.87)个比(6.90±2.2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3,P<0.001)];在神疲乏力、纳差、腰膝酸软、夜尿、头晕改善方面,治疗后中药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344、9.643、11.915、4.444、5.934,均P<0.05);在KPS评分方面,治疗后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85.83±7.21)分比(80.36±4.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6,P=0.036)。结论健脾益肾汤联合化疗在晚期NSCLC脾肾两虚证患者中能减少CTCs水平,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健脾益肾汤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晚期 KP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帕替尼对老年晚期细胞肺癌患者生命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台州市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晚期细胞肺癌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3例、观察组94例。对照组采用卡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缓解情况、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8.30%,高于对照组的69.89%(χ2=9.59,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125[(16.25±5.47)μg/L]、糖类抗原50[(15.23±3.27)μg/L]、癌胚抗原[(5.91±2.66)mg/L]均低于对照组[(21.49±6.61)μg/L、(19.11±3.48)μg/L、(10.14±2.7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1、7.86、10.73,均P < 0.001);观察组CD3+、CD4+、CD4+/CD8+分别为(69.34±8.85)%、(38.15±6.52)%、(1.40±0.33),均高于对照组的(64.51±8.74)%、(33.55±6.33)%、(1.23±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5、-5.36、-3.97,均P < 0.001);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 0.001)。结论阿帕替尼能有效改善老年晚期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阿帕替尼 生物标记,肿瘤 抗原,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 癌胚抗原 免疫 生活质量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3 d内发生中重度疼痛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的细胞肺癌患者297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评定量表对患者术后3 d内每天的最严重疼痛进行评分,疼痛评分 ≥ 4分定义为中重度疼痛。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术后中重度疼痛的风险因素,以及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混合线性模型分析风险因素影响术后疼痛随术后天数的变化趋势。结果术后当天、第1天、第2天、第3天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34.2%(102/297)、59.8%(178/297)、66.4%(198/297)、28.2%(84/297)。开胸手术患者较胸腔镜手术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的风险在术后第1天(OR=1.99,P=0.009)、第2天(OR=3.08,P < 0.001)、第3天(OR=3.88,P < 0.001)显著升高,而在术后当天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3,P=0.087)。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的风险在术后第2天有升高的趋势(OR=1.62,P=0.077),而在术后第3天显著升高(OR=2.39,P=0.002)。术后预防性使用帕瑞昔布在术后当天(OR=0.32,P=0.004)、第1天(OR=0.20,P < 0.001)、第2天(OR=0.36,P < 0.001)和第3天(OR=0.56,P=0.047)均可显著降低患者发生中重度疼痛的风险。结论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2天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开胸手术患者发生术后中重度疼痛的风险较高,而女性患者在术后第2天和第3天发生中重度疼痛的风险较高。术后预防性使用帕瑞昔布可降低细胞肺癌患者发生术后中重度疼痛的风险。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肺切除术 疼痛,手术后 发生率 疼痛测定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因素分析,统计学
  • 作者: 徐畅 李萌 陈明 祝淑钗 毕楠 蔡旭伟 袁双虎 曹建忠 胡晓 李建成 周伟 王平 王军 赵路军 刘宁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放疗科,天津 300308,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55,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石家庄 05001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上海市胸科医院放疗科,上海 200030,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济南 250117,山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太原 030013,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杭州 31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国放射肿瘤医生在局限期细胞肺癌放疗中分割方案及剂量的选择情况。方法对超过500名放射肿瘤医生进行关于局限期细胞肺癌放疗推荐及实际中分割方式及相关剂量的选择等问题的问卷调查,获得可用结果216份,并对可用结果进行分析。所有数据通过问卷星软件制作的在线问卷收集,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Fisher精确检验以及χ2检验用于比较分类变量之间的组间差异。结果216名医生中,94.9%推荐早期同步放化疗,69.4%推荐常规分割方案,70.8%推荐60 Gy作为常规分割方案的总剂量,78.7%推荐45 Gy作为超分割方案的总剂量。结论尽管实际工作中对分割方式和剂量的选择存在差异,目前大多数中国放射肿瘤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倾向于选择60 Gy常规分割方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及中华医学会等的指南或专家共识对日常治疗决策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小细胞肺癌,局限期 放射疗法,胸部 超分割 大分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肺特异性X蛋白(LUNX)基因的mRNA水平与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类型及分期的相关性及其对于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89例患者为NSCLC组,以同期收治的5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BCRP、LUNX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外周血中BCRP、LUNX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5);NSCLC患者BCRP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其LUNX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病理类型无关(P>0.05);BCRP mRNA表达组与LUNX mRNA表达组的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无表达组(P<0.05);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BCRP mRNA表达、LUNX mRNA表达均为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中BCRP、LUNX mRNA的水平显著偏高,且BCRP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LUNX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乳腺癌耐药蛋白 肺特异性X蛋白 病理类型 TNM分期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18F-氟硝基咪唑(FMISO)PET/CT乏氧显像对于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重离子放疗早期治疗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接受重离子放疗的23例NSCLC患者[男19例、女4例,年龄(64.9±10.3)岁]治疗前后18F-FMISO PET/CT图像。评价指标包括基线及治疗后病灶的肿瘤体积(TV)、肿瘤/本底比值(TBR)等参数。以基线病灶TBR≥1.4作为乏氧阈值,将患者分为乏氧组和乏氧组。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2组患者TV和TBR在放疗前后的变化。结果23例NSCLC患者中,乏氧组17例、乏氧组6例。与基线相比,乏氧组治疗后的TV[59.44(22.86,99.43)和33.78(8.68,54.44) cm3;z=-3.05,P=0.002]和TBR[2.25(2.09,2.82)和1.42(1.24,1.67);z=-3.39,P=0.001]均明显缩小;乏氧组治疗后的TV[16.19(6.74,36.52)和8.59(4.38,25.47) cm3;z=-1.57, P=0.120]和TBR[1.19(1.05,1.27)和1.10(0.97,1.14);z=-1.89, P=0.060]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乏氧的NSCLC肿瘤对重离子射线敏感。与乏氧肿瘤相比,乏氧肿瘤响应更快,放疗结束后早期就可以观察到TV明显缩小。重离子射线能够显著改善肿瘤乏氧程度。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重离子放射疗法 米索硝唑 低氧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p40的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改变。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例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中例1、例2为男性,例3为女性;年龄分别为75、85、70岁;例1、例2有吸烟史;2例为外周,1例为中央。显微镜下观察:3例均呈实性巢状结构,伴片状坏死,无腺样结构,无角化珠及细胞间桥;瘤细胞卵圆形、短梭形或多角形,胞质透明或嗜酸性,核分裂象多见。例1、例3肿瘤细胞与细支气管黏膜上皮有移行,背景伴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表型:3例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7、广谱细胞角蛋白、TTF1、p63、p40、CK5/6及波形蛋白;3例均为同一群肿瘤细胞弥漫性共表达TTF1和p40;例1表达CK20;Ki-67均高表达(阳性指数60%~80%)。分子改变:例1检测到TP53、Notch2及STK11突变;例2检测到TP53突变,AKT1拷贝数扩增;例3检测到ERBB2突变。结论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临床进展快,预后差,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实体。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限期细胞肺癌(LS-SCLC)患者完全切除术后预后及脑转移(BM)的高危因素,以筛选最可能从预防性颅脑照射(PCI)中获益的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行完全切除的LS-SCLC患者94例,其中31例接受PCI治疗,63例未接受PCI治疗。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预后及脑转移的相关因素,并使用log-rank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总生存(OS)及B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CI组2、5年OS率为80.6%、61.3%,PCI组分别为61.9%、46.0%(P=0.001)。PCI组2、5年无脑转移生存(BMFS)率为80.6%、54.8%,PCI组分别为57.1%、42.9%(P=0.045)。PCI组2、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1.0%、48.4%,PCI组分别为49.2%、34.9%(P=0.016)。PCI可提高pⅡ/Ⅲ期患者OS(P=0.039,P=0.013),但pⅠ期患者OS获益不显著(P=0.167)。PCI组有3例(9.7%)患者发生BM,明显低于PCI组(17例,27.0%;P=0.044);在pⅠ期、pⅡ期患者中,PCI组和PCI组BM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P=0.468);而pⅢ期患者中,PCI组BM发生率明显低于PCI组(P=0.04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2.803,P=0.001)、BM(HR=2.239,P=0.022)、未行PCI(HR=0.341,P=0.004)、病理分期pⅡ/Ⅲ期(HR=4.963,P=0.002)是影响OS的独立高危因素;而病理分期pⅡ/Ⅲ期(HR=11.665,P=0.007)是影响BM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LS-SCLC完全切除术后pⅡ-Ⅲ期患者发生BM的风险较高、预后较差,应接受PCI治疗,而pⅠ期患者可能获益不显著。

  • 标签: 小细胞肺癌,局限期 预后 脑转移 预防性颅脑照射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预后因素,以及术后胸腔放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为SCLC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纳入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患者的生存时间。预后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64例,5年总生存(OS)率为43.5%。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27)、术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P=0.039)和辅助胸腔放疗(P=0.041)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38)和辅助胸腔放疗(P=0.022)为接受手术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术后接受辅助胸腔放疗SCLC患者与未行放疗患者5年OS率为71.6%∶35.4%(P=0.028)。术后淋巴结病理分期为N2期的SCLC患者行辅助胸腔放疗与否,患者OS率(75.0%∶0%,P=0.03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NM分期和术后辅助胸腔放疗是接受手术治疗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术后病理分期为N2期的SCLC患者可以从辅助胸腔放疗中获益。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手术疗法 预后因素 TNM分期 术后辅助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线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代谢参数与晚期细胞肺癌(NSCLC)一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1年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基线PET/CT检查且行一线ICI联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总肿瘤代谢体积(TMTV)、糖酵解总量(TLG)和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一线ICI联合化疗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并收集患者外周血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及Cox回归计算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FS)。结果共入组44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TMTV>119.5 cm3及转移灶数量>3个与较差的PFS有关(χ2=4.19、11.28,P<0.05);TMTV>119.5 cm3及TLG>424.3与较差的OS有关(χ2=14.96、6.0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数量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1),TMTV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38)。结论在接受一线ICI治疗联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TMTV是OS的独立预后指标,转移灶数量是PFS的独立预后指标,可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但仍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 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总肿瘤代谢体积
  • 作者: 高桂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2期
  • 机构: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江苏徐州 221011
  • 简介:目的:探究CT影像学技术在周围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疾病,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2年3月,所有患者均X线诊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并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评估与观察扫描图像,分析影像学特征与转移情况。结果:CT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诊断,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影像学特征(空泡征、毛刺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胸腔积液、分叶征、空洞、血管集束征)高于X线诊断,P<0.05。结论:周围肺癌患者可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有效检出疾病,有效检出疾病,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准确定位病变部位,诊断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周围型小肺癌;CT影像学技术;X线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含铂双药化疗老年晚期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93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恩度3 d持续静脉泵入(210 mg连续泵入72 h)联合铂两药化疗。分别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和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 AE)4.0版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随访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9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38.7%和78.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分别为6.8个月和16.5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和TP53突变是影响P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过程中与恩度3 d持续静脉泵注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心律失常2例(2.2%),心肌缺血1例(1.07%)和痰中带血1例(1.07%),且均为1~2级。结论恩度3 d持续静脉泵注联合含铂两药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获益,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内皮,血管 内皮抑素类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前胸部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对局限期细胞肺癌(LS-SCLC)脑转移的预测能力以及指导个体化预防性脑照射(PC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为细胞肺癌及影像学检查确定为局限期患者资料97例。基于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Cox与相关性检验筛选与LS-SCLC脑转移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模型,使用校正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内部5折交叉验证、决策曲线分析(DCA)与整合布莱尔评分(IBS)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与临床获益,使用Kaplan-Mer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绘制生存曲线和评估组间差异。结果提取出影像组学特征1272个,使用LASSO Cox回归和相关性检验筛选特征,最后通过8个与LS-SCLC患者脑转移发生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预测LS-SCLC患者1年与2年脑转移的AUC分别为0.845(95%CI为0.746~0.943)和0.878(95%CI为0.774~0.983)。5折内部交叉验证、校正曲线、DCA以及IBS显示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与临床净获益。基于影像组学模型的风险分层:高危患者PCI组1年、2年脑转移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18.2%,PCI组分别为61.8%、75.4%(P<0.001),PCI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2.9%、78.6%,PCI组分别为85.3%、36.8%(P=0.023);低危患者PCI组1年、2年脑转移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0%,PCI组分别为10.0%、20.2%(P=0.062),PCI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7.0%,PCI组分别为96.7%、79.3%(P=0.670)。结论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LS-SCLC脑转移和指导个体化PCI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 标签: 癌,小细胞肺,局限期 肿瘤转移,脑 影像组学 预防性脑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在细胞肺癌(NSCLC)组织学亚型鉴别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23例NSCLC患者[男10例,女13例;年龄(61.5±8.1)岁]。患者接受40 min动态和静态18F-FDG PET/CT显像(注射后60 min)。选取动态显像不同阶段及静态显像SUVmax、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等参数对原发灶进行评估,分析淋巴结SUVmax。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不同病理亚型组间各半定量参数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和DeLong检验分析、比较各半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23例患者有24个病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NSCLC,其中11个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13个腺癌。动态PET/CT第3阶段(33~40 min)鳞癌、腺癌组间原发灶SUVmax(13.5±3.4与9.6±5.1)、SUVmean(8.1±2.2与5.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20、2.10,P值:0.039、0.048);静态显像2组间原发灶SUVmax、TLG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22,P=0.037;z=-2.17,P=0.030)。ROC曲线分析示上述参数鉴别诊断2种NSCLC亚型的AUC为0.727~0.762。14例患者术后病理示,共有15个区域存在转移淋巴结,另70个区域的淋巴结为良性。转移和良性淋巴结间动态PET/CT第2阶段(19~26 min)SUVmax分别为4.0(2.8,6.2)和2.3(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P<0.001);2组间动态显像第3阶段及静态显像的SUVmax也存在差异(z值:-4.59、-4.10,均P<0.001)。3个SUVmax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AUC分别为0.856、0.879、0.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0.78、0.34、1.27,P值:0.434、0.734、0.205);动态显像第3阶段SUVmax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3/15、90.0%(63/70)、89.4%(76/85)。结论动态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尤其是动态显像第3阶段参数对NSCLC组织学亚型鉴别及转移淋巴结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淋巴结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精准地筛选出携带KRAS G12C突变的细胞肺癌(NSCLC)患者,并评估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影响因素及目前的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筛查上海市胸科医院病理科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的19 410例NSCLC标本,筛选经二代测序检测为KRAS基因突变的病例,收集并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基因突变数据。结果共1 633例(8.4%)NSCLC病例携带KRAS基因突变,其中G12C(468例,28.7%)是最主要的突变亚型;该突变更常见于男性(414/468,88.5%)、有吸烟史(308/468,65.8%)、病理类型为肺浸润性腺癌(231/468,49.4%)的患者。KRAS G12C突变型NSCLC最常见的共突变基因包括:TP53(52.4%,245/468)、STK11(18.6%,87/468)和ATM(13.2%,62/468)。KRAS G12C突变型NSCLC相较于G12C突变患者,PD-L1表达(≥1%)的比例显著升高[64.3%(90/140)比56.1%(193/344),P=0.014],且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能显著延长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10.0个月比5.0个月,P=0.011)。在化疗和ICI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血管抑制剂或多靶点抑制剂并不能显著提高KRAS G12C突变型NSCLC患者的PFS(P>0.05)。接受ICI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NSCLC患者,携带TP53突变的KRAS G12C患者,与携带STK11突变的KRAS G12C患者相比,其中位PFS显著延长(9.0个月比4.3个月,P=0.012)。结论KRAS G12C突变型NSCLC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相对更高,且能从ICI治疗中获益;化疗、ICI治疗及其联合用药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基因,ras DNA突变分析